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
张莹升
这个学期,我有幸读到了洛克大师的《教育漫话》一书,他的文字很精练,
需要慢慢品读。这本书是洛克与一个伯爵朋友的通信,探讨如何教育“小绅士”,语句朴实易懂、真诚感人。里面一些重要的观点话语编辑都特意用黑体字加以提醒,非常人文,读着很舒畅。
以下几点是我在阅读时感受最深刻的: 一、健康的身体是摆在首位的
洛克的《教育漫话》分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加以论述。洛克自己曾经从医,所以他对体育的阐述更多偏重于健康的重要性。“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洛克教育漫话的开篇观点。他对孩童的身体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儿童要多过户外生活,接受空气、日光和水的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药物要少用,要多运动,等等。其实我们老师和家长当然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可当面临应该将孩子有限的时间用于运动还是学习时,绝大多数大人会选择后者。现在我带的是一年级,班里的孩子大部分在周末报了补习班、兴趣班,报补习班的孩子大多数都是成绩不差的,与家长交流后,他们大都是这样的思想:不报不行啊,别人都报了,会落后的。问问报兴趣班的孩子真的对所报项目感兴趣吗?其回答是爸爸让我报的或妈妈让我报的,真正感兴趣的寥寥无几。回想我快乐自由的童年,对比我的学生们正在经历的童年,在庆幸自身的同时也对现在的孩子产生深深的同情。城市的孩子在享受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的同时也丢失了童年最宝贵的自由。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充分的空间玩耍、锻炼,长时间面对课本、电视、电脑让他们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对生活环境的漠视。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视力近视?为什么中国儿童的身体素质不是在提高而是下降?孩童时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识的学习,到底孰轻孰重?
二、德育摆在其次
有了健康的身体,如何使精神保持正常?这就是《教育漫话》涉及的第二个话题:德育。洛克指出,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而这些道德品质“应该及早形成,那可是影响儿童一生一世的。”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对孩子的顽劣无可奈何,总是推脱“这孩子怎么天生这样啊,真是没有办法,造化弄人啊??”。听听洛克的分析:“父母自己在孩子幼小的时候,逗爱他们,把他们的本性弄坏了,他们自己在泉水的源头下了毒药,日后亲身喝到苦水,却又感到奇怪。因为他们的孩子长大后,这种种恶劣的习惯也都跟着来到。”孩子的教育从负一岁就开始了,非常必要,非常重要!这些性格顽劣的孩子如果不纠正他的不良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他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很难看到他的转化与进步的。洛克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错误和大人常用的培养孩子德行的方法,如说理、鞭笞、榜样、责骂、强迫等。其中有两点我非常赞同。1、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礼貌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不该做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2、
当对学生进行说理时,举止应该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也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有时学生的错误会让老师生气甚至失去理智,初为人师时,我也曾多次因为学生不听话气得对他们大声呵斥,可老师的愤怒只会让学生害怕或反感,他们会认为你的恼怒是对他们犯错的一种报复,并不是为了帮助他们,因此这种失态的惩罚不能让孩子从内心认识到他们的错误。那么今后当我们想发火时,最好想想:我发火的目的是什么?用这种方式能不能让犯错的学生从内心屈服、认同呢?当我们要实行惩罚的时候,我们不可盲目的惩罚,应该给学生一个理由,让他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惩罚他,应不应该惩罚他,决不能姑息迁就他。给学生一个台阶,用我们的宽容与智慧扶持学生攀上成功之梯。帮学生制订一个计划,为他们创造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树立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去感染学生。
三、作为一个教师,以下经典的话语让我振聋发聩:
“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有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
“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这些话立马让我想起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个案例:那是在上一年级下册的《两只小狮子》那篇课文时,上课伊始,我便巧妙的引出“非常”二字,还让学生用“非常”二字说话,自以为这样教学很扎实,接下去便顺势教学书写“非常”二字,我先带着孩子们书空了一遍,然后我便开始范写,不知道怎么了我竟然鬼使神差的把“非”字的第二笔写成了竖,我马上意识到了,但考虑到下面有听课教师,觉得如果马上改正过来会很没面子,只能硬着头皮往下教。但一位老教师当场给我指出了错误,我“没面子”得纠正错误的范写,可是在孩子们练写的时候,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孩子还是和我一样犯错,即便后来我再怎么强调,还是有孩子犯错??天啊,正应了洛克的话,这些错误甚至是终身洗不掉的。作为新时代年轻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教学素养,更重要的是课堂的驾驭能力,我想这应该是我这辈子一直要追求下去的。一名话,实践—总结—再实践。从而达到理想的要求。
虽然《教育漫话》写于1692年,离现在有300多年,但恰如陈年佳酿,静心品味,确有醍醐灌顶之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读教育漫话有感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