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基于单片机的光电计数器
单位增益频带宽(约1MHz) 。
电源电压范围宽:单电源(3—30V);双电源(±1.5~±15V) 。 低功耗电流,适合于电池供电。 低输入偏流。
低输入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 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宽,包括接地。
差模输入电压范围宽,等于电源电压范围。 输出电压摆幅大(0至Vcc-1.5V) 。 3.3.2 LM393主要参数 输入偏置电流45 nA 输入失调电流50 nA 输入失调电压2.9mV
输入共模电压最大值VCC~1.5 V 共模抑制比80dB 电源抑制比100dB 3.3.3 LM393内部结构
图3-3 LM393内部结构图
第三章 主要芯片元器件引脚及功能介绍 13
3.4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5V+5V1S2R71KC21C3133pf233pf2OUT12345C1610uF7891011R31210K131415161718192012MHZP1.0VCCP1.1P0.0P1.2P0.1P1.3P0.2P1.4P0.3P1.5P0.4STC1P1.6P0.5STC40P1.7P0.6RSTP0.7P3.0/RXDEX_LVDP3.1/TXDALEP3.2 INT0NAP3.3/INT1P2.7P3.4/T0P2.6P3.5/T1P2.5P3.6/WPP2.4P3.7/RDP2.3XTAL2P2.2XTAL1P2.1GNDP2.0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2 图3-4 单片机最小系统基本电路图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是由电源、复位、晶振、/EA=1组成,下面介绍一下每一个组成部分。 1.电源引脚 Vcc 40 电源端 GND 20 接地端
工作电压为5V,另有STC89S52工作电压则是2.7-6V,引脚功能一样。 2.外接晶体引脚
14 基于单片机的光电计数器
图3-5 晶振连接的内部、外部方式图
XTAL1是片内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输入端,XTAL2则是输出端,使用外部振荡器时,外部振荡信号应直接加到XTAL1,而XTAL2悬空。内部方式时,时钟发生器对振荡脉冲二分频,如晶振为12MHz,时钟频率就为6MHz。晶振的频率可以在1MHz-24MHz内选择。电容取30PF左右。系统的时钟电路设计是采用的内部方式,即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单片机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引脚XTAL1和XTAL2分别是此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这个放大器与作为反馈元件的片外晶体谐振器一起构成一个自激振荡器。外接晶体谐振器以及电容C1和C2构成并联谐振电路,接在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对外接电容的值虽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电容的大小会影响震荡器频率的高低、震荡器的稳定性、起振的快速性和温度的稳定性。因此,此系统电路的晶体振荡器的值为12MHz,电容应尽可能的选择陶瓷电容,电容值约为22μF。在焊接刷电路板时,晶体振荡器和电容应尽可能安装得与单片机芯片靠近,以减少寄生电容,更好地保证震荡器稳定和可靠地工作
第三章 主要芯片元器件引脚及功能介绍 15
3.5 总电路原理图
J32LED+5VJ29排阻J1CON212R110K1234D2PHOTOABCDEFGDP12345678912345678JP1OUTAVCCINA-OUTBINA+INB-GNDINB+LM393+5V8765+5VS1SW SPSTD1LEDD3LEDR4510R510KR210K+5VR61KOUT1234S25C1610uF78910R7111KR31210K1314151617C218133pf219C3201212MHZ33pf+5VOUT21P1.0VCCP1.1P0.0P1.2P0.1P1.3P0.2P1.4P0.3P1.5P0.4STC1P1.6P0.5STC40P1.7P0.6RSTP0.7P3.0/RXDEX_LVDP3.1/TXDALEP3.2 INT0NAP3.3/INT1P2.7P3.4/T0P2.6P3.5/T1P2.5P3.6/WPP2.4P3.7/RDP2.3XTAL2P2.2XTAL1P2.1GNDP2.0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910P1P2 3-6 总电路图
16 基于单片机的光电计数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基于单片机的光电计数器(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