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姓名 学号: 班 指导老师: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胶束形成原理; 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3、用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

二、基本原理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两亲”性质的分子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极性和非极性两部分组成。按离子的类型可分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三大类;当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后,不但定向地吸附在水溶液表面,而且达到一定浓度时还会在溶液中发生定向排列而形成胶束。随着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浓度的增长,球形胶束还可能转变成棒形胶束,以至层状胶束。

表面活性物质在水中形成胶束所需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以CMC表示。在CMC点上,由于溶液的结构改变导致其物理及化学性质与浓度的关系曲线出现明显转折,如下图所示 。

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物理性质和浓度关系

三、仪器和试剂

DDS-6700型电导率仪、容量瓶(100ml)、DJS-1A型铂黒电极、氯化钾(分析纯)、

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析纯)、容量瓶(1000ml)、恒温水浴、试管(大)

四、实验步骤

1、用电导水或重蒸馏水准确配置0.01mol/L的KCI标准溶液。

2、取十二烷基硫酸钠在80 ℃ 烘干3h,用电导水或重蒸馏水分别准确配置0.002,0.004,0.006,0.007,0.008,0.009,0.010,0.012,0.014,0.016,0.018,0.020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各100ml。

3、开通电导率仪和恒温水浴的电源预热20min。调节恒温水浴温度至25℃或其他合适的温度。

4、用蒸馏水洗净试管和电极。在恒温下用0.01mol/L KCl标准溶液标定电极的电导池常数。

5、用电导率仪从稀到浓分别测定上述各溶液的电导率。用后一个溶液荡洗存放过前一个溶液的电导电极和容器3次以上,各溶液测定前必须恒温10min,每个溶液的电导率读数3次,取平均值。

6、列表记录各溶液对应的电导率或摩尔电导率。

7、实验结束后用蒸馏水洗净试管和电极,并且测量所用水的电导率。

五、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 T=25℃ 浓度/(mol/L) 0.002 0.004 0.006 0.007 0.008 0.009 0.010 0.012 0.014 0.016 G1/ms 0.31 0.40 0.52 0.58 0.58 0.62 0.65 0.71 0.78 0.84 G2/ms 0.30 0.40 0.52 0.57 0.59 0.62 0.65 0.72 0.77 0.82 G3/ms 0.30 0.40 0.52 0.57 0.59 0.61 0.64 0.71 0.76 0.82 G平均/ms 0.303 0.4 0.52 0.573 0.587 0.617 0.657 0.713 0.77 0.827 0.018 0.020

0.85 0.79 0.85 0.77 0.85 0.76 0.85 0.773

有图可以看出转折点在0.007mol/L处,即CMC=7.0×10-3mol/L.

六、思考题

1.若要知道所测得的临界胶束浓度是否准确,可以用什么实验方法验证? 答:可以通过试验方法测定同温下的CMC,比较检验该方法测得的CMC是否准确。如表面张力法或紫外线法等。

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否用实验方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为什么?若不能,则可用何种方法测定?

答:不能,因为本实验时采用电导法测电导与浓度变化关系的转折点来确定临界胶束浓度,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导电的离子少,不能用电导法则,可以用表现张力和渗透压法则。

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姓名:杨航 学号:20125053067 班级:2012级化工班 指导老师:黄中原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胶束形成原理; 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3、用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

二、基本原理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两亲”性质的分子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极性和非极性两部分组成。按离子的类型可分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三大类;当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后,不但定向地吸附在水溶液表面,而且达到一定浓度时还会在溶液中发生定向排列而形成胶束。随着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浓度的增长,球形胶束还可能转变成棒形胶束,以至层状胶束。

表面活性物质在水中形成胶束所需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以CMC表示。在CMC点上,由于溶液的结构改变导致其物理及化学性质与浓度的关系曲线出现明显转折,如下图所示 。

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的物理性质和浓度关系

三、仪器和试剂

DDS-6700型电导率仪、容量瓶(100ml)、DJS-1A型铂黒电极、氯化钾(分析纯)、

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析纯)、容量瓶(1000ml)、恒温水浴、试管(大)

四、实验步骤

1、用电导水或重蒸馏水准确配置0.01mol/L的KCI标准溶液。

2、取十二烷基硫酸钠在80 ℃ 烘干3h,用电导水或重蒸馏水分别准确配置0.002,0.004,0.006,0.007,0.008,0.009,0.010,0.012,0.014,0.016,0.018,0.020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各100ml。

3、开通电导率仪和恒温水浴的电源预热20min。调节恒温水浴温度至25℃或其他合适的温度。

4、用蒸馏水洗净试管和电极。在恒温下用0.01mol/L KCl标准溶液标定电极的电导池常数。

5、用电导率仪从稀到浓分别测定上述各溶液的电导率。用后一个溶液荡洗存放过前一个溶液的电导电极和容器3次以上,各溶液测定前必须恒温10min,每个溶液的电导率读数3次,取平均值。

6、列表记录各溶液对应的电导率或摩尔电导率。

7、实验结束后用蒸馏水洗净试管和电极,并且测量所用水的电导率。

五、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 T=25℃ 浓度/(mol/L) 0.002 0.004 0.006 0.007 0.008 0.009 0.010 0.012 0.014 0.016 G1/ms 0.31 0.40 0.52 0.58 0.58 0.62 0.65 0.71 0.78 0.84 G2/ms 0.30 0.40 0.52 0.57 0.59 0.62 0.65 0.72 0.77 0.82 G3/ms 0.30 0.40 0.52 0.57 0.59 0.61 0.64 0.71 0.76 0.82 G平均/ms 0.303 0.4 0.52 0.573 0.587 0.617 0.657 0.713 0.77 0.82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在线全文阅读。

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3593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