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公告了首批71款“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目录,予以每台车3000元的国家节能补贴。8月17日公布了第二批61款“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目录。
■2009.12.9: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0年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
■2009.11.17: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中美两国领导人就双方在清洁能源、环保方面的合作达成共识,其中包括合作建立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两国在未来数年有几百万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
■2009.6.17: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对新能源汽车的范围进行了定义,规定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及产品的准入条件,并按技术阶段划分了新能源汽车储能装置技术状况。
■2009.3.20: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在2009-2011年期间,电动汽车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规划》提出,由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给予补贴,支持大中城市示范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2009.1.23:财政部、科技部发出了《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等13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鼓励试点城市率先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时,财政部、科技部特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新能源汽车最高可获得60万元补助。
连接: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100913/07448644671.shtml
战略新兴产业扩容 大规模强力度财税政策支持最受
关注
本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千呼万唤始出来,战略新兴产业终于尘埃落定。
9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委员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称《决定》),这是自新兴产业概念提出以来最权威的文件。《决定》确定了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列为现阶段的重点发展对象。
此外,此次会议明确提出将“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
不过,此次出台的七大新兴产业,与此前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名单有所出入。生物育种、新医药以及近来炙手可热的物联网等都未在入选名单中,取而代之的是高端制造产业、生物及新一代信息技术。
业内专家表示,这种调整更加宏观,覆盖范围增大。由于七个新兴产业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种调整为将来新兴产业扩容预留好足够空间。
新兴产业扩容
2009年9月22日至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三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座谈会,会上邀请了多名院士、教授、行业专家、企业和行业协会负责人,就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七个产业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在随后公布的会议公告中,这七大产业被表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首次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
之后,在11月3日召开的首都科技界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在这篇长达1.2万字的演讲稿中,温家宝总理指出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和方向。不仅对上述七大产业做出更为具体的解释,同时也提出了海洋、空间和地球深部资源的利用问题。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温总理有明确而科学的答案: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这段讲话引发了市场的无尽猜想。有消息表示,七大新兴产业或将增至九大新兴产业,热门项目包括物联网、航空航天、海洋技术等。
然而,最终出台的《决定》,和最初提出的七大产业有着细微的差别。新医药、生物育种榜上无名;电动汽车变更为新能源汽车;信息产业更名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热门项目物联网、航空航天、海洋技术等没有提及。
“其实这些项目全都包含进去了,这种调整更加大了覆盖范围。”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国务院专门成立了一个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部级领导协调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发改委、科技部等8个部委,研究制定战略新兴产业相关重大政策举措。协调小组此前全国调研时,相关专家发现七大新兴产业有部分重叠,按照原规划,不能达到产业优势最大化,也会出现政策重复的现象。
比如,生物制药是生物类别,生物育种也是生物类别,它们所需技术、政策支持相差不大,完全可以合并。航空航天、海洋技术等涉及的卫星、船舶等,都属于高端制造业,也可以合并成为一项。而物联网、三网融合、3G、云计算等,则可统一糅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中。
“一个新兴产业,它的上下游或许涉及数十个产业,而这些产业又有自己的产业链,又涉及数十个产业。一个新兴产业,可能覆盖上百个产业。”一位参与调研全国新兴产业的专家表示,我国高新技术发展较快,在发展中不断出现新兴产业。这样宏观制定产业规划,是为以后出现的新兴产业留有发展空间,也是让更多的有前景、带动作用强的产业享受到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更多
对于具体的行业和企业来说,《决定》中出现的财税优惠才是最让人兴奋的所在。 就在会议结束的第二天,中国汽车行业协会就拟定了建议报告,针对财税政策详细表述了汽车行业所希望的优惠政策。
这份建议报告指出,未来发展中,将以纯电动汽车为我国汽车转型的战略转向。以此为核心,需要有完善的产业发展、税收、投资、金融环境、电池回收和能源利用,以及组织协调机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在财政方面,该报告除建立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专项资金之外,还应包括财政补贴制度,对于优于下一阶段车型燃料消耗目标值20%以上的节能新能源汽车应适当补助。在税收政策方面,该报告建议对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减
免车辆购置税,节能新能源汽车可享受国家规定的车船税优惠政策,同时建议对动力电池、充电设施,以及对电池的回收和即时利用的配套资金给予支持。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中选,中国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认为,与其说是新能源汽车的机会,不如说是整个汽车行业的机会。据了解,新能源汽车包含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汽车等。“新能源认定标准不一样。我认为只要能节油的新技术都应该应用。差别只在于纯电动汽车可能是以政府补贴为主的方式,而混合动力汽车等,只要靠一些财税的优惠就能比较大范围的推广。”董扬介绍。
今年5月,财政部等四部委下发《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的新能源车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为6万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罗磊表示,这有效地降低了电动汽车的价格,使其与传统汽车价格相差无几。“直接补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能极大推动行业进步。”罗磊介绍。
“除了直接补贴,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可能在税收上获得更多优惠。”赵刚表示。据介绍,企业所得税方面,新兴产业或将按照高新技术产业的税率收税,即只需缴纳15%,而其他企业税率为25%。而研发方面的优惠政策,不仅减免所有研发环节所需费用的税,还将在此基础上,按照1.5倍的方式计算免缴税款。即企业所得1000万,研发环节投入100万,则企业仅需按照850万的基数缴纳所得税。
“这给了中小企业一个发展的好机会。”上述参与调研的专家表示。大规模强力度的财政支持、技术和市场的空白,使得民营企业和央企得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此外,我国补贴制度难以涉及产业链上下游的情况也或将得到改善。
“如果民间资本能顺利进入新兴产业,加大新兴产业发展的竞争性,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将非常有利。”银河证券首席分析师左小蕾表示。 连接:http://finance.ifeng.com/news/industry/20100911/2611653.shtml
发改委:1000亿“重金”投新兴产业
http://www.indunet.com.cn 2010-09-13 13:33 金融界网站 中国工业网讯 据悉,国家发改委正在就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研究一系列相关支持政策,相关官员透露透露,未来两到三年内,政府将至少引导1000亿的资金投入到新兴产业中来。具体的办法为,中央财政计划投入100亿,同时要求地方配套100亿,通过最终批复的200支左右的产业基金,来募集总规模约为1000亿左右的资金。该官员表示,这笔资金将全部投向国务院确定的七个新兴产业领域。
受此利好刺激,排在政策扶持七大新兴产业首位的节能环保板块逆市发力,成为市场中的强势品种之一。据报道,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了符合标准的节能服务公司第一批审核名单,涵盖了高压变频器制造、建筑节能业务等多个节能减排领域,市场普遍预期国家扶持节能产业发展规划正逐步落实,这也为节能股近期的炒作提供了一个理由。
节能减排中最立竿见影的无疑是过去的能耗大户: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和化工,从钢铁涨价的情况来看,其他几个行业的产品也有望出现产能制约性的价格上涨。如近期表现较好的水泥股,也是在价格暴涨的背景下走强的。随着减排工作深入,其他几个行业个股机会也是值得关注。另一种节能减排受益个股,是从事能耗降低减排的行业,如建筑节能领域的泰豪科技、工业节能领域的双良节能和荣信股份等等。(责编:安妮)
连接:http://www.indunet.com.cn/staticpage/531/49892.html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七大新兴产业资料(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