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C 4.C 5.A 6.D、【解析】解法一 设细杆对两球的弹力大小为T,小球a、b的受力情况如图1-10乙所示
图1-10乙
其中球面对两球的弹力方向指向圆心,即有: 2
R22
cos α==
R2解得:α=45°
π
故FNa的方向为向上偏右,即β1=-45°-θ=45°-θ
2π
FNb的方向为向上偏左,即β2=-(45°-θ)=45°+θ
2
两球都受到重力、细杆的弹力和球面的弹力的作用,过O作竖直线交ab于c点,设球面的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可得: magFNa= OcRmbgFNb= OcR
解得:FNa=3FNb
取a、b及细杆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 FNa·sin β1=FNb·sin β2 即 3FNb·sin(45°-θ)=FNb·sin(45°+θ) 解得:θ=15°.
解法二 由几何关系及细杆的长度知,平衡时有: 2R22
sin∠Oab== R2故∠Oab=∠Oba=45°
acma再设两小球及细杆组成的整体重心位于c点,由悬挂法的原理知c点位于O点的正下方,且==3
bcmb
即R·sin(45°-θ)∶R·sin(45°+θ)=1∶3 解得:θ=15°. [答案] D 7.C 8.【解析】由题图可知,弹性绳处于松弛状态下降时钢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绷紧后小球做简谐运动;当小球上升至绳
再次松弛时做竖直上抛运动,故v~t图象为图甲,a~t图象为图乙. [答案] B 9.A D 10.CD 11.AD 12.ABC 13.(1)1.50;(2)2.00;(3)1.20 14.【解析】
[来源:Zxxk.Com]
①由于x?122dat,且x=d,所以a?2 2t② 由于加速度a?F1?F0。所以a-F1图象C正确 m③BC
15.[答案] (1)将悬索样品一端固定并水平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另一端连接轻绳绕过滑轮悬挂钩码 (2)0.830 (3)①F=2×106x ②平方的倒数 大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的迁移能力、对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的掌握和从图表归纳所需信息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16.(14分)解:不同意。因为载重汽车有可能在t时刻前就已经停止运动。本题应分三种情况讨论:由于载重卡车
经
v0v1时间停下,在这段时间内小汽车的位移为a2(0)2, a12a12v02v01(1)若a2()>S?,则小汽车在载重卡车停下前追上,有
2a12a111a2t2?S?(v0t?a1t2) 222v02v01(2)若a2()<S?,则小汽车在载重卡车停下后追上,有
2a12a12v012 a2t?S?
22a12v02v01 (3)若a2()=S?,则小汽车在载重卡车刚停下时追上,则上述两个方程均可。
2a12a1[来源:Zxxk.Com]
17.解答:如图所示,分别分析斜面A、钢珠的受力,由A在水平方向合力为0、钢珠受到的三个力合力为0,分别
列方程式: 对A在水平方向有:F?NAsin?
FNA?sin? 则:
对D有:
NA F' F'?NAsin??NBcos? NAcos??NBsin?
解得:F'=(1+cotαcotβ)F.
即放大倍数为:k=1+cotαcotβ 18.F?(m?M)gcot?
NB 19.【解析】(1)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mAg?mAaA,
代入数据解得aA?0.5m/s2
(2)t?1.0s时,木板B的速度大小为
v?aBt?1m/s,
木板B所受拉力F,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1mAg??2(mA?mB)g?mBaB,
解得:F=7N,
电动机输出功率 P?Fv?7W。
(3)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调整为5W时,设细绳对木板B的拉力为F',则 P'?F'v, 解得F'?5N,
木板B受力满足F??1mAg??2(mA?mB)g?0,
所以木板B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A则继续在B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A、B速度相等。设这一过程时间为t',有
v1?a1(t1?t'),
这段时间内片的位移s1?v1t',
P'(t2?t'?t1)??2(mA?mB)gs2?由以上各式代入数据解得:
11(mA?mB)vA2?(mA?mB)v12, 22木板B在t?1.0s到3.8s这段时间内的位移s?s1?s2?3.03m。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厦门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