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儿童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展。语言颇见功力,注意形象化和故事化,同时还注重儿童的心理,语言明白如话。如《我们的土壤里的妈妈》,在诗的开头就把土壤比作妈妈,这个比喻恰当,亲切,易懂,把诗人深厚的感情传染给读者,引导读者去了解这位妈妈。

7.陈伯吹《阿丽思小姐》

这篇中篇童话以阿丽思梦中漫游昆虫世界象征旧中国的黑暗社会。

8.贺宜《凯旋门》

9.严文井《南南和胡子伯伯》

比较注意儿童本身的世界,通过对幻化了的儿童生活的描写,对儿童进行品德方面的教育。

四、在中国当代童话作家 中你认为最有成就的是哪几位?试以他们代表作为例谈谈你的看法?P189-193 1.金近

代表作《小鲤鱼跳龙门》《红鬼脸壳》《小猫钓鱼》《骄傲的大公鸡》 ①以儿童熟悉和喜爱的动物来摹拟儿童。

②将动物的特征、习性和儿童的性格特点巧妙融合起来,使儿童读来感到亲切; ③善于温和地引导小读者从艺术形象中反省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作者巧妙地把民间故事传说和童话故事结合起来,在古老的“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中融入新的时代色彩,使之用于表现新的时代精神,童话中幻想与现实的结合,和谐,自然,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作者运用烘云托月的艺术手法,从侧面展示了新中国水利建设的新成就,新颖别致。

2.包蕾,机智、幽默

《猪八戒新传》——《猪八戒吃西瓜》、《猪八戒探山》、《猪八戒学本领》、《猪八戒回家》等几部分。

《猪八戒新传》的创新: ①最重要的是,作者对原作中猪八戒的形象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做了适当的改造。作者削减了猪八戒爱搬弄口舌等缺点,保留了猪八戒憨厚、笨拙、好吃懒做等基本特征,同时融入了今天儿童的某些性格和心理,突出了他好夸海口、自我吹嘘的特点。改造后的猪八戒形象变得幼稚、天真,富有孩子气。

②在人物之间的关系上,作者把人物重心放在猪八戒身上,而把唐僧改造成为一个温和敦厚的长者,去掉了“紧箍咒”,使师徒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容易为小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③在语言上,作者照顾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尽量避免使用生僻、拗口的字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新颖活泼的谚语、俗语和儿歌,同时吸收了相声和评话语言的某些手法,使之更加活泼、风趣。

3.洪汛涛

《神笔马良》

神笔的奇异力量建立在马良的高超画技和爱憎分明的感情基础上。

作品采用连环式铺叙故事情节,线索单纯,结构集中,层次分明的塑造了人物形象,语言明朗、质朴却自然传神,带有浓郁的乡土味,童话幻想与现实结合和谐、自然,为童话继承发

扬民族、民间传统做出了成功的榜样。

4.葛翠琳《野葡萄》 童话中,野葡萄是光明的象征,白鹅女则是追求光明的美好理想以及勇敢、善良、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的品质的化身。

5.孙幼军

《小布头奇遇记》

是中国首位获得安徒生儿童文学奖提名奖的童话作家。

真正能够体现他的童话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的则是他的短篇童话,《小狗的房子》比较有代表性。

6.郑渊洁

《皮皮鲁全传》 ?郑渊洁的儿童观——

认为儿童的工作就是游戏,所以要把童话写成幻想的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增长才能和智慧。 ?郑渊洁童话特点:

① 郑渊洁大胆将游戏因素注人童话内容之中,增强了童话的趣味性,有一种热热闹闹的喜剧效果;

② 想象丰富、奇特而夸张,大胆削弱传统童话中“物性”对想象的束缚,模拟现代技术设备的魔力,极大地拓展了幻想的空间。故事情节曲折动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③ 作者以与孩子平等的身份去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鼓励他们的自主意识,塑造了皮皮鲁这样一个淘气、倔强、爱幻想的、具有强烈 反叛性格的当代少年儿童的形象。

7.周锐

《阿嗡大夫》《勇敢理发店》

①“荒诞型”的童话作家。他把童话比作点心,主张童话以“色”、“香”、“味”迷人,反对把童话当“药片”和“教鞭”来对付儿童。 ②周锐充分运用童话幻想的“魔力”,通过夸张变形,使生活漫画化,把平淡的现实生活变得离奇、荒诞,近乎痴人说梦,滑稽而幽默。如《阿嗡大夫》。 ③周锐的童话在荒诞离奇的幻想之中,经常包含着对现实生活的冷静和深沉的思索,在漫画化的闹剧中寄寓自己的讽喻。如《勇敢理发店》对片面理解勇敢,盲目模仿影视中传奇人物的儿童的讽刺。

8.冰波 前期代表《秋千,秋千》——风格明丽温馨。

后期代表《狮子和苹果树》——冷峻、迷蒙。

一、简述叶君健,任溶溶在儿童文学翻译上的成就 。P205-216 叶君健(1914-)

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安徒生这位世界童话大师的全部童话作品介绍给了中国人民和少年儿童。 任溶溶(1923-)

为小读者翻译了大量的世界儿童文学名著。 《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洋葱头历险记》《长袜子皮皮》《小飞人三部曲》《玛丽波平斯》

二、 试以“儿童文学新论丛书”和“中华当代儿童文学理论丛书”为例,评述新时期以来的儿童文学理论发展P208-209 《儿童文学新论丛书》从整体上看,这一套理论丛书已经摆脱了传统儿童文学理念体系的依附,而在一个较新的理论起点上尝试,以特定的论题论为范围来重建儿童文学的理论命题系统和表述系统。

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改变数十年来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中概念贫乏话题陈旧、思想平庸、表述浅陋的沉滞局面。

《中华当代儿童文学理论丛书》史论结合,不仅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也体现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发展的新水平,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

三、 试举出我国当代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诗,儿童戏剧,儿童科学文艺诸种文体各一位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并简析代表作特色。P195-206 1. 任德耀

多幕剧童话《马兰花》特色:

(1)“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风格质朴清新。

(2)幻想与现实奇妙的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优美的童话意境; (3)运用对比手法创造了大兰和小兰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4)剧情结构上悬念迭起,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5)剧本语言亲切自然,歌词优美,对话性格化,富有生活气息; (6)注意追求强烈的剧场效果。

2. 金波

《春的消息》儿童组诗 3. 任大霖

《蟋蟀》儿童小说 4. 郭风 《刺猬》

第七章 外国儿童文学

一、 就儿童文学的发展问题阐述儿童文学与民间文学的联系?P212-213 人类的祖先为了相互间精神沟通的需要而创造了散文,韵文的叙事作品。和各种口耳相传的谣曲,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幻想色彩,深淡不等的故事,这些故事从初民对生活的感受中,从初民天真的想象中泉水般或急或徐地涌现出来。它们作为民族、种族、阶级、年龄组合间的精神粘合剂顽强地存在着,其间浓缩着初民的思考、感知、道德观、对善必将胜恶的祈愿,信念和行为方式、藉此,先民们彼此了解信仰,爱憎,苦乐,以及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而,这些故事包含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解释。和从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朴素,幼稚的哲理,包含着美丑观、善恶观、荣辱观、价值观。它们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沟通的桥梁。这些故事往往洋溢欢乐和幽默,“与悲观主义绝缘(高)。最容易被孩子所接受。这样,这部分原意并不是为儿童而创造的文学成了孩子特别乐于接受的文学,在西方,把这类故事性很强的叙事作品概而言之为童话。

二、举例说明儿童文学早期发展 (一)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色 ① 温暖的人道主义

在多种题材中寓意着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各类作品均以人道主义为主线,表现出对弱小者的同情,对强暴者的批判和追求真善美的精神。 表现在两个方面:

A 用暖色调来歌颂人,歌颂真善美。借助这些描写对象,歌颂善良、勤劳和美好。如《野天鹅》——充分表现出作者的人文思想:人是宝贵的,能够称得上“人”称号的人都具有高尚的灵魂,而高尚的灵魂是永恒的。

B 作者在作品中反映现实的方法,也充分展示了他人道主义精神追求。安徒生有苦难童年,有极为艰辛的奋斗之路,因此他的作品中一方 面表现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寄寓了对劳动人民的爱和同情,另一方面,他又为他们营造了美好的天国,使不幸罩上了温和的色彩。例:《卖为柴的上女孩》(情节概述) ②诗意之美

安徒生童话的诗意之美具体体现在他作品的构思、语言运用、和描述和诗意等方面。构思的意象化、画面化(《丑小鸭》等),语言的色彩感(《海的女儿》等),描述的个性化抒情等都体现着这种诗意。从构思和描述来看,体现出个性化的抒性,安徒生自己也称他的童话是“天真的诗”。他说,童话“对我来说,它代表了一切种类的诗”。从个性化抒情而言,安徒生童话很善于用浓染作者感情的笔墨不描写童话环境和刻划童话人物。 ③ 安徒生式的幽默。

幽默是贯注于安徒生人作品中的独特风格。在安徒生的童话中,幽默的风格通过情节的推进,形象的塑造和语言的运用表现出来。 如:形象塑造和情节推进中的幽默。《皇帝的新装》中,皇帝穿上那件看不见的锦袍后,还“在镜子前转了转身,扭了扭腰肢” 安徒生童话的艺术成就

安徒生童话的艺术成就的最高点在于:安徒生体现自己崇高美好的心灵,常用的是两副笔墨;传达诗意的笔墨和传达幽默的笔墨并行,交叉,叠合着运用,造成一种安徒生童话独特的美,造成一种安徒生童话风格。

2、简述安徒生童话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其重要作品。 (1)1838~1845早期重要作品:《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丑小鸭》 (2)1846~1852中期重要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 (3)1853~1873晚期重要作品:《她是一个废物》《沙丘的故事》《柳树下的梦》《单身汉的

睡帽》

(二)科洛迪《木偶奇遇记》 创作成就:

①创造了一个为广大儿童所喜闻乐见的木偶——皮诺曹的形象。

皮诺曹重感情重实惠自尊心强,同时又贪玩、调皮、狡智、善感,常用撒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活生生就是一个生活着的儿童的艺术再现。

②突破了“教育童话”孜孜于训导的教育模式,但它仍然是一部教育童话。

②创造了一个集童话性、欢快的幻想和真切的现实世界三者奇妙结合的色彩斑斓的童话世

界。

(三)马克·吐温和两部《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出版于1876年

自称是用散文写的“童年颂” 塑造了“顽童”汤姆·索亚的形象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热情歌颂了费恩在小岛上与黑奴吉姆的友谊作者因这一创作而被称为“美国文学的林肯”

(四)林格伦和《长袜子皮皮》

①林格伦的童话创作为世界儿童文学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审美空间。

②塑造了一个狂放不羁的长袜子皮皮的形象。皮皮是个天不怕地不怕、邋里邋遢女孩子。脚上的一双袜子,一只是棕色的,一只是黑色的。她力大如牛、狂放不羁却又乐善好施。她统领着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在她的身上洋溢着一个野性的力量。

③ 作者认为童话是儿童生活的假定性延伸,而儿童文学创作就是把自己的童年渴望读到的书写出来。长袜子皮皮就是作者依据自己童年时代的渴望——伸张正义、不受管制,高兴快活——而创作。

④ 《长袜子皮皮》提出了一个如何认识、如何理解儿童形象的问题。以往人们总是习惯于从教导儿童做好孩子、模范儿童来接受儿童文学,对于突然出现在面前的皮皮那种非凡性、狂野性却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因此皮皮在教育界、家长们之间掀起一股“皮皮旋风”,认为皮皮身上体现出来的狂野性是非道德和反教育的。争论过后,人们已能从对儿童的一个新的理解来宽容地认识皮皮形象。人们的儿童文学观念已经一番革新洗礼,童话的艺术空间又前进了一步。

(五)彼得·潘这个形象是谁塑造的?试简述这一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①巴里

②彼得、潘是个永葆童真的幻想的人物。

他身上带着仙气,是那个童话国度——永无岛上的主宰和英雄,有着过人的机智和勇敢,是个超人形象,但同时又是一个十分可爱的的男孩子。他天真烂漫,顽皮任性,时时刻刻不忘淘气孩子的恶作剧。

④这一形象是“永恒的童年”、永不衰老的精神的象征。巴里通过这个形象礼赞了美好的童年生活和纯真可爱的童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儿童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4)在线全文阅读。

儿童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8589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