(4)按照既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和组合方式,作好各工艺流程之间的衔接工作。 (5)施工过程中及时作好自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从而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
(6) 通过铺筑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以下技术参数: ①拌和站:拌和时间、拌和出料温度、正常拌和产量。
②摊 铺:摊铺速度、摊铺温度、初步振捣夯实方法和强度等。
③碾 压:碾压温度、顺序、速度、遍数、碾压接头处理方式及施工缝碾压处理方式。
④其 它:松铺系数,松铺系数暂定1.23设定;在摊铺前,按1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五个点测量沥青下封层顶面标高,摊铺后同一点位再测标高,碾压结束后,同一点位再测一次标高。通过三次测量,可以得出松铺厚度及压实厚度,从而计算出松铺系数
(7)试验及检测:
①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
②混合料的质量检查:油石比,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混合料的出厂温度,运到现场温度,摊铺温度,初压温度,碾压终了温度,混合料拌和的均匀性。
③面层质量检查:厚度、平整度、宽度、高程、横坡度、压实度、 五、施工应急预案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机构 前场指挥:钟峰
急救组员:姜雄、王波、毛露 后场指挥:邱爱生
急救组员:杨威、朱隆懿、田斌 外部联系及协调:廖海军 物资器材:刘军 生活供应:陈永丽 (二)应急岗位职责: (1)指挥职责:
6
下达抢险救援令,正确指挥抢险队伍,投入抢险救援工作。 (2)急救抢险组员职责:
接到指挥抢险令后,全组人员全力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制定抢险方案和计划,对危险区域标出警示,将人员和重要物资尽快运出危险区域。
(4)外协组职责:
负责伤员的救护。并迅速送至指定医院,对受灾人员妥善安置,提供抢险车辆的保障,对现场安全进行疏导。
(6)物资器材组职责:
确保抢险抗洪物资、器材的供应。 (7)生活供应组职责:
负责抢险人员的生活供应和资金保障。 六、安全、环保技术交底
1、安全措施: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
(1)对燃油设专人负责,严禁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和火源带入场内,并在现场安放消防器材。导热锅炉设专人监控锅炉的操作控制系统,发现漏油及时修理及时更换。
(2)严格执行各项用电管理制度,禁止使用老化的电缆和线路,发现漏电现象及时采取措施。
(3)操作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在检修拌合设备时必须断电,不得带电作业,保持场内的整洁。
(4)在沥青拌合站除尘器附近挖设粉尘池,将排出的粉尘,加水处理后倒入粉尘池中,以减少粉尘对农作物及人畜的污染。
(5)沥青砼拌合站场地内经常进行洒水处理,保持场地整洁。 1.施工现场
(1)洒水车在上下坡及弯道运行中不得高速行驶,避免紧急制动,洒水车驾驶室外不得站人。
(2)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各种机械操作规程施工,在作业地点挂警告牌,严禁违章作业,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3)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与电气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能保证时应采
7
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4)卸料车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卸料时料车附近严禁站人。人工清除粘在压路机滚动轮上的混合料时,必须跟在压路机后作业,严禁在压路机前面倒退作业。
(5)对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必须是有驾驶证的专职司机驾驶,严禁司机酒后驾驶,按照规定及时保养车辆,发现问题及时修理,严禁机械、车辆带病行驶,在卸完料后车斗需放下方可驶离现场。
(6)拌合楼有专人操作,控制室内不准无关人员入内,在拌合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安排好作息时间,保证操作手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疲劳作业。
(7)注意天气情况,特别注意大风、大雨、雷电、大雾等恶劣天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2、环保措施:
(1)对于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施工噪声,为了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筑路机械,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同时注意对机械的经常性保养,尽量使其噪声降低到最低水平。
(2)运输车辆白天经过靠近乡镇、村庄的路段时,减慢车速,防止噪声和扬尘污染。
(3)运输车辆在运送混合料时,采取蓬布遮盖,防止遗洒。
(4)沥青砼拌和站产生的污水或废粉,挖池集中处理,避免直接排放到河流或沟渠中。
七、质量检验标准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查标准
项目 施工温度: 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 运输到现场温度 初压温度 碾压终了温度 每车料一次 应符合表九的规定 温度计测定 检查频度 质量要求 或允许差 试验方法
8
0.075mm ≤2.36mm 逐盘在线检测 矿料级配,与生产设计标准级配的差(%) ≥4.75mm 0.075mm ≤2.36mm 逐盘检查,每天汇总1次,取平均值评定 ≥4.75mm 0.075mm ≤2.36mm 每台拌和机每天上、下午各1次 ≥4.75mm 逐盘在线检测 沥青含量(油石比),与生产设计的差(%) 逐盘检查,每天汇总1次,取平均值评定 每日每机上、下午各1次) 旋转压空隙率 实 VMA 上下午各一次 上下午各一次 ±2 ±5 ±6 ±1 ±2 ±2 ±2 ±4 ±5 ±0.3 ±0.1 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 按本指导意见七、3、(6)条规定总量检验 拌和厂取样,离心法抽提 拌和厂取样, 室内成型试验 拌和厂取样,用抽取后的矿料筛分 按本指导意见七、3、(6)条规定总量检验 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 ?0.1,+0.2 生产配合比空隙率±1% 生产配合比VMA±1% 马歇尔试验: 稳定度(??) 不小流值(0.1mm) 空隙率(%) 于 每日每机上、下午各1次 8.0 20?40 生产配合比±1 不小于97(旋转压实密压实度(%) 每层1次/200m/车度) 道 现场钻孔试验(用核子拌和厂取样, 室内成型试验 不小于98(马歇尔密度) 密度仪随时检查) 93?97(最大理论密度) 钻孔检查并铺筑时随厚度 不超过 1次/200m/车道 ?4mm 时插入量取,每日用混合料数量校核
9
平整度 不大宽度 纵断面高度 横坡度 中线平面偏位 不大于 于 每车道连续检测 2处/100m 3处/100m 3处/100m 4点/200m 1.4mm 不小于设计宽 ±15 mm ±0.3% 20mm 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检测 用尺量 用水准仪或全站仪 用水准仪检测 用经纬仪检测 渗水系数 不大于 与压实度相同 60ml/min 改进型渗水仪 ①表面平整密实,无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等现象。 ②表面无明显碾压轮迹。 八、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1、质量保证体系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粒式改性沥青砼下面层(AC-20)施工技术方案11.18(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