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早睡早起
教学目标:
1.学生参与制订作息时间表。知道时间宝贵的,做事不要拖拉。
2.通过小调查,使学生明白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应该科学地安排饮食。 3.学生拓展表演,体会正确姿势的重要性。
4.与爸爸妈妈一起锻炼身体,养成早起锻炼的好习惯。
5.在观察、调查、游戏中,初步了解健康常识,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 6.知道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认识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观察图片引入新课:
出示29页图片,选一幅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并评价一下他们的行为。 交流:同学交流自己在早睡早起这方面的做法。 二、交流调查表
1.出示调查表,同桌交流。
2.展示四名同学所填表格,学生评价。
3.教师评价,激励在早睡早起方面做得好的同学。 三、出示资料,深化认识 1.教师读资料
小学生一天的睡眠时间应该多少?最少10小时,而成人一般只睡8小时。什么小学生要规定睡10小时呢?这是因为少年儿童与成年人不一样。出生不久的婴儿,一天几乎要睡近20小时,这是因为他全身器官都很稚嫩,大脑皮层经常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才有利于健康发育。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器官组织尚未成熟,生理机能还不完善,容易产生疲劳,每天应有比成人更多的睡眠时间,才能满足身体健康的需要。我们的大脑有一种特殊的功能,人们成为“生物钟”。如果每天晚上九点睡觉,早上六点半起床,就会养成习惯:晚上一到九点半,你就会感受睡意袭来,并可迅速进入梦乡。早上六点半也会自然醒来。良好的习惯一养成,就应坚持下去。
2.提问: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3.知道了早睡早起的重要性,请你们结合自己的行为,谈一谈以后怎样保证足够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情景表演,指导行为
表演教科书提供的“她为什么迟到了”
教师指导学生表演时,除了再现教材所呈现的情景外,着重引导学生给她提建议,指导行为。
学生畅谈怎样才能避免迟到。 四、亲子空间
1.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合作,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把它张贴在床头或者书桌上,并自觉遵守。 2.比比谁的星星多。(家长参与评价与监督。)
21
13、美丽的冬天
课时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冬季的一些保健知识,能根据天气和季节的变化照顾自己,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会自我保护。
2、引导学生不畏严寒,积极参加冬季体育锻炼和游戏,丰富生活,增强体质。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了解有关冬季防冻防寒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2、师生共同准备竞赛试题。 活动过程:
一、模拟演练,明理辨析
师:寒冷的冬季到了,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随着冬季的到来有许多变化,我们小朋友要学会照顾自己,使我们平安地度过冬天。下面我们来观看一组小朋友的表演,看看他们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1、一个小朋友准备上学,认真穿好大衣,戴好手套和帽子; 2、上体育课跳绳跳得满头大汗,一个小朋友马上脱衣服; 3、一个小朋友生了冻疮,使劲抓; 4、几个小朋友在结了冰的湖面上玩耍。
学生观看完毕后,教师组织讨论,冬天我们应该怎样照顾自己。 二、冬季保健知识竞赛
1、讨论竞赛要求和规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2、分必答题和小组之间互相出题抢答两种形式进行。 3、评选优胜小组和“智多星”。 附竞赛题目供教师们参考:
1、天气非常寒冷,要不要开窗通风透气? 2、烤火时要注意什么?
3、在结冰的路面上行走要注意什么? 4、能在结冰的湖面上和屋檐下玩耍吗?
5、冬天为什么会生冻疮?生了冻疮会怎么办? 6、为什么要注意头部保暖?
22
14、健康过冬天
目标:
1、积极参加冬季的体育活动,感受冬天生活的快乐。 2、不怕寒冷,坚持按作息计划生活和学习。
3、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冬季保健知识,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 活动准备:
老师:录像带、插图、请卫生老师专题讲座(冬日保健)。 学生:收集冬日保健知识。 活动课时:2课时。 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案例一好玩的冬天
1、开课:同学们有没有发觉最近比9、10、月份冷了,人们穿得越来越厚了,气温在逐日下降——冬天已经悄悄地来了。现在是初冬,下来到深冬,寒冬腊月,结冰下雪,人人穿棉袄。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冬天有什么特点,我们该怎么过? 2、师生共同讨论冬天的特点。
(1)天气逐渐变冷,刮风刺骨,下雪。
(2)植物的变化:树叶掉光了,没有生机。
(3)动物的变化:冬眠了,有的飞到南方过冬去了。 (4)人们穿的笨重了,行动不便。
(5)小朋友们碰到的问题:怕冷,不按时上课;爱生病,手、脚冻了?? 3、讨论:那么我们该如何过冬呢?(寻找乐趣,创造乐趣,生活一切照旧。) (1)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发言,老师小结。 第一:越冷越要锻炼,坚持晨跑。 第二:按时上课,生活照旧。 第三:参加适当的户外运动。
(2)师生讨论冬天有哪些有益的活动? (看书P50-p51页内容,跳绳,滑冰,堆雪人,打雪仗,长跑,越野赛,做游戏??) 4、看录像《冬日的课间活动》。
5、布置作业:回家收集冬日保健小知识。 6、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 活动案例二冬日保健
1、开课:上节课,我们共同讨论了怎么过冬,怎样创造冬天的乐趣。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怎样过冬的下一个问题:冬天的保健问题。 2、老师讲解为什么要进行冬日保健?
(因为气候冷,人容易生很多病:感冒,鼻炎,冻疮,骨折??等等。) 3、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进行冬日保健? (1)积极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注意保暖,戴手套、帽子、耳套。 (3)讲究生活方法。(讲究四不见书上P53页内容) (4)看书上P53页内容,跟老师念保健方法。 4、看录像《冬天保健方法介绍》。
23
5、讲日本小朋友如何过冬的故事。(《夏令营中的较量》,冷水浴。) 6、布置作业:观察冬天有哪些奇妙的现象,下节课交流。 7、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
24
15、快乐过新年
教学目标:
1体会我国传统的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2在春节活动中能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春节活动中的新鲜事、有趣事。 3学习收集与春节活动(如庙会)相关的资料。 4学习在人多拥挤的环境中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5表现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 活动准备:
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春节的图片资料(如窗花、对联等),收集反映春节内容的工艺品和服饰等(唐装、帽子等请逛过庙会的同学回忆逛庙会的体验;收集在庙会上购买的有特色的小玩意或纪念品;收集与家人同逛庙会的照片或录象等资料。
请没逛过庙会的同学,向父母或其他人调查有关庙会或本地集市活动的情况。 老师收集各地庙会活动的图片、照片或音像资料。收集红灯笼、彩球、糖葫芦、小面人、风车等庙会常见的物品。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我国传统的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2在春节活动中能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春节活动中的新鲜事、有趣事。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了解有关春节的事
1师: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按照传统的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始,别的民族、别的国家也有自己传统的新年,你能说出一两个吗? 2同学把自己查到的资料说给大家听,老师补充。(泰国是每年四月过传统的新年,印度是在十月,埃及是在尼罗河涨水的时候过新年,我国的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是在十月或六月过新年。)
3我们是怎样和家人过春节的?
4看看书上的四幅图画的是什么?(舞狮子、耍龙灯、贴窗花、逛花市、张灯结彩) 过春节时,你还参加过什么有意思的活动?(逛庙会) 二感受有关庙会的热闹场面
请逛过庙会的同学讲讲你和家人一同逛庙会的体验和感受: (1)庙会中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2)庙会中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三展示小收藏
请逛过庙会的同学将自己在庙会中收集的小玩意拿到班上与大家分享,有特色的小玩意可以做出特别介绍。
第二节
(一)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怎样保护自己? 1在庙会上你发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
2小组讨论你们遇到了这些不愉快的事应怎样办?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