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营销宏观环境
医药市场的宏观环境指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其发展变化的状况,是大范围的社会约束力量。医药市场的宏观环境随时随地影响和制约着微观环境,它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人口环境
人口环境是指人口的规模、密度、地理分布、年龄、性别、家庭、民族类别、职业以及其他有关情况。医药市场是由具有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人所构成的,人口环境的变化,将对市场规模产生直接的影响。
1.人口数量在发病率和收入一定的条件下,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医药市场容量的大小。中国人口环境的两个重要特点就是人口多、增长快。1930年,中国总人口4.44亿,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20亿的22.2%;到1949年,人口增长为5.42亿,约占同期世界总人口的21.3%,虽然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普遍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惯性的作用,每年的净增人数仍然在500万以上,截至2007年底,中国总人口数达到13.21亿,约占同期世界总人口的20%。人口规模总体上成增长趋势,预示着中国的医药市场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一个医药企业判断一个地区或国家市场规模的时候,首先应从该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人手进行分析,在发病率一定的条件下,人口愈多,则患某种疾病的人数就愈多,该市场的规模就越大;反之人口愈少,则医药市场的规模就越小。
2.人口构成人口构成包括自然构成和社会构成。前者如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后者如民族构成、职业构成、受教育程度等,在这些因素方面存在差异的消费者势必会产生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消费群体,从而给企业营销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 (1)年龄结构年龄层次不同的人,对医药市场的需求有着很大的不同。如少年儿童市场,对药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感染(伤风感冒)、退热(清热解毒)以及消化不良(化积)、腹泻等,对保健食品的需求则集中在增进食欲、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特别是促进身高)以及改善智力等方面,如化积消食、补钙、补铁、补各种微量元素等。而中老年市场对药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对保健食品的需求集中在抗衰老、益寿延年等方面。据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人比1990年增加两倍,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也由1990年的9%上升到16%,同时由于女性的平均寿命普遍高于男性,因此,未来的老年人中女性要占多数。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在中国已初见端倪。按照联合国卫生组织的统计标准,中国的上海市、北京市已成为老龄化城市。由于推行“一对夫妇只要一个孩子”的政策,中国也很快会成为老龄化国家,因此,努力开发满足老年人治疗、保健所需要的药品,是医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良机。 (2)人口性别不同的性别对医药市场的需求也有着明显的差别。不同的性别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也就产生了某种性别所特有的疾病及需求,如在保健食品市场,男性需要壮阳类的保健食品,而女性则更需要健美(减肥、。美容)类的保健食品。
3.人口的地理分布农村与城市、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热带与寒带、山区与平原等不同地理环境的人口由于自然条件、经济、生活习惯等差异,其消费需求方面有着显著差异,导致对医药市场需求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这就要求企业根据不同地域的消费差别,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二、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因素,它主要包括经济发展阶段、地区发展状况、货币流通状况、收入因素及消费结构。医药企业经济环境主要是指社会购买力。影响社会购买力水平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支出等因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的最重要的因素。
1.消费者收入消费者收入主要指消费者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货币收入,通常包括个人的工资、奖金,其他劳动收入、退休金、红利、馈赠、出租收入等。消费者收入的多少不仅决定着消费者市场购买力水平的高低,而且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支出行为模式。消费者收入可分为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可任意支配收入,其中,可任意支配收入的多少是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最活跃因素,这部分收入越多,消费者购买力就越强,医药企业营销的机会也就越多。
由于受通货膨胀、产品价格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个人的货币收入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社会购买力水平。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货币的购买能力下降,这就会恶化企业的营销环境;而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表现为商品和劳务价格的
普遍持续下跌,同样对经济具有负面作用。因此,医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时,对消费者收入还要区别为货币收入和实际收入。在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不变时,如果物价下跌,则表明实际收入上升,反之,则表明实际收入下降。医药企业的营销人员应重视实际收入的变动趋势,同时还应注意人均收入和收入的分配。
2.消费者支出消费者支出主要指消费者支出结构模式的变化对医药市场营销的影响。居民个人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对此,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提出了著名的“恩格尔定律”。这个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其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下降,用于其他方面的开支(如通讯、娱乐、保健、教育等)和储蓄所占的比重将上升。消费支出与总支出的比例关系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越小,食物支出所占比重越小,表明生活质量越高;反之,生活质量越低。应当指出,恩格尔系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各个国家的恩格尔系数并无可比性。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支出中,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向了储蓄、证券投资等方面,其目的是为今后子女上学、购买住房及大件用品做准备。在消费者收入一定时,这种支出会使得一定时期内的社会购买力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药企业的销售量。因此,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要对某一地区消费者的收入与支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才有可能正确指导企业的市场活动。. 三、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治变动引起经济势态的变化及政府通过法律手段和各种经济政策来干预社会的经济生活。它往往是企业市场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医药企业的营销活动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从国内看,主要指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及其调整变化对医药行业和医药市场的影响。从国际看,主要是指国际惯例、国际法以及政治权力与政治冲突对医药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1.政治因素
(1)政治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从宏观角度来看,与医药企业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在于政府机构是否精简,政府行为是否规范,是否能够切实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是否能够实现政企分开。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国医药企业将在一个更为开放、民主、法制化的政治环境中运行。
(2)政府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方针、政策可引导市场的需求,改变资源的供应,影响生产条件、产品质量,如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就会鼓励或限制某些医药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就中国当前医药市场的总体情况来看,政府的政策突出体现在进一步整顿市场、建立合理公平的竞争机制、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打击药品商业贿赂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方针政策具有可变性,会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调整,企业只有密切关注方针政策变动的趋势,才能够不断迎合市场环境变化,获得成功发展。
2.法律因素法律是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力量强制性的一种表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医药营销宏观环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