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物理卷) (运动疗法)试题
1. 进行被动运动时,()项动作是不正确的。 A在进行过程中可对关节稍加牵拉 B做活动的最后应对关节稍加挤压 C进行被动活动时可允许有轻微的疼痛 D瘫痪患者被动运动顺序应从肢体远端至近端 E.身体不参加与活动的部分应给予适当的支托
2. 靶心率(THR)是指?
A与运动中绝不能超过的最高强度相当的心率 B与运动应该达到的适宜心率相当的心率 C亚极量负荷时的心率 D运动终止后5分钟时的心率 E以上都不对
3. 下面()项最能反映辅助主动运动 A患者完全借助外力的辅助才能完成 B患者借助自身其他肌肉替代完成
C患者主动最大努力的用力后,外力辅助下完成的运动和动作。
D患者的肌力已能独自主动完成运动时,进一步借助外力帮助完成的运动 E辅助主动运动的力量来源完全由治疗者提供
4. 罹患关节主动运动不充分时应做()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A被动性 B 辅助主动性 C 主动性 D 辅助性 E 强迫性
5. 抗阻运动适用于()级肌力的患者 A 0级 B 1~2级 C 2~3级 D 3~4级 E 4~5级
6. 肌力的训练适用于()瘫痪 A 强制性 B 痉挛性 C 癔症性 D 任一种 E 迟缓性
7. 简化计算的运动靶心率为()
A 170-年龄 B 180-年龄 C 190-年龄 D 200-年龄 E 220-年龄 8. 运动处方最核心的部分是()
A运动方式 B运动强度 C运动持续时间 D运动频度 E运动程序
9. 当肌力2~3级时应()
A.以自主主动运动为主 B.以辅助主动运动为主 C 以被动运动为主 D 以摆动运动为主 E 以水中运动为主
10. 人体的重心位于()
A第一腰椎 B第二腰椎 C第三腰椎 D第四腰椎 E第五腰椎
11. 需他人辅助转换的患者,其完成转换相关的主要关键肌肉的肌力为() A 2级 B 3级 C 4级 D 低于2级 E 5级
12. 独立转换训练的患者,其相关关键肌肉的肌力应为() A 0级 B 1级 C 1+级 D 2~3级 E 4级
13. 下列()项论述是正确的 A基面越大,稳定性越差
B重心线落在基面的范围外,物体就处于稳定状态 C基面越小,稳定性越差
D 重心线落在基面中心,稳定性最差。 E 基面越小,稳定性越好。
14. 进行被动运动时,下列()项是不正确的。 A在进行过程中可对关节稍加牵拉 B做活动的最后应对关节稍加挤压 C 患者自身要配合用力活动
D进行被动活动时可允许有轻微的疼痛 E 被动活动一般是越早越好
15. 主动关节活动度小于被动关节活动度提示()
A肌肉耐力下降 B肌力下降 C关节异常 D肌肉协调性障碍 E
16. 肩关节的活动位为() A屈曲45°,外展30°,外旋 B屈曲45°,外展30°,内旋 C屈曲60°,外展60°,外旋 D屈曲45°,外展60°,无旋转 E屈曲60°,外展60°,无旋转
17. 手法被动牵拉的描述,下列()项是错误的。
A手法被动牵拉用于发生紧张或痉挛的组织,活动受限的关节。 B手法被动牵拉只维持现有的活动范围,不增加关节活动度范围。 C手法被动牵拉是最常用的牵拉技术。 D手法被动牵拉比机械被动牵拉时间短 E手法被动牵拉不应超过关节的活动范围。
18. 下列运动中()是额状面上的运动。 A肩关节屈曲 B肩关节外展 C肩关节后伸 D肘关节伸展 E肘关节屈曲
肌张力降低 19. 治疗肩关节挛缩,运动疗法中的背手动作主要训练() A肩关节外旋 B肩关节内旋 C肩关节后伸 D肩关节外展 E肩关节前屈
20. 下列对颈椎牵引注意事项描述()项不正确 A牵引中应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间调整体位,重量和时间 B开始时可以是小重量,短时间,逐渐增加重量和延长时间。 C牵引的角度随时间逐渐增大
D如果牵引中患者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或症状加重,应即刻终止牵引。 E牵引结束后,应先取下牵引套,静坐片刻,再缓慢转动颈部,然后站起来。
21. 颈椎牵引一般需要至少()的自身重量才能将椎体拉开。 A 40% B 50% C 60% D 70% E 80%
22. 对持续腰椎牵引不正确的描述是() A 牵引力持续作用于脊椎20-30min不放松 B 若是病床牵引,时间可持续数小时或24小时。
C 多实用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关节功能紊乱的患者。 D 牵引的重量较间歇性牵引的大 E 牵引的重量较间歇性牵引的小
23. 坐位颈椎牵引的重量通常为()
A 5kg B 10kg C 13kg D 15kg E 17kg
24. 当行腰椎牵引患者仰卧在牵引床上时要求是() A屈曲髋关节90° B髋关节伸直 C屈曲髋关节45° D屈曲髋关节60° E屈曲髋关节30°
25. 间断性腰椎牵引的牵引重量为() A 10-20kg B 30-40kg C 40-60kg D 60-70kg E 70-80kg
26. 神经纤维受损后会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但不包括() A神经元胞体的变化
B损伤区域远端神经纤维变性和再生 C损伤区近端神经纤维变性和再生 D只有变性无再生
E受损周围神经支配的肌肉瘫痪
27. 增强肌力训练时,后一次肌力训练应安排在前一次肌力训练的()时间内进行为佳。 A 超量恢复期前 B 超量恢复期阶段内
C 超量恢复期阶端之后 D 无所谓哪个时间均可 E 以上都不行
28.神经损伤按其严重程度分为()(Seddon分类法)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E五类
29. 肌原纤维和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肌节 B I带 C A带 D 肌丝 E 肌束
30.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不变,张力增加的收缩方式为() A等张收缩 B等长收缩 C等速向心收缩 D向心性收缩 E离心性收缩
31. 肱二头肌在前臂做旋后运动时,常伴有肱三头肌收缩。此时,肱三头肌被称为() A原动肌 B拮抗肌 C固定肌 D中和肌 E伸肌
32. 肌力下降的原因不包括() A 失用性肌萎缩 B 肌源性肌萎缩 C 神经源性肌萎缩 D 关节源性肌萎缩 E 年龄太小
33. 发展肌肉力量的原则是() A运动强度小,练习重复次数多 B运动强度大,练习重复次数少 C运动强度大,练习重复次数多 D运动强度小,练习重复次数少 E都行
34. 关于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正确地设计姿势和肢位 B正确地掌握施加阻力的方法 C防止出现过度疲劳和疼痛
D防止出现心血管以外 E训练中用力时屏气
35. 关于辅助主动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适用于肌力评定为1~2级的患者 B 治疗者仅给予患者最低限度的助力 C 助力可来自治疗者或器械 D 助力也可来自于患者健肢 E 不需要特别强调患者主动用力
36. 抗阻主运动适用于肌力评定为()的患者 A 0~1级 B 1~2级 C 2~3级 D 3级 E 4~5级
37. 短促最大负荷练习的肌力训练方法是一种() A 等张抗阻训练 B 等长抗阻训练 C 等速抗阻训练
D 等张抗阻训练和等长抗阻训练结合应用 E 等张抗阻训练和等速抗阻训练结合应用
38.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向肌腹中央收缩,使肌肉的起止点互相接近的收缩形式称为() A等张收缩 B等长收缩 C等速离心性收缩 D向心性收缩 E离心性收缩
39. 患者手握5kg哑铃,进行右肘关节全关节活动范围的屈伸运动,右上肢肱二头肌未进行的运动是() A等张运动 B向心性运动 C离心性运动 D等长运动 E主动运动
40. 肩关节外展的主动肌是()
A 三角肌前部,肱肌 B 三角肌中部,冈上肌 C 三角肌后部 D 大圆肌 E 胸大肌
41. 踝关节伸展的主动肌为() A 臀大肌 B 臀中肌 C 耻骨肌 D 梨状肌 E 髂腰肌
42. 患者骨折后用石膏,夹板固定早期即可开始采取的最有效的运动是() A等张运动 B向心性运动 C离心性运动 D等长运动 E等速运动
43. 肘屈肌群包括()
A肱三头肌,肘肌 B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 C旋后肌 D旋前固肌 E旋前方肌
44. 抗徒手阻力训练肩内旋肌群肌力时,患者取俯卧位,肩外展90°,屈肘90°,前臂垂于床沿外。治疗者的操作正确的是()
A一手固定患者肩胛部,另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向下施加阻力,嘱患者前臂抗阻力向前上方抬起。 B一手固定患者肩胛部,另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向下施加阻力,嘱患者前臂抗阻力向后上方抬起。 C双手握住前臂远端向下施加阻力,嘱患者前臂抗阻力向前上方抬起 D双手握住前臂远端向下施加阻力,嘱患者前臂抗阻力向后上方抬起 E双手握住前臂远端向下施加阻力,嘱患者前臂抗阻力向侧方抬起
45. 抗徒手阻力训练屈掌指关节肌群肌力时,患者取坐位,前臂旋后放在桌面上,抗阻力屈掌指关节。治疗的操作正确的是()
A一手握住指间关节近端,固定近端指骨,另一手握住指间关节的远端并向指背施加阻力。 B一手握住掌骨,另一手放在近端骨掌面并向桌面施加阻力 C双手分别握住拇指和小指掌侧并向外侧施加阻力。 D一手握住腕关节,另一手放在掌骨并向桌面施加阻力。 E一手握住掌骨,另一手放在近端骨背面并向上施加阻力。
46. 用沙袋训练髋部肌群的方法错误的是()
A沙袋一般放在训练下肢的股骨近端,与关节运动方向相反的一侧。 B增强髋屈肌群肌力时,沙袋放在大腿远端前面。 C增强髋后伸肌群肌力时,沙袋放在大腿远端后侧。 D增强髋内收肌群肌力时,沙袋放在大腿远端内测。 E增强髋外展肌群肌力时,沙袋放在大腿远端外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康复治疗技术-(物理卷) (运动疗法)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