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幼儿园开展折纸艺术活动的实施途径研究 ①集体教学中开展折纸艺术活动策略的研究。 ②区域游戏中开展折纸艺术活动策略的研究。 ③折纸艺术活动与各领域的整合的研究。 ④折纸艺术活动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融合。 (4)幼儿园开展折纸艺术活动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
幼儿期的孩子好奇、好动,因此教师选择内容是要适宜幼儿,教学内容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在进行折纸教学前要开动脑子,将同种折法的内容放在一起教,这样便于幼儿掌握折纸的技能。 五、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文献,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相关情况。
(2)行动研究法:观察幼儿兴趣需要,观察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教育机智等。边实践边研究边修正。确保研究方向正确,措施有效。
(3)经验总结法:定期对研究的情况进行小结,逐步完善研究方案;收集整理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六、研究步骤与过程
本课题是2014年4月申报,整个研究计划共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1.启动阶段(2014年4月- 2014年5月)
3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认真分析折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立课题研究方向。收集相关资料,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目标,讨论研究策略及方案。
2.实施阶段(2014年5月— 2015年9月)
通过探讨活动设计方案、课堂教学情况分析,逐步探索适宜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教学方法,重点对图示法在折纸教学中有效运用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并针对儿童在折纸活动中的学习策略、表现策略,进一步探索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通过研究,更好的激发幼儿参与折纸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从活动中掌握丰富的技能知识,促进手部肌肉群的发展。
3.总结阶段(2015年9月)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七、研究条件及预期成果
1.我园是一所公办幼儿园,有较先进的设施设备,目前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正向着市优质园目标推进。我园现有9个班,300多名幼儿,资源丰富,有利于我开展活动的教育科学研究。
2.我是一名长期带班的一线老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善于观察幼儿,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有相当的实践经验,多篇论文在市区及获奖,这就为我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预期成果:
研究报告、论文、观察记录、个案研究。
4
《培养幼儿折纸艺术活动的行动研究》结题报告
一、指导思想:
《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所以,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动手做事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幼儿终身受益能力的最佳时期。折纸就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极好途径,折纸是一种动手动脑,手脑协调配合的创作活动,也是开发幼儿智力的有益活动。一张纸,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通过这种有趣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让幼儿自己动手,经过手、眼、脑的相互协调,可以发展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折纸活动,可以从小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折纸是一项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手工活动,同时也是一项手脑并用的益智活动,它源于中国,并长期在中国的土地上广为流行,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折纸简单易行,变化多样,花费甚少,收益甚大。通过孩子们灵巧的小手,经过折、叠、翻、拉等手法,瞬间就把一张张薄纸,变成一个个可爱的动物,一座座漂亮的房子,一件件漂亮的玩具。在这项创造性的劳动中,能活跃孩子们的生活,训练孩子们的眼和手,刺激孩子们的大脑和神经的发育,在摆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纸的过程中,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开启孩子们的想象力,使孩子们从中锻炼提高,成长进步。 二、理论依据与意义
5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就是说,在幼儿探索活动中,除了保持幼儿的好奇心外,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动手习惯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期正是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佳阶段,而手腕和手指等小肌肉群的运动,能直接刺激大脑皮层,促进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完善,大脑的完善发展又促进手的运动更加灵活精细,并对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打下生理基础。
生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手的动作对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及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让幼儿会唱、会跳,也要重视和家加强对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所以,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动手做事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幼儿终身受益能力的最佳时期。折纸就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极好途径,折纸是一种动手动脑,手脑协调配合的创作活动,也是开发幼儿智力的有益活动。一张纸,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通过这种有趣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让幼儿自己动手,经过手、眼、脑的相互协调,可以发展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折纸活动,可以从小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6
(一)研究目标:
1.激发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获得简单的折纸技能。 2.提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地有效指导,使幼儿更快、更好的掌握折纸的方法,积极尝试并运用折纸艺术来表达和表现生活中的物品,逐步提高手眼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体验表达表现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审美创造力,具有初步的想象力、及合作能力。 (二)研究内容
有效折纸教学方法的研究。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幼儿的学法。 (三)研究方法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了调查统计法、课堂实践法、课后反思记录法,个体分析法等,通过不同的记录将整个研究过程一一呈现出来。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1.查阅文献资料。
课题立项后,我立刻商讨、制定实施方案,阅读有关幼儿折纸的书籍,如 《幼儿折纸大全》《幼儿折纸教程图解》等。阅读了专家们撰写的一些幼儿开展折纸活动的优秀文章,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并查阅了一些真正适合我园幼儿折纸的内容进行了梳理、筛选。
2.理论引领实践,科研促进探索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如何培养幼儿折纸艺术活动的行动研究(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