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区平旺小学教师导学案设计
科目 教学内容 语文 年级 三 主备人:米银花 助备人:陈丽 孙芳 教学时间 21、放飞蜻蜓(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能正确地读出句子的语气。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1.重点:理解重点句、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2.难点: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导。 3.关键: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导。 谈话法、、指导朗读法、情境体验法 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课件。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一案定模 学生个体活动 (内容、时间、学法)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教法 教具 预习内容 学法 学具 自学法、合作探究法 3、收集蜻蜓和陶行知先生的资料。 教学内容 小组活动 学法) 教师活动 教法) 汇报展示方案 方式) (内容、时间、(内容、时间、(内容、时间、二案定型 三案定档 复检导学 4、哪位同学3、复习生字、能说说这篇词。(课件出示课文主要写生字、词) 了什么事?(5) 1、(展示蜻蜓飞舞的画面)师导入:同学们,这些小精灵是谁呢?(板书:蜻蜓) 2、这些可爱又美丽的蜻蜓?你们喜欢吗? 1、学生默读后交流。 (1)“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2)“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那么陶行知填空题: 先生是怎样陶行知先生劝孩子们放看见一群孩飞蜻蜓的子在捉蜻蜓,呢?请同学就引导他们们轻声读课认识蜻蜓是文2到10自人类的朋友,然段,找一找最后孩子们陶行知先生放飞了蜻蜓。问了孩子们(5) 哪几个问题? (3)能把这部分都读好吗?分角色朗读2到6自然段(5) 自悟初知 (1)具体介绍蜻蜓吃苍蝇、蚊子、孑孓多少的资料。(补充:一只蜻蜓一小时能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蜻蜓的幼虫在水里也能消灭孑孓等害虫。)(5) 相机理解什么情况是“七嘴八舌抢着说”,可以让学生表演“七嘴八舌”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的样子。 (1)第二个问题你能回答出来吗? 学生能回答出“保持平衡,掌握方向”后,出示:第十自然段。 交流探究 句子比较:你们说蜻蜓是 第六自然不是我们的段:出示句子,好朋友? 抓住“拉着”、 “坐在”感受 蜻蜓是到陶先生的和我们的好朋蔼可亲。(5) 友。 第二自然段:出示句子,抓住“慈爱”、“抚摸”体会陶先生说话的态度和蔼可亲(板书:和蔼可亲),做一做动作,指导朗读。 第七自然段:从“取过蜻蜓,高高举起”感受陶先生的爱护蜻蜓。指导读好句子。 第十自然段:从“小心地翻过去” 感受陶先生的爱护蜻蜓。指导读好句子。 第十一段:“用商量的口吻说、把蜻蜓还给翠贞”。指导读好句子。 点拨归纳 从这些语句中,我们感受到了陶行知先生的慈爱,他对孩子的关心,对蜻蜓的爱护。是啊!陶行知就是这样一位尊重孩子、热爱生命、提倡民主的大教育家,从他的一些名言当中我们可以更为真切的了解他。(出示幻灯读名言) 1、多好的一篇文章啊,读了他,我们了解?? 2、如果看到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办?会采取哪些方法劝阻或进行社会宣传和呼吁? 小结课文:通过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谁和谁成了好朋友?蜻蜓和孩子们;蜻蜓和陶先生;孩子们和陶先生;老师和大家也成了好朋友?? 是啊,大自然中有很多像蜻蜓这样的朋友,她们都为我们人类作出了贡献。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心爱护这些可爱的朋友,那样人与自然就会变得更加和谐,我们的世界也一定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1、读名言、讲故事,走近陶行知。 2、查资料了解还有哪些昆虫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有什么特点? 拓展深化 全课小结当堂反馈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眼睛 陶行知——放飞蜻蜓 尾巴 吃食 教学反思 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1放飞蜻蜓第二课时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