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确定“工业强市”战略,市政协把加快企业上市工作列为今年常委会调研协商的课题。市政协领导对此十分重视,林奕斌主席先后召开几个类型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对课题调研提出要求,并由许少钦副主席带领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和课题组成员赴江苏、浙江进行学习考察,而后经过综合分析,集思广益,几易其稿,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加快企业上市是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证券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证券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筹集发展资金、推进制度创新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对于破解企业融资难,做大做强优势企业、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1、加快企业上市是企业快速做大做强、永续经营的重要途径。
证券市场为企业开辟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筹集境内外资金的新渠道。企业上市不仅可以直接筹措到大量的发展资金,而且可以快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知名度,大大缩短企业做大做强的时间。这次考察我们感到企业改制上市是一个
“凤凰涅磐、脱胎换骨”的过程,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可以实现三大转型,即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转型;股权结构由封闭向开放转型;治理结构由落后的传统家族式管理向科学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转型。形成融资壮大、品牌塑造、人才聚集、财富积累的发展态势。如浙江华峰集团2006年上市,产量即从上年的2.2万吨跃升为4万多吨,产值从7.2亿元猛增到14亿元,成为全国聚氨酯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可见,上市有利于企业从地方性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公众企业,为企业打造成“百年老店”夯实基础。 2、加快企业上市是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提升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
企业上市是工业强市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上市的资格条件包括了企业的组织制度、规模效益、赢利能力、发展潜力等重要方面,本身就是企业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因此,上市过程就是企业扩张提升的过程,一批有效益、有影响、有潜力的企业上市,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同时,上市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募集发展资金,加强对外合作,必将拓宽工业发展渠道与发展领域。一个地区上市企业数量的多少,关系着本地区的长远发展和科学发展,哪里拥有更多的上市企业,那里的经济发展就保持明显优势。如厦门市扶持16家企业上市,从证券市场融资114亿元,为厦门机场候机楼、海沧大桥、厦门港口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漳州工业发展水平已进入工业化中前期向工业化中后期迈进的阶段,产业经济向资本经济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把握机遇,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对于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3、加快企业上市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保持我市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作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降低金融风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来抓。国家将逐步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一段时间以来,证券市场主板、中小企业板发展迅速,创业板也即将推出,为企业直接融资开辟了多渠道、多元化的广阔空间。与此同时,今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大背景下,银行信贷趋紧,利率提高,间接融资渠道紧缩,并在短期内难以松动。这一宽一紧的资金供给结构变化,使得加快企业上市既有可能更有必要。因此,一些地方把推进企业上市融资作为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措施。如江苏省无锡市有45家公司上市,募集资金300亿元人民币,其中2007年直接融资111亿元,超过了同期银行新增贷款,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我市工业企业的融资能力较弱,一段时间来贷款难、融资难困扰了不少企业的发展。可见,抓住当前资本市场开放的有利机遇,大力扶持企业上市直接融资,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宽的
平台,是漳州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2002年以来,市委确立了“工业立市”发展战略,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后劲不断增强。 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12.59亿元,规模工业企业已达1604家,规模工业产值1001.8亿元,成为全省继福州、厦门、泉州之后第四个工业总量突破千亿元的市。产值上亿元企业186家,纳税超千万元的企业80家,上亿元4家。民营规模工业企业达600多家,其中超亿元企业有68家,为企业上市储备了一定的后备资源。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重视抓好企业上市工作,去年成立了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在市发改委),建立了“百家后备上市企业资源库”和“重点拟上市后备企业名录”,多次组织企业开展上市培训活动,多次邀请有关专家深入企业进行现场辅导,引导投资机构与企业对接,推动企业上市工作。据了解,已进入改制辅导并备案拟上市的国有企业1家(红旗股份)。民营企业已有1家(科华,总部在厦门)完成上市前期工作,申请材料已报送证监会;有1家即将完成辅导验收;有7家启动改制的前期工作,有15家企业与中介机构进行了业务洽商和工作衔接。
但从总体上看,我市企业上市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1、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至今年上半年,全省有境内上市企业53家(含闽灿坤B),直接从资本市场融资529亿
元,我市有上市公司3家(漳州发展、龙溪股份、片仔癀),均为国有企业,共向社会募集资金11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全省境内上市公司的5.6%和融资总额的2%。全省在境外上市企业超过60家,而目前我市尚属空白。
2、上市储备企业少,上市后备资源明显不足。据省发改委统计:目前,全省(不包括厦门证监局管区)有上市后备企业300多家,近期拟上市的重点企业有60多家,已进入改制辅导并备案拟上市企业近30家,我市1家(国企红旗股份)占3.3%;全省已进入保荐申报程序的境内上市企业5家;上市申请材料已报证监会审批的9家,我市1家(民企科华)占11%。
3、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性不高。就企业而言,存在着“不想上市、不敢上市、不会上市”的心态。有些企业认为自己有一定利润,不需要贷款,又无新的投资项目,滋生了“守摊子”的思想;有些企业担心上市后要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信息要公开透明,害怕捆住手脚;有些企业认为上市就意味要让出利润乃至“改朝换代”,担心自己辛苦经营的企业要拱手送人;有些企业认为上市的成本太大,上市后赢利压力增大,担心自己的企业持续增长能力不够;有些企业担心改制过程中暴露历史遗留问题制约发展等等。这些思想问题影响企业的上市热情,滋生畏难情绪。
4、扶持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有待完善。一是尚未出台专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关于加快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调研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