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潜能生”更多的关爱 ——“潜能生”的转化
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说:“教师的心应该爱每一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孩子。”这就是说,教师应该真正做到爱每一个学生,让爱心变成一缕温暖的阳光,驱除每一位学生心灵里的阴霾;让爱心化成丝丝春雨润泽每一棵幼苗。
而每一个老师都会面临一些“问题学生”,对待这样的学生更应该“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潜能生”形成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既有其内部主观因素,又有外部客观因素。随着他们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要求独立自主,自尊心强,爱独立思考,爱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心理上的变化如果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听劝告。作为一名老师对潜能生的教育应持正确的态度,思想上不要歧视,感情上不应厌恶,态度上不能粗暴,要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了解和分析潜能生之所以后进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加以转化。高中生可塑性很大,迁移性强,只要我们知其“性”而教,宽而有度,引导有方,转化工作是完全可以取得成效的。 一、克服 “马太效应”,给潜能生更多的师爱
《马太福音》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就是“马太效应”的生动写照。在教育工作中,“马太效应”具体表现为:好学生好对待,光环不断;差学生差对待,终日批评。所以潜能生有自卑心理,造成
“我什么也不行”的思维定式。教师要有一颗公平的心,甚至应对潜能生更多一点“偏爱”,更多一点关心与帮助。潜能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潜能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一般来说,教师关爱优秀学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关爱那些潜能生就比较困难了。潜能生往往在情感上和班主任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老师首先要从情感上接近他们,给他们以关怀和爱护,从而使他们感到老师亲,愿意接近老师和接受老师的帮助。这要求教师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持久的耐力和真挚的爱心。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用爱心去播种理想,去培养文明,去启迪智慧,去塑造心灵,潜能生是一定可以进步的,是能够得到健康发展的。 二、放大“闪光点”,激发潜能生的积极性
任何事物都可以一分为二,即使是废铁,也有熔炼成钢的成分;即使是木屑,也可燃起熊熊的火焰。潜能生也有闪光点,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重寻找潜能生的“闪光点”,运用“闪光点”扩大化
的方法,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使他们看到自己更多的长处和进步,树立自信心。心理学认为,赞扬、勉励可鼓舞勇气,提高信心。教师要坚信潜能生是能够进步的。只要对学生抱有热切的期望,并经常给予鼓励和帮助,哪怕是教师的每个眼神、每句话语、每个手势、每种动作都会给学生带来安慰和鼓舞。如果他们能在内心深处接受这种期望,并按所希望的去做,就会获得成功。而且要多给潜能生创设机会,让他们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多给潜能生一次机会,就是多给他们一次积极进取的可能。教师要用那充满期望的目光去驱散他们心中的孤独也自卑,从而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潜能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潜能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潜能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潜能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为了及时了解、掌握潜能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
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潜能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三、倾注耐心,让潜能生持续发展
事物的发展不是单纯的循环,而是前进上升;不是直线进行,而是曲折发展。前进中有曲折,曲折中有前进。所以在潜能生的教育和转化的过程中,出现反复,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一次两次、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教育、反复的培养,在逐步提高的过程中才能形成。所以,教师在对潜能生的转化过程中,要有耐心。当教育收到良好效果,喜获成功之时,不要放松;当教育出现反复时,不要丧失信心,更不能不负责任的放弃。 四、层次教学,让潜能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要转化潜能生,调动他们的内驱力,教师还要在教学上下功夫,改变教学思想,面向大多数。平时课堂教学中,重视潜能生的教学,使他们学有方向,赶有榜样。利用他们对新鲜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他们对学习过程产生兴趣,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转化潜能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潜能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潜能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潜能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潜能生的成长。概括我的体会是: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浇树要浇根,育人须育心;转化潜能生,全靠献爱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爱-师生关系的真谛tt(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