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工程设计
4.1暗管排盐工程设计
4.1.1吸水管设计
项目区吸水管关键参数设计采用DRAINMOD模型分析的方法来确定。
1、DRAINMOD模型简介
DRAINMOD模型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Skaggs教授开发、美国农业部所推荐的田间水文模型,通过在世界许多地区不同土壤、作物和气候条件下的测试和应用,DRAINMOD被公认为模拟地下水水位和排水量方面具有应用简单 要求输入的参数少 结果准确的优点。其核心理论为田间水文(地表水和土壤水)平衡原理(见图4.3-1),其中地表水平衡主要是研究降雨量、入渗量、地表径流量和地表水储水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土壤水平衡则是主要研究地下排水量、腾发量、渗漏渗透量和土壤中的水分变化之间的关系。
图4.1-1 DRAINMOD模型田间水平衡要素图
模型首先进行田间(地表和土壤水分)水平衡计算。在t时段内,地表水平衡方程为
?S?P?F?RO 式中: ΔS — 地表的贮水变化量,cm; P — 降雨量,cm; F — 入渗量,cm; RO — 地表径流量,cm。
在同时段,地表到不透水层之间的土壤水分平衡方程为 ?V?F?D?ET?DS 式中: ΔV — 土壤中的水量变化,cm; D — 地下排水量,cm; ET — 腾发量,cm; DS — 深层渗漏量,cm。 2、模型输入参数
模型的主要输入参数包括气象、土壤、作物和排水系统设计管理参数。具体输入数据如下:
(1)气象数据
气象数据主要包括逐日降水量、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等,模型采用Thornthwaite方法计算潜在腾发量。
(2)土壤数据
土壤资料包括、土壤分层情况说明、各层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饱和导水率或侧向导水率、给水度与潜水蒸发蒸腾量(PET/ET)、渗透系数、不透水层深度、地下水埋深等。
(3)水力参数
排水模数/系数、地表蓄水深度以及地表灌溉情况等。 (4)作物状况说明
种植的主要作物类型、作物根系深度、播种时间及收获时间等。
图4.1-2 DRAINMOD模型模拟软件界面
3、模拟结果分析
根据模拟数据分析,随着排水间距的增大,地下排水量逐渐减小,地表径流量增加;随着排水管埋深的增大,地下排水量逐渐增加,地表径流量减小。因此,示范区合理的排水暗管设计间距设计为30米;考虑到项目区土壤粘土结构、地表15cm土壤积累盐分较重,示范区控制地下水位较为合理的吸水管设计埋深应为0.7-1.5m。
根据以上设计,项目区埋设PVC排盐暗管56条,长度共23600m。
4.3.2集水管设计
集水管是汇集吸水管的水流,并将其排走的管道。田间吸水管中的含盐水汇入集水井中,集水井位于吸水管水流方向的末端,集水井由集水管连接,田间集水管设置1条,采用直径为200mm的PVCPVC-U管。在项目区南侧设置二级集水管,二级集水管管径为250mm的PVC-U管,集水管道中的水流最终通过项目区现有排水明渠排出项目区。集水管的深度通过连接的集水井的高程控制,坡度一般为1‰。
4.3.3砂滤料设计
1、外包砂滤料选配方法
暗管外包料是包裹在暗管周围的材料,它是地下排水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外包滤料为包裹在暗管的外部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功能的材料。
(1)、过滤功能:以便防止或限制较细土壤颗粒进入管道,从而避免颗粒在管道中沉淀并最终引起管道堵塞。
(2)、水力学功能:在管子周围形成一个高渗透介质,减少土壤
中水流向管里渗流的阻力,增加渗透性。
(3)、管道稳定功能:给管道提供全方位支撑以防止因土壤下沉而引起的破坏。
这两种功能存在一定冲突,既需要用一种粗材料来提高渗透性,又需用一种比较细的材料防止细小颗粒流入管中。
目前应用的外包料主要有两种:人工合成外包料和沙砾或碎石外包料。人工合成外包滤料施工比较方便,但是在选材和大面积使用上还不是很成熟,因此本项目采用砂石作为暗管外包滤料。
由于每个地区的土壤质地和要求不尽相同,适合某一地区的砂滤料并不一定同样适合另一地区,有的甚至在同一地区仍然需要不同规格的砂滤料,所以砂滤料的选配应视实际情况而定。现在通用的标准是以埋管层土和滤料的颗粒粒径累积分布为基础的。该标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过滤标准,确定外包料的粗边界;另一部分是渗透标准,确定外包料的细边界。
2、设计步骤
(1)在埋管层取覆盖全项目区特点的土样。
(2)在实验室确定土壤粒径分布,并作出粒级曲线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内蒙古乌海市暗管排盐设计说明书(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