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流体机械原理》思考题
42. 做水力机械的空化实验时,需要测量哪些参数?测量步骤如何?
答:测量参数及步骤:
1) 对某一工况(H,n,a),做能量校核试验,计算(n1’,Q1’,η)等参数
2) 保持工况不变,降低尾水压力(Pa),逐次纪录Q,N,η等参数,直致功率明显下 降(发生汽蚀)。计算每点的(n1’,Q1’,N1’,η,σp)等值。空化时: σp<σ 3) 逐次提高尾水压力(Pa),重复2步。直至汽蚀现象完全消失。按一定规律改变 工况,重复1,2,3步。
43. 混流式水轮机和转桨式水轮机的综合运行特性曲线由哪些曲线组成?
(P282)答:
混流式综合特性曲线:等效率线,等开度线,等空化系数线,5%功率限制线。
运转特性曲线:等效率线,等吸出高度线, 5%功率限制线。
转桨式综合特性曲线:等效率线,等开度线,等空化系数线,等叶片转角线。
运转特性曲线:等效率线,等吸出高度线,功率限制线(空化限制)。
44. 水轮机的综合特性曲线形状与水轮机的比转速有什么关系?各类水轮机适合用于
什么类型的电站?为什么? (P282)答:
a) 等开度线的斜率:高比转速:单位流量随单位转速的增加而增加;低比转速: 单位流量随单位转速的增加而减少。
b) 最优工况点:高比转速水轮机的最优工况点单位转速和单位流量都较高。低 比转速水轮机的最优工况点单位转速和单位流量都较低。
c) 最高效率圈形状:高比转速水轮机的最高效率圈较狭长陡峭;低比转速水轮 机的最高效率圈扁平;中等比转速水轮机最高效率圈位于二者之间。
45. 水轮机的工作特性曲线有哪些?特征点的物理意义?
(P277)答:
工作特性曲线有:功率与流量关系曲线(P—qv),效率与流量关系曲线(η—qv)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流体机械原理》思考题
特征点:①Qk(空载流量),功率为零时,流量不为零,对应空载开口。 ②Qnp(极限流量),流量为此时,功率达到最大,为极限功率。 ③Q0(最优流量),流量为此时,效率达到最高。
水轮机的空载流量、空载水头的意义? (P278)答:
空载流量:功率为零时的流量。此时流量很小,水流作用与转轮的力矩仅能克服阻力而维持转轮以额定转速旋转,没有输出功率。
空载水头:功率(转速或流量)为零时的水头。此时能量完全用于克服转轮阻力。
什么是飞逸工况、飞逸转速?如何计算飞逸转速?如何防止发生飞逸? (P279)答:
飞逸工况:一定水头和开度下,负荷力矩为零时的工况。 飞逸转速:一定水头和开度下的最大转速。(飞逸工况下的转速) 计算:
防止:在停机关闭导叶时,先以较快速度关到一定程度,然后缓慢减小开度直至全
部关闭。
水轮机的编号规则?(ppt最后一讲)
答:类型 比转速表示的水轮型号 主轴布置形式 引水形式 以厘米表示的转轮直径
水轮机选型计算时中直径、转速计算公式中,流量、水头等参数应如何取值?
水泵的特性曲线包含哪些曲线?不同比转速的水泵特性曲线有何差别,对泵运行有何影响。
(P276)答:
特性曲线包括:线性(工作)特性曲线(理论扬程曲线(Hth—qv),实际扬程曲线
(H—qv),功率流量曲线(p—qv),效率流量曲线(η—qv),不同 比转速下曲线(H,np—qv))
综合特性曲线(以Qv—H(p,h,ε)坐标下的等转速线)
46.
47.
48.
49.
50.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流体机械原理》思考题
低比转速水泵的效率随负荷的变化小,高效工作区宽;高比转速水泵的效率随负荷 的变化较为剧烈,高效工作区较窄(原因:高比转速的流道宽,轴面上不同流线上 流动情况差别较大,非设计工况下,易于产生二次流动使损失增加)。
51. 水泵的串并联运行的特点。
(P300)答:
串联特点:流量相等,扬程为相同流量时各泵的扬程之和。 并联特点:扬程相等,流量为相同扬程时各泵的流量之和。
52. 旋转失速现象如何解释。
(P294)答:
流量减小,叶片背面出现流动分离,对流动形成阻塞作用,导致水力损失大大增加,扬程急剧下降,并造成机器运行不稳定,导致旋转失速。
53. 水泵轴向力可用哪些方法平衡?
答:
1,减压孔或减压管。2,背叶片。3,多级泵的平衡鼓。 4,节段式多级泵的平衡。5,叶轮的对称布置。
54. 推导泵的理论扬程-流量曲线,画图描述泵的无穷叶片数假设下的扬程-流量曲线至
实验得到的扬程-流量曲线的过程。 (P276有推导)
55. 水泵的运行工况点如何确定与调节?
(ppt第十八讲泵的运行特性:3—工况调节)
56. 具有驼峰的水泵特性曲线在什么情况下运行是不稳定的?
答:
驼峰曲线存在一极大值点,在该极大值的左侧,扬程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运行是 不稳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流体机械原理》思考题(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