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论服刑人员脱逃的原因及对策(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识淡薄,在投入服刑后,不遵守监管纪律,不服从警察管理,对自己所做的事不考虑后果。因此,加强对他们的文化教育、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是防逃工作的有效手段。

二、服刑人员脱逃的原因

脱逃犯罪是一种严重的破坏监狱正常的监管改造秩序的犯罪行为,是目前我国狱内又犯罪中发生频率最高、也最为突出的犯罪之一,它严重侵犯了监狱机关的监管活动。脱逃一名服刑人员,监狱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追捕,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是比较大的。而且服刑人员的脱逃很容易在其他服刑人员中产生不良的示范作用。某监狱连续6起9名服刑人员脱逃,正是这种示范作用在推波助澜。所以,服刑人员脱逃历来是监狱防范和打击的重点。正如许多心理学家所认为的那样:“犯罪行为之实施,莫不受重叠犯罪动机之影响”。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服刑人员敢冒风险、不怕打击去脱逃呢,我认为不外乎两个因素,一个主观方面因素,一个客观方面因素。

(一)服刑人员脱逃主观原因:1、不认罪服法,企图以逃跑

的方式逃避惩罚。他们在狱中不思悔改,无法适应狱内服刑生活,尽管受到法律的处罚,但他们人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作为第一需求,为达一己私欲,可以不顾一切与法律相对抗,从而实施脱逃。2、原有犯罪心理的延续与现实中的严格管理发生冲突。在当前的监狱中,相当数量的服刑人员在判刑之前,都有较长的劣迹。他们在以往的社会生活中养成了好逸恶劳、放荡不羁的恶习,他们游手好闲、无恶不作,有些人靠犯罪获得的收入,维持着腐化奢靡的生活,故他们的犯罪心理结构比较牢固。投入监狱后,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监狱的严格管束、规范生活、强制劳动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许多服刑人员在生理上、心理上发生了极大的不适应,他们留恋旧生活,对现实感到痛苦、厌恶,渴望“重操旧业”。一些服刑人员由于这种负面心理过重,超过了对监禁生活的忍耐时,为恢复过去的生活,寻找心心理平衡,就

6

会萌发脱逃的念头。3、对劳动改造的不适应产生畏惧心理企图逃避惩罚。我国《监狱法》明确规定,凡有劳动能力的服刑人员必须参加劳动。劳动是每个服刑人员应尽的义务,也是监狱改造服刑人员的基本手段,将持续存在于服刑人员服刑的整个过程。有的服刑人员因主观恶习较深,入监后对过去的犯罪生活总是留恋、回味,伺机逃跑出去重新作案,重新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还有的服刑人员因在社会上过惯了寄生生活,入狱后非常惧怕劳动,在日常的劳动改造中,由于不思进取,或体能不佳,或技能欠缺,跟不上集体劳作的流水速度,耽误了劳动生产,影响了其他服刑人员的改造成绩而受到他犯的指责和排斥时,内心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和冲突,当他们采用各种办法仍然无法改变劳动现状时,面对无法回避的强制性劳动,就企图改换环境,希望借脱逃来求得解脱。4、家庭责任的驱使。从当前的押犯结构看,绝大多数服刑人员来自农村、城镇,而且家庭条件都不太好,这也是当初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之一。入狱,对这些人的家庭而言,意味着很大的变故,有些服刑人员是家庭支柱,上有老父老母,下有妻小,入狱行为常令家庭陷入经济困窘,无法赡养父母,无法抚养小孩,留不住另一半的心,或是亲人被人歧视,受到不公平对待等等,这些都是引起他们情绪波动的因素。在现实中有很多的服刑人员都因此类原因不能安心改造、思想不稳定,如果这种焦虑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排解渲泄,而家庭又遇到什么重大变故得不到妥善的安抚和解决,比如孩子失学、家人受侮、去世等,家庭责任的驱使也会使他们产生不计后果、不顾一切想尽办法脱逃的心理。5、报复心理作崇。摆脱人身自由的禁锢,常是脱逃心理的共因,除此之外,脱逃欲望强烈并付诸行动的服刑人员,往往还伴有一些个性特因。如不认罪、不服法,认为自己的冤枉的,这种心理行为下的脱逃也可以看作是对他心中认为的“错判、误判”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的一种报复;还有一种是心怀怨恨的报复,一些心胸狭窄的服刑人员,认为自己之所以身陷囹圄,完全就是因为揭发人、检举人、办案人,不去检讨自己的行为犯下的罪行,却偏狭地固执地认为如果没有这些人,自己就不

7

会落得这样的下场,迁怒他人,“既然你不让我好过,我也要让你难受,哪怕是鱼死网破”,在这种极度怨愤的情绪下,在急切地期望看到揭发人、办案人员承受痛苦的强烈愿望中,积极主动地逃脱。6、改造信心不足,对前途悲观失望。从多起预谋或实施脱逃行为的服刑人员的个体因素上不难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重要特点:改造信心不足,对前途悲观失望。有的服刑人员认为在监狱服刑,什么都完了,使刑满出狱后也是无用之人;特别是有的年轻的长刑期犯,认为他们人生的黄金时期都将在监狱度过,加之他们对改造生活的认识非常消沉,感到将来生活无望;有的服刑人员因身患顽重疾病,担心会死在监狱;有的服刑人员因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想到将来回归后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又无亲人依赖,对以后立足社会失去信心;个别服刑人员入监后,因为刑期长、主观恶性大,不认罪服法,对改造失去信心,产生悲欢厌世和脱逃的思想;而且他们不适应、惧怕这种环境,觉得与其一生都耗费在这里,不如孤注一掷,跑得了就算赌赢了,跑不了就听天由命,反正都已经这样了。以上等等诸如此类的服刑人员在绝望之中,所以妄图通过脱逃来逃避现实。

(二)服刑人员脱逃客观方面的因素。更多地体现为诱发性

和激发性,在主、客观方面的影响下,促成服刑人员脱逃。客观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监管工作方面的漏洞。随便拿出任何一例的脱逃案,都可以找得到监管方面的漏洞。例如:由于警力不足或责任心不够等原因,服刑人员“三大现场”无人管理或管理松懈,监管制度没有办法真正落到实处,服刑人员脱管、失控现象在很多监狱都普遍存在;车间女干警经常独自一人在车间办公室工作,而在车间操作的男性犯可以随意进出车间办公室,某监狱就发生过一起挟持车间女会计作为人质提出脱逃条件的案例;带班制度、互监组“六同四固定”制度、清查监制度、点名落锁制度等等一系列直接管理、防范服刑人员脱逃的制度在工作中难以真正落到实处;有的在服刑服刑人员外出劳动、就医等情况时押解力量、重视程度不足,造成服刑人员脱管等等,为服刑人员脱逃提供了心理上的诱因、管理上的漏洞。2、

8

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落后,而且警力不足。目前,我国监狱系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不完善的问题,反映出监狱的信息化建设仍然比较落后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由于警察年龄、性别等比例及警力分布结构的不合理性,导致直接从事监管工作的警察配备比例远没达到司法部《现代化文明监狱标准》8%的比例。一线警察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风险高,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轻则行政处分,重则刑事处分。而他们的相应待遇和福利却没有得到重视,与其他警察没有什么区别,有时候由于没完成好生产任务,工资还要下浮,长此以往,想办法往机关调动的越来越多。呼和浩特第二监狱是内蒙古监狱系统第一所被司法部命名的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但仍然发生骇人听闻“10、17” 服刑人员脱逃事件。4名重刑犯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夺了一名当班警察的警服并将其捆绑,又将另一名当班警察残忍杀害;之后,一名服刑人员穿上抢夺的警服,其他3名服刑人员换上便服,打伤监狱门卫值班警察,强行冲出监狱大门并抢劫一辆出租车驾车逃脱。从而暴露了呼和浩特第二监狱在视频监控这块存在监控死角。监狱安装的视频监控应该是无死角的监控,特别对监舍和生产车间要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与此同时,4名服刑人员如此胆大妄为,如果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完善,其他警察和监狱监控中心也是有机会报警和处置的,但愿这血的教训不要再重演了!3、刑罚执行中的不公平待遇。应该说,随着构建法治社会的进程,监狱人民警察的公正执法意识与日俱增,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执法透明度日益提高,服刑人员合法权益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我们也看到监狱工作还存在一些执法偏差,影响了公正执法。个别监狱警察,甚至是领导干部照顾“关系犯”,用“伪规则”替代法定规则,搞权钱交易,出现不公平执法,部分监狱警察的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不高,执法工作不够规范,用情感替代法律,把个人对某个服刑人员的好恶作为考虑和奖惩服刑人员的重要因素,把神圣的执法活动变相为一种情绪宣泄,影响了监狱公正执法,影响了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服刑人员认为无论我怎么改造,都得不到公正的待遇,

9

减刑减不了,久而久之,形成对警察、对监狱、对法律、对社会的不满和抵触情绪,产生脱逃的心理和愿望。

三、预防服刑人员脱逃的对策

服刑人员脱逃作为考核监管场所安全与稳定的主要标志之一,监狱历来都十分重视,因为服刑人员一旦脱逃,不但侵犯了监狱的正常监管活动,也必然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和很大的危害。因此,找出预防服刑人员脱逃的方法和应对服刑人员脱逃的措施,对促进监管秩序稳定和社会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加速监狱体制改革步伐,改善执法环境。良好的改造

环境是服刑人员是否安心改造的一个重要标志。执法环境的好坏与监管安全稳定是息息相关的。服刑人员的生活得到改善、医疗得到保障、劳动环境和安全得到重视,对稳定服刑人员的思想是起决定因素的。一要改变恶劣的劳动环境。加大生产安全投入,完善管理体系,强化管理手段。二要改变执法环境。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执法环境,对服刑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多关心、关怀服刑人员的改造、生活,对服刑人员的违规行为首先要找出内在原因,多教育,少批评,不打骂,为服刑人员创造一个公平的改造环境。三要改善生活环境。要让服刑人员在吃饱饭的基础上,要加强营养配餐,让服刑人员吃好、吃热、吃得营养。四是改善医疗环境。服刑人员得了病受了伤,能及时得到医治,要把医院当作服刑人员人文关怀的基地,伤病和心病都能得到治疗。五是借监狱体制改革的东风,健全管理手段和管理机制,畅通管理渠道。

(二)增强干警责任心。警察的工作责任心是做好安全工作的

前提。要始终坚持“安全为天,执法为魂,教育为本”的监管工作指导思想。要克服由于思想麻痹、敌我意识不强而产生的工作责任不到位的情况,坚持警察对服刑人员的直接管理,才是落实各项监管制度的有力保证。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浅论服刑人员脱逃的原因及对策(2)在线全文阅读。

浅论服刑人员脱逃的原因及对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7361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