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农田水力学(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许喷灌强度( );

(2)布置干、支管道系统(包括验核支管首、尾上的喷头工作压力差是否满足《喷灌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称《规范》);

(3)拟定喷灌灌溉制度,计算喷头工作时间及确定系统轮灌工作制度; (4)确定干、支管管道直径,计算系统设计流量和总扬程。

解:因为该试验果园土壤为砂壤土,查各类土壤允许喷灌强度值表的砂壤土的 【题3—7】滴灌设计 基本资料

某蔬菜地拟建滴灌系统,已知滴头流量为4L/h,毛管间距为1m,毛管上滴头间距为0.7m,滴灌土壤湿润比为80%,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为0.3m,土壤有效持水率为15%(占土壤体积的%),需水高峰期日平均耗水强度为6mm/d。 要求

(1)计算滴灌设计灌水定额; (2)计算设计灌水周期;

(3)计算滴头一次灌水的工作时间。 第四章 灌溉渠道系统 复习思考题:

1.渠溉渠系的组成?

2.了解各种类型的渠系建筑物? 3. 什么是田间工程?

4.灌排(斗渠与斗沟、农渠与农沟)布置形式?

5.渠道的设计流量,加大流量,最小流量的概念、作用与计算? 6.了解输水损失水量的计算?

7.η渠道、η渠系、η水、η田的意义与计算? 8.渠道的工作制度?

9.了解渠道水力计算(主要是梯形断面)? 10.什么是v不冲,v淤? 11.什么是冲淤平衡断面? 12.提高水的利用系数的方法? 13.渠道防渗的意义? 计算题

【题4—1】灌区总体规划 基本资料

泥河灌区位于张庄水库以东、泥河以北的丘陵地区,见地形图6-1-1所示。灌区土壤以中壤为主,覆盖着整个浅丘陵。地下水埋深一般在5~7m之间,滨河平地地下水埋深较浅,约2~3m。夏季常降暴雨,造成局部地面淹没。作物以水稻、小麦、棉花、玉米为主。

灌溉水源取自张庄水库。水库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无泥沙沉积渠道之患。水库最高灌溉水位26m,灌溉时保证水位不低于24m。 要求

进行灌区的总体规划,包括:

(1)取水枢纽的位置及型式选择,

(2)干渠及支渠线路的确定(要求干渠比降1:10000布置), (3)自流灌区与扬水灌区范围的划分, (4)主要排水沟道定线。

【题4—2】渠道水利用系数与渠系水利用系数的计算 基本资料

某渠系仅由两级渠道组成。上级渠道长3.Okm。自渠尾分出两条下级渠道,皆长1.5km。下级渠道的净流量为Q下净=0.3m3/s。渠道沿线的土壤透水性较强(A=3.4,m=0.5)地下水埋深为5.5m。 要求

(1)计算下级渠道的毛流量及渠道水利用系数; (2)计算上级渠道的毛流量及渠系水利用系数。 【题4—3】灌溉渠道工作制度的拟定 基本资料

某斗渠控制4条农渠,各农渠控制的灌溉面积分别为ω农1=200亩,ω农2=250亩,ω农3=300亩,ω农4=150亩。该斗渠某次灌水的田间净流量为Q斗田净=0.06m3/s,灌水延续时间为9d。 要求

拟定该斗渠及所属各农渠可能采用的各种工作制度,算出每条农渠的田间净流量与灌水时间。

【题4—4】灌溉渠道系统的流量推算 基本资料

某灌区渠系组成如图6-6-1所示。灌区面积2.91万亩,自水库取水,水源充足。干渠全长10.4km。在桩号8十400,8十800及10十400处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渠的分水口,第一支渠与第三支渠的渠系布置型式、渠道长度、控制面积大小完全相同。

第二支渠所属一至五斗斗渠渠系布置型式、渠道长度、控制面积大小完全相同,仅二支六斗的斗渠渠系与之不同。各条渠道的长度与控制面积如表6-6-1所示。 第二支渠全长3.0km,二支一斗及二支二斗在1.4km处分水,二支三斗及二支四斗在2.2km处分水,二支五斗及二支六斗在3.Okrm处分水。

灌区土壤透水性中等(A=1.9,m=0.4),地下水埋深大于5m。

灌区的设计灌水率值为0.35m3/(s·万亩),灌水延续时间为15d。田间水利用系数采用η田二0.95。 要求

制定各级渠道的工作制度;推求支渠以下各级渠道及干渠各段的设计流量;计算各支渠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及全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 【题4—5】土质渠床渠道断面的水力计算 基本资料

某渠道设计流量Q=3.0m3/s。灌溉水源取自河流。该河在灌溉季节水流含沙量ρ=0.5kg/m3,泥沙为极细的砂质粘土。加权平均沉降速度为ω2mm/s。渠道沿线土壤为重粘壤土,地面坡度为1:2500左右,渠道按良好的质量施工及良好的养护状况设计。 要求

设计渠道的断面尺寸。 第五章 灌溉管道的系统 复习思考题:

1.管道灌溉系统的组成?

2.管道灌溉系统的优点(与渠道灌溉系统相比较) 3.管道系统的分类?

4.对管道的技术要求是什么?

5.管道附件有哪些?各自的作用? 6.管道系统的工作制度及其适应情况? 7.了解管道灌溉系统的水力计算? 8.了解管道灌溉系统的结构设计?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灌溉水源? 2.什么是灌源水质? 3.扩大灌溉水源的措施?

4.灌溉取水方式有哪些?各自的特点? 5.什么是灌溉设计标准?两种表示方式? 6.什么是灌溉设计保证率及其确定和计算? 7.什么是抗旱天数? 计算题

【题6—1】灌溉取水枢纽型式与位置选择(解题示例) 基本资料

某灌溉区范围如图5-1-1所示。灌区北面靠山,南面临河,地形北高南低,靠近河流断面10处的A点为灌溉区地面最高点。根据灌溉水位控制计算,在A点处的干渠水位为海拔“144.0m即可自流控制全灌区。

灌区水位取自河流。图上所示河流各个断面间的距离皆为lkm。该河流在10号断面以上婉蜒于山区,河道水面比降为1:1000,两岸皆为高山,渠道只能沿河岸边布置,无其它线路可行。在10号断面以下,进入山麓平原,河道水面比降为1:2500。沿河地质条件无大差异,各处皆可选作坝址。

设计年10号断面处河流最小流量和灌区逐月用水量,见表5-1-1。

在10号断面处,当河流流量为12m3/s时,水位高程为海拔141.Om。

根据灌区土质及水源含沙情况,干渠比降选在1:2000至1:10000范围内渠床皆不发生冲刷和淤积现象。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在流量分析及水位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渠首位置及型式,计算A点以上干渠的长度。如选择有坝取水方式,要求确定拦河坝的壅水高度,如选择抽水取水方式,要求确定抽水扬程。干渠渠首进水闸的水头扭失可按0.2m计算,干渠沿线可按无交叉建筑物考虑,不计集中的水位落差。此题为粗略计算,不要求考虑其他细节。 【题6—2】灌溉取水枢纽位置的选择 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同[习题5-1],与其不同的有以下几点:在10号断面以上,河流比降为1/500;在7号断面处有一险滩,水位集中降落1.5m,灌区最高点为A,在A处当干渠水位为海拔146.3m时,才能自流灌溉全灌区。 要求

取干渠比降为1/1000,渠首进水闸过闸水头损失为0.2m,采用无坝取水枢纽时,试分析渠首位置宜选在何处。 解:

1、流量分析

根据本题所给出的“设计年灌区逐月用水量及10号断面处河流最小流量”值,已知河流各月的最小流量皆大于灌区用水流量。因此,不需对河流流量进行调节即可满足灌溉用水要求,故排陈了选择有库取水枢纽的必要性。 2、水位分析

在灌溉季节河流最小流量为12m3/s时,10号断面处河流的水位高程为141.0m,在1至10号断面间河流比降为1/500,在7号断面处有一险滩,水位集中降落1.5m,据此可推算出各断面处的水位高程,见表5-2-2。

10号断面以下河流比降为1/2500,据此可推算出10至13号断面处的水位高程,见表5-2-3。

由表中看出在10号断面以下,不宜选作渠首位置。

灌区最高点为A,在A处干渠水位为海拔146.3m时才能自流灌溉全灌区。取引水干渠比降为1/1000。引水干渠终点为A,沿河道布置。 如果首选在10号断面上游,则可按干渠要求推算出1至10号断面处的水位高程,见表5-2-4。 表5-2-4 各断面处干渠要求的水位 单位(m)

3、渠首位置与型式选择

(1)无坝取水枢纽:从河床地形来看,在干渠沿河而行的左岸,便于利用横向环流作用以取水防沙,可以造作无坝取水枢纽位置的凹岸,但只有3、4、6、8、10号断面可选用,其他皆不适宜。 从水位控制来看,只有在河流水位高于干渠要求水位之处才有可能选作渠首位置。现考虑渠首进水闸水头损失为0.2m,如干渠比降为l/1000,则渠首位置必须选在6号断面处。 表5-2-5 无坝取水枢纽方案比较表

【题6—3】无坝取水渠首工程的水力计算 基本资料

某灌区,采用无坝引水渠首工程自河流引水灌溉农田,设计引水流量Q引=32m3/s。渠首处渠道要求水位为53.82m,渠底高程为51.57m,河流临界期最低水位54.5m,相应流量130.0m3/s。

渠首处河底高程为51.0m,河流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如图5-3-1所示。当河流流量为lOOm3/s左右时,河流流速为1.1m3/s。 要求

确定取水闸闸前水位及闸孔尺寸。 第七章 田间排水 复习思考题

1、田间排水的作用

2、农作物对农田排水的要求(防涝、防渍、防治盐碱、耕作) 3、排水系统的组成

4、什么是大田蓄水能力及计算 5、排时历时的确定

6、排水沟对地下水的调控作用 7、排水农沟的沟深计算 8、了解沟长的理论公式 9、暗沟排水系统的组成 10、什么是鼠道排水及特点 计算题

【题7—1】大田蓄水能力计算 基本资料

某地区地形平坦,暴雨集中,易发生沥涝。某次暴雨量为P=280mm,降雨历时为24h。该次暴雨前地下水埋深为1.3m,雨后年许的地下水最小埋深为0.5m。

经勘察,该地区平均土壤空隙率为50%,平均最大持水率为65%(占空隙体积的百分比),降雨前地下水位以上土层平均含水率为40%(占空隙体积的百分比)。

经测定,该地区土壤渗吸速度特征为:第一分钟末的渗吸速度=4.5mm/min,a=0.6。 根据该地区农业生产计划,要求田间淹水时间不得超过1.5d。 要求

计算该地区的大田蓄水能力,发生该次暴雨后,在允许的淹水时间内,能渗入土壤的水量为多少?这些水量是否能蓄得下?应从田间排走的水量为多少?如雨前土壤含水率为55%(占空隙体积的百分比),则又如何?

【题7—2】干旱地区防盐地下水排水沟深度与间距的确定 基本资料

某灌区处于干旱地区,蒸发量很大,降雨极少,灌溉水的深层渗漏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其补给强度为0.002m/d,土壤渗透系数为1.2m/d,不透水层埋深9.8m,地下水临界深度1.8m。 要求

设计田间排水沟的深度与间距,以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第八章 排水沟道系统 复习思考题:

1.排水系统的组成?

2.排水沟系的组成?

3.排水流量的作用、定义、计算? 4.什么是排涝、排渍水位?

5.什么是除涝设计标准?如何确定? 6.排水沟断面设计原则? 计算题

【题8—1】用最大排模经验公式计算排水河道的设计流量 基本资料

某排水河道位于低洼易涝平原区,流域面积200km2,该地区5年一遇设计1日暴雨的点雨量为1O5mm。根据水文分析该地区设计最大排模经验公式为: m3(s·km2) 要求

计算5年一道的最大排水模数及排水河道的设计流量。 第九章 分区水利问题及其治理 复习思考题:

1.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的定义,组成及其特点? 2.引、蓄结合灌溉系统的水量调配方式及特点? 3.什么是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措施有哪些? 第十章 灌排管理与环境 复习思考题:

1.灌排管理的内容? 2.配水水量计算的方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农田水力学(2)在线全文阅读。

农田水力学(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2695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