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容忍与自由》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 B、例证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文章,体现“人的认识有限”精神的有( )A、《容忍与自由》 B、《原君》 C、《张中丞传后叙》 D、《我的世界观》 E、《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容忍与自由》所用的例证的主要领域有( )A、文学批评 B、宗教历史 C、自然科学 D、政治思想 E、哲学理念
3、《容忍与自由》说服力强的主要原因有( )A、例证典型 B、深入浅出 C、旁征博引D、自我反思 E、善用类比 四、简答题
1、支持本文核心论点有哪些分论点 ? 2、本文具有怎样的写作特色? 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一)材料一
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冶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
1、作者为什么认为容忍的态度最难得? 2、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二)材料二
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已是不会错的心理。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1、作者认为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是什么? 2、从这里可以看出,不能容忍的实质是什么? 3、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三)材料三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1、 归纳这段话的三层意思。2、这段话的中心旨意是什么?为什么? 3、你认为克服“绝对之是”观念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大同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小戴礼记》《《小戴记》 《周礼》 《仪礼》 2、《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二、多项选择题
1、A B C D E 2、A B D E 3、A B C D 4、B C D 三、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与?通?举?,推举
2、?知?通?智?,智慧3、?刑?通?型?,典型4、?矜?通?鳏?,无妻者。 四、简答题1、孔子的理想社会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是一个,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现象的公平社会,其社会权利、财富归于国家全民公有,人人平等,社会太平。幼有所长,老有所养,男女尽力,各尽所能社会健康发展,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户、盗贼不作。 2、表现了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社会现实不满,论及?大同??小康?理想社会,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对?克己复礼?、重建?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
3、第一,运用排比,语言富有气势。第二,运用铺陈,尽写大同与小康社会的各种社会表
现形态,铺张扬厉。第三,逻辑思路清晰,从叹鲁?大道之行?去矣,到表达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到实现大同社会需循序渐进,只能退而求其次实现小康社会,文章思想脉络清晰。 4、其一,孔子在大同社会理想描述中,表达了对于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大一统的热烈追求;
对社会公平、权利公平、财富公平、社会长治久安的期盼,孔子的理想国与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具有相同之处,其二,但孔子理想的社会模式是在尧、舜时代,夏禹、商汤与周文王、周武王时期,不讲生产力大发展之下的社会公平与长治久安不是真正的大同,也是实现不了的大同,在奴隶社会正向封建专政的封建社会过度时期的孔子来说,孔子的国家观念是站在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之上的国家观念。其三,我们今天的社会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建设小康社会,是在商会生产力大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与孔子的大同社会具有社会性质、社会意识层次的不同。
容忍与自由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学者、思想家、诗人2、《尝试集》《终身大事》3、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二、单项选择题1、D 2、D 3、C 4、B 5、C 6、D 7、D 8、B 三、多项选择题1、A C 2、A B D 3、A B D
四、简答题1、(1)?年纪越大,约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2)?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
度是最难得的、最稀有的态度?。 (3)?戒律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2、(1)论证充分切实,思路具有逻辑性。(2)理论命题具体化、个性化。 (3)语言上文风评时,说理剀切详明,行文自然流畅。 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一)1、因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
所以容忍态度最难得。 2、论证方法:归纳法。 3、修辞手法:排比。(二)1、心理根源:?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
2、不能容忍的实质:从政治思想上看,是文化专制主义;从认识论上看,是不晓得
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根本道理。 3、修辞手法:排比。 (三)1、三层意思:一是要养成容忍的度量;二是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绝对之是?;三
是?绝对之是?不存在。 2、中心旨意:只有打消?绝对之是?的观念,才能养成容忍的度量。 3、克服?绝对之是?观念的根本途径:树立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宇宙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
第三单元 胸怀天下 北征\\答案 我的世界观\\答案 北征一、填空题
1、中国诗人中唯杜甫的称谓最多,但对杜甫最崇高的称谓是
“ ”。2、杜甫诗歌与李白在诗歌艺术特征上的最大区别是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其代表作是“三吏”与“三别”,“三吏”包括《 》、《 》、《 》,“三别”是《 》、《 》、《 》。 3、《北征》全诗七百字,一诗体裁是 长诗。
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北征》一诗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杜甫五言古体长诗中最长的作品 B、涉及了安史之乱的具体事件 C、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D、表现了安史之乱给国家造成的巨大创伤 E、写出了战乱中亲人相逢的复杂情感
2、关于《北征》的艺术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采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B、细节描写生动细致 C、人物形象鲜明 D、措辞老成持重 E、风调沉郁顿挫 三、简答题1、《北征》诗的思想内容? 2、诗作的艺术特色? 3、为什么说《北征》是杜甫诗歌中“诗史”的代表作? 4、分析《北征》一诗的结构特点。
我的世界观
一、单项选择题
1、爱因斯坦人生观的核心是( ) A、为别人而活着 B、崇尚简朴生活C、对占有别人劳动而难受 D、对人对己都要宽容大度
2、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够做他向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爱因斯坦从这两句 话中得到的主要启发是( ) A、安慰 B、宽容 C、责任感 D、幽默感 3、爱因斯坦所说的“猪栏的理想”,指的是( )A、崇尚专制与暴力 B、贪图安逸与享乐C、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 D、相信死后灵魂仍活着
4、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是指( )A、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B、对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执着追求C、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 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
5、从《我的世界观》看,爱因斯坦的政治理念是( )A、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B、崇尚民主,反对专制C、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 D、承认赏罚分明的上帝 6、爱因斯坦认为,摆脱“生活空虚”的途径是( )
A、以安逸享乐为生活目的 B、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的奥秘 C、对人对己都采取宽容态度 D、相信有一个赏罚分明的上帝 二、多项选择题
1、《我的世界观》所体现的主要人文精神有( ) A、生命短暂,人是为别人而活着的B、强烈的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C、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D、对真善美的宗教感情和献身精神 E、深感创造精神和人际真情的可贵
2、下列爱因斯坦的话语,体现了“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念的有( ) A、“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
然。” B、“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
C、“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 D、“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
E、“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 3、《我的世界观》主要阐述了作者的( )A、人生观 B、科学贡献 C、政治理念 D、宗教感情 E、哲学思想 4、《我的世界观》的主要风格特点有( )A、青春朴实 B、深刻尖锐 C、坦诚自然 D、简明清晰 E、幽默风趣 三、简答题1、人生观主要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谈到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他的人生观是怎样的?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四、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一)材料一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从我青年时代起,就对我是个真正的启示;在我自己和别人生活面临困难的时候,它总是使我们得到安慰,并且永远是宽容的泉源。1、这里所说的“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是什么意思? 2、“每一个人的行为”三句说明了什么3、爱因斯坦从叔本华的话中得到什么启发 4、这段话包含着一个怎样的宇宙观念 (二)材料二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
1、从这里看,作者的生活理想是什么? 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生活不空虚/ 3、哪里体现出“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
(三)材料三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谁要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便是模糊不清的。就是这样奥秘的经验──虽然掺杂着恐惧──产生了宗教。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我们的心灵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1、爱因斯坦所说的“奥秘”指的是什么? 2、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指的是什么? 3、什么地方体现出“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
北征【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诗圣2、《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新
婚别》、《垂老别》、《无家别》3、 五言古体
二、多项选择题1、A B C D E 2、A B C D E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学语文课后练习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