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顾旧文,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我想》这手小诗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学生背诵《我想》。小作者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展开遐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会说话的草》和这首诗有些相象,快打开书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理解文中词语。 4、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认真读诗,边读边思考《会说话的草》与《我想》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体会小作者置身于自然,置心于自然的真实情感。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讨论。
11 4、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五、拓展延伸
我们把自己投身于自然之中,在柳阴下、小河边、星夜里、草地旁……静静地坐一坐,躺一躺,去领悟大自然为你带来的独特感受。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4、《诗的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0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12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从古至今,荷花就是人们描写、喜爱的对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板书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作者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叫它“诗的材料”呢?快速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
13 2、学生读课文,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 3、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4、理解文中词语。 5、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从哪里能够感受荷花的美丽。 3、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随机指导朗读。
4、小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人类!也让我们热爱生活吧,热爱生活的人,她的人生将是美丽而精彩的! 四、拓展延伸
展开我们丰富的想象,我是一朵花、我是一棵草、我是一条鱼、我是一棵树、我是一只鸟……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14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5《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让学生在感情朗读、表演、交流中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强烈推荐]冀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