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
【学习目标】掌握土地改革的政策和结果及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意义。 【学习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学习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导课】 【课堂引领】(依据以下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圈点勾画。10分钟) 1.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开始时间、依据的文献、结束时间、内容和意义。 3.在土地改革中,政府对地主和富农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质疑、解疑】(学生互动,同桌、小组内解决不懂的问题。5分钟) 【精讲点拨】(15分钟) 原因:
时间: 年, 的颁布 内容:废除 ,
土地 实施:全国 进行土地改革,没收 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也分给地改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革 结果:到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
得了解放。
意义:
【当堂训练】(独立完成以下习题,检测掌握程度。10分钟)
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用来指导土地改革的法律文件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土地改革主要的打击对象是 ( )
A民族资产阶级 B地主阶级 C富农 D私营企业主
3.解放前,占有农村70%--80%土地的阶层是 ( )
A贫农雇农 B中农 C小资产阶级 D地主、富农
4.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地方是 ( ) A浙江 B江苏 C江西 D西藏
5.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制度的基础,它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其形成和消亡的时间分别是 ( )
A春秋时期和1952年 B战国时期和1950年
教学课件
实行 。
C战国时期和1952年 D战国时期和1949年 6.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没收地主富农的土地,分给农民 B农民真正获得解放 C地主也可分给应得的土地 D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C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 D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新中国土地改革后,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亩盐碱地变成良田,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9. 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胜利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 A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B过渡到社会主义新时期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结束了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至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20%至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2)结合课本说出中央人民政府为实现广大农民的梦想所采取的措施?
教学课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