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温控的特点
1.它属于吸收型被动温控,与常规散热型有很大的不同。它不靠温差散热,因此不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使元件或设备始终稳定在需要的温度上。尤其在大功率密度和要求低的平衡温度时,是常规散热无法解决的难题,而采用相变温控可迎刃而解。在低气压或真空条件下需要散热的设备采用这种温控技术效果更好。
2.与主动温控比较,它不用电,没有运动部件,可用于振动、冲击、加速度等恶劣的力学条件下工作,可靠性很高。
3.在一定条件下,它可取代水冷和风冷进行散热,如对半导体致冷器件的热端温控,不用水冷或风冷,节水节电,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4.它在低温条件下(如一40℃)工作,它还储存热能,可使设备以极大的速率恢复到正常的工作温度。
5.它能周期性工作,长久使用。 6.在低的平衡温度条件下,它比热沉法散热器体积可缩小2.6倍左右;重量可减轻4.5倍左右。 7.工艺较复杂。
航天应用
1.电子元器件组件的温控 2.热能储存
在电子组件的温控中,相变材料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过程可以推广到热环境发生变化的航 天器上。例如一个沿着地球轨道飞行的卫星,会遇到出入地球阴影发生强烈变化的周期性热 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可用相变材料将太阳能储存起来,阻尼轨道周期中产生大的温度变 化。例如一个载人舱,在整个轨道中要求儿乎等温的条件,可用一层相变材料包络整个载人 舱,吸收或释放轨道中太阳能,为舱内提供一个接近相变材料熔点的等温条件。
在无大气的行星或月球上着陆的航天器也会遇到强烈变化的热环境。由于星体的自转, 存在着白天和黑夜,又由于没有空气调节,白天黑夜温差很大。着陆的航天器用相变材料屏 蔽起来,白天储存太阳能,夜间放出能量用于保温,可使舱内人员和设备正常工作。
3.长距离温控
实现长距离温控,可用热管将热源与中心相变材料温控系统连结起来,远距离的热源发 出的热通过热管被相变材料吸收,这部分热又可用于其他部件的温控。这种将废热又转变成 有用能量的措施,对长距离空间航程是很有价值的。 4.精密仪器温控
对于温度范围要求很严格的高敏感仪器,如制导和控制仪器中的导航陀螺,其温度精度 必须维持在0.5k以内,才能保证正常工作。采用相变材料进行温控可使这些仪器温度维持在
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5.孤立元件温控
装在天线、航天器外边的帆板彬条上以及辐射器上的仪器,在结构上远离主航天器,对 这些仪器或元件采取主动温控往往是不可能的或者是很困难的。采用相变材料对这些部件进 行温控则是很有效的。并且使主飞行器和这些部件之间避免了使用热管、接热片等,可大大 减轻重量并增加可靠性。
这些装满相变材料的管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它们作为肋片增大传热面积同时它们含有PCM能储存以低昂热量。这些管的两边及上部用墙壁封装,风扇开在敞开的一面,这样风扇产生的空气流能均匀地通过所有管子,确保高的热导率。普通风扇0.01 m3/s 热导率能达到180e220 W/(m2 K).。当风扇失效时,PCM仍能保证安全工作。
本次试验设置三个变量
能量水平:方向垂直,分别输入6 W, 9 W, and 12 W,即2.4 kW/m2, 3.6 kW/m2, and 4.8 kW/m2
方向:功率输入为12 W,分别相对重力方向水平、竖直、倾角45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相变材料种类及优缺点比较(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