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谁污染谁治理制度 B排污权交易制度 C奖励制度 D排污收费赔偿制度 54、我国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包括( )。
A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 B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 C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 D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 55、我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重点是( )。 A改革城市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境管理
B广开渠道,解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来源 C 加强政府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领导 D把环境保护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56、城中村产生原因主要有( )。
A 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 B 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 C 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 D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 57、( )是未来区域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
A 撤市(县)设区 B 撤村设街 C 人口农转非 D 撤县建市 58、( )大都市政府,成立于19世纪末,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
A伦敦 B迈阿密 C大温哥华 D巴黎 59、发达国家区域协调机构的特点是( )。 A形式多种多样,且在不断调整
B在组织上更多采用合作、自愿参与和弹性的方式 C“政府”与“非政府”两类协调机构逐步融合 D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大
60、根据区域协调问题的性质的差别,区域协调可以分为( )。 A 外部协调 B 政府协调 C 民间协调 D内部协调 61、总体而言,区域协调机构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可以分成( )。 A 弱调控模式 B 多元调控 C 一元调控 D强调控模式
62、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弱调控模式以( )为代表,实行联邦制,土地实行私有化。
A 加拿大 B 澳大利亚 C 英国 D 美国 63、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强调控模式以( )为代表。 A法国 B 荷兰 C 美国 D希腊
64、西方国家区域协调的多元调控模式主要以( )为代表。 A德国 B 英国 C 丹麦 D美国 65、( )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
A 保障系统 B 执行系统 C 信息系统 D决策系统 66、( )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支撑。
A 执行系统 B 信息系统 C保障系统 D决策系统 67、( )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也是各个国家突发事件处理中最为关注的焦点。
A 准备 B 反应 C 预防 D 恢复 68、( )反应是处理突发事件的主要“舞台”。
6
A 准备 B 预防 C 反应 D 恢复 69、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 )。 A 齐 B 实 C 准 D 快 70、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程序包括( )。
A 预警系统的建立 B 危机应对 C 危机判断 D 确认危机来源 三、名词解释 1、城市管理: 2、市人民团体: 3、市民: 4、市民参政: 5、城市管理体制: 6、城市政府管理体制: 7、市行政地位: 8、市行政管理体制: 9、城市政府职能: 10、市政执行: 11、电子政务: 12、电子政府: 13、规模经济: 14、可持续城市: 15、城市职能: 16、城市性质: 17、城市营销: 18、经营城市: 19、循环经济: 20、城市规划: 21、土地利用规划: 22、城市基础设施: 23、土地储备制度: 24、城市成长管理: 25、城市经济功能: 26、城市经济管理: 27、市场失灵: 28、规制: 29、城市人口: 30、城市人口管理: 31、城市财政管理: 32、城市社区: 33、城市社区管理: 34、城市环境: 35、城市环境管理: 36、排污权交易: 37、城乡一体化: 38、Citistate:
7
39:公共紧急状态: 40、危机管理: 四、问答题
1、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2、城市化浪潮的成因是什么? 3、城市管理的必要性是什么? 4、城市管理的可行性是什么? 5、现代城市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6、我国城市管理的政治性主体与参与性主体的关系是什么? 7、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包括哪些内容? 8、我国市民参政的内容是什么? 9、新公共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10、新公共管理对城市管理具有哪些启示?
11、现代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囚徒困境现象有哪些? 12、城市发展战略包括哪些内容? 13、学习型政府组织具有哪些特征? 14、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15、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16、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17、如何对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18、我国城市成长具有哪些特殊性?
19、我国城市成长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城市经济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21、我国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2、解决土地市场的垄断和投机的措施有哪些? 23、城市财政管理的职能有哪些?
24、我国城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25、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26、我国城市人口的运动趋势是什么?
27、我国城市人口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28、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有哪些? 29、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30、国外社区管理的典型模式有哪些? 31、城市环境具有哪些特征?
32、循环经济3R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33、环境污染末端治理的局限是什么? 34、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的问题有哪些?
35、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6、城市边缘区的管理原则是什么? 37、城中村的成因是什么?
38、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39、传统的封闭式城市发展思路的不足有哪些? 40、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益处有哪些? 41、如何判断什么是紧急状态?
8
42、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的决策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3、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的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4、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的执行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5、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的保障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6、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47、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做到快速反应? 48、城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是什么? 49、城市事故灾难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50、试述城市的哪些特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
51、试述现代城市管理的理念与实践在哪些方面实现了标志性的转变? 52、试述我国城市政府职能具有哪些特征? 53、试述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潜在重点是什么? 54、试述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哪些特点? 55、试述我国城市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56、试述新条件下我国城市经济管理领域的核心要务。
57、试述在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58、试述我国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
59、试述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0、试述引导城中村城市化的对策是什么? 61、试述我国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
62、试述当前我国区域协调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 考 答 案
一、填空题
1、经济活动的集聚 2、古典经济学 3、功能综合 4、城市规划 5、田园城市 6、街道办事处 7、公共事务管理 8、社会团体 9、市、区、街道 10、网格化 11、私营企业 12、地方化经济 13、生态可持续发展 14、集约型 15、老龄化 16、战略依据 17、营销导向 18、形象管理 19、工业物质 20、生态经济 21、社会公正 22、环境生态 23、耕地 24、城市基础设施 25、公共性 26、城市政府 27、自然属性 28、市场失灵论 29、微观规制 30、规制
31、流动人口数量 32、机械增长 33、居民户口 34、户籍管理 35、公共住宅 36、人工环境 37、可持续发展 38、排污权交易 39、循环经济 40、宇宙飞船理论 41、市管县 42、城中村 43、城乡一体化 44、农业产业化 45、城乡统一市场 46、核心城市 47、区域规划 48、区域经济一体化 49、区域发展
50、行政边界 51、决策系统 52、分级管理 53、信息 54、阻绝传染55、信誉危机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ABCD 2、D 3、C 4、A B 5、A BCD 6、A BCD 7、ABD 8、A 9、ABCD 10、ABCD 11、ABCD 12、A 13、D 14、BCD 15、B 16、ABCD 17、ABC 18、ABCD 19、ABCD 20、ABCD 21、BCD
22、ABC 23、C 24、A 25、ABCD 26、A 27、ABC 28、ABC 29、C 30、ABCD 31、A BCD 32、CD 33、ABCD 34、ACD 35、ACD 36、BD 37、ABCD 38、AC 39、ABCD 40、ABCD 41、ABC 42、D 43、D 44、ABC 45、AD 46、ABCD 47、ABCD 48、A 49、D 50、ABCD 51、A 52、ABCD 53、ABCD 54、ABCD 55、ABCD 56、ABCD 57、ABC 58、A 59、ABCD 60、AD 61、ABD 62、D 63、ABD 64、AB C
9
65、D 66、C 67、C 68、C 69、ABCD 70、ABCD 三、名词解释
1、城市管理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在不同行政关系影响下,以城市这一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为对象的治理活动。城市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根据公众需求,在不破坏城市生态友好程度的基础上,采用协调、规划、控制、建设、引导等管理方法,提升或维继城市在区域中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为城市公众营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2、市人民团体是指,以表达和维护一定阶层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为基础,担负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起着依照各自的切身利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作用,并按照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团体。
3、市民指居住在城市所辖区域内,持有本市有效户籍的合法公民。
4、市民参政,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揭发,行使选举、罢免、监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参与城市管理与决策的各项活动。
5、城市管理体制是城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
6、城市政府管理体制是关于城市政权机构,特别是城市政府的建制、地位、职能配置和机构内外上下权力关系以及运行机制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7、市的行政地位是指城市在国家的行政区划级别中所处的等级和行政隶属关系。 8、城市政府职能是指城市政府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从动态来看,它是城市政府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9、市行政管理体制是指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是国家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体制在城市的延伸,它具有一般行政体制的主要特征。
10、市政执行是指城市政府以贯彻市政决策为核心的职务行为,是市政府和它的工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中枢的决策、指令和法律法规的过程。
11、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其管理和服务职能转移到网络平台上去完成,同时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并减低系统反应时间。
12、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13、规模经济是指由于存在技术上不可分的资本投入,企业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使得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产品分摊不可分性投入,从而产品平均生产成本随产量的上升而降低。
14、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有竞争力的、适于居住的、银行信赖的,而且治理和管理良好(良治或称善治)的城市。
15、城市职能(城市功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担负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
16、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17、城市营销,即把城市地区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的未来发展愿景作为一个吸引人的产品,通过强化地方经济基础以及更加高效地满足和吸引既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光游客和会议人士等),来主动营销地区的特色。
18、经营城市,即指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人文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城市管理学期末综合练习与解答(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