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津 大 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天津大学 办学点 船舶与海洋工程 专 业 本科 班
设计(论文)题目:船舶焊接变形的形成、控制与矫正
完成期限:
自 2010年 7月 1日 至 2010 年 12月 30 日 止
指 导 教 师 唐友刚 办学点负责人 黄衍顺
批 准 日 期 学 生 胡东波
接受任务日期 2010.7.1
注:1. 本任务书一式两份,一份院或系留存,一份发给学生,任务完成后附在说明书内。
2.“检查人签名”一栏和“指导教师批准日期”由教师用笔填写,其余各项均要求打印。
1
一、设计(论文)原始依据(资料)
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变形是一种常见现象,主要是由于船体结构在焊接后产生的局部和整体变形所导致。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会造成尺寸偏差、结构失稳、强度降低等后果,给下一阶段的焊接和装配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不仅导致工期延长,甚至无法达到规范、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
二、设计(论文)内容和要求:(说明书、专题、绘图、试验结果等)
(一)论文内容
针对船舶焊接变形的普遍现象,本文提出了许多降低和消除焊接变形的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但由于船体结构的尺寸较大、形状较复杂,因而不易采取单项措施进行处理,必须进行综合治理。据统计 ,现代造船中焊接工作量在整个船体建造总工作量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焊接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直接影响到船体的建造周期、成本和使用性能。对船体钢板比较薄的船舶来说 ,焊接引起的变形更为严重 ,如不能很好地控制焊接变形 ,将会给船体装配、主辅机系统的安装带来极大困难 ,甚至达不到质量检验要求 ,施工中焊接变形的控制与矫正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焊接变形产生的原因,对焊接变形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船体构件建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合理的对变形进行矫正,对缩短船舶建造周期,提高船舶建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写作要求
1.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理论正确; 2.论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3.层次清晰,语言流畅,符合科技文写作规范; 4.杜绝错别字,字数符合要求。
2
附:
设 计 进 度 计 划 表 序 号 起止日期 计 划 完 成 内 容 实 际 完 成 情 况 检查日期 检查人签名 2010.9.1 1 2010.7.1~2010.9.1 查阅文献资料 完成 2 2010.9.3 完成任务书和开题报告 完成 2010.9.12 3 2010.9.15~2010.10.1 完成论文综述部分 完成 2010.10.1 4 2010.10.1~2010.10.30 完成论文理论和方法部分 完成论文应用案例分析部分 完成 2010.10.30 5 2010.11.1~2010.11.30 完成 2010.11.30 6 2010.12.1~2010.12.5 完成论文结论 完成 2010.12.5 7 2010.12.5~2010.12.20 修改完善论文准备答辩 完成 2010.12.20 8 指导教师批准,并签名: 年 月 日
3
天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
告
课题名称 学院名称 学生姓名 船舶焊接变形的形成、控制与矫正 天津大学建工学院 胡东波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船舶与海洋工程 唐友刚 (内容包括:课题的来源及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进度安排,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以及主要参考文献等。) 一、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本文主要论述焊接变形的形成、控制和矫正,在船体建造过程中,大量焊接构件的变形不利于船体制造精度的控制,从而影响到船舶建造的质量。为此,通过对船体焊接过程中构件焊接变形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焊接变形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考虑到船体构件建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总结出了船体建造不同阶段减少船舶焊接变形的结构设计措施和建造工艺措施,从而达到满足船舶强度、使用性和经济性要求。 二、国内发展状况 在我国,从50年代中期开始,焊接造船逐步取代了铆接造船。60到70年代初,开发应用了双丝埋弧焊、垂直气电焊、耐磨及耐腐蚀合金堆焊、各种衬垫单面焊双面成型等高校焊接工艺,水下焊接技术开始发展,造船的材料从低碳钢发展到低合金高强钢,且建造的船舶趋向大型化。70年代末,我国造船业不但能满足国内市场的基本需要,而且焊接质量均符合相关船籍社的要求,80年代,世界造船业普遍萧条,而我国造船业确实一片繁荣。为了适应多造船、快造船的需要,1983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大力研发和推广应用高校焊接技术,重力焊、低角度弹力焊、CO2气体保护焊、下行焊与高效铁粉焊、单面焊双面成型等方法得到广泛应用。90年代以来,焊接材料不断涌现,焊接设备向多功能、多用途、逆变化、智能化发展。可以预计,随着计算机、微电子、信息传感以及机器人等技术领域的发展,我国的造船技术将会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4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目标 1.研究目标 船舶焊接变形的形成,如何控制和矫正 2.研究内容 解决船舶焊接所产生的变形如何得到综合的控制、矫正,以达到提高船舶建造质量,缩短船舶建造周期的目的。 3.研究方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船舶建造中正确的焊接结构设计、合理的装配焊接工艺、反变形措施、刚性固定法约束控制,提出了在采取控制变形措施后仍无法消除船体件的焊接变形时,可采用的矫正变形的基本方法。 4.研究手段 根据现场测量及相关工艺,运用CAD等相关技术,灵活掌握参考文献以及各类资料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相关问题的总结分析。 指导教师、课题组和本人工作办公室具有该方面的图纸和数据,有高级技工的悉心指导,包括原始资料和目前有关焊接状况的相关资料和技术文件,为本次毕业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进度安排 2010.7.1~2010.9.1 查阅文献资料 2010.9.3 完成任务书和开题报告 2010.9.15~2010.10.1完成论文综述部分 2010.10.1~2010.10.30完成论文理论和方法部分 2010.11.1~2010.11.30完成论文应用案例分析部分 2010.12.1~12.5完成论文结论 2010.12.5~12.20修改完善论文准备答辩 2010.12.30论文答辩 五、参考文献 [1] 叶家玮,现代造船技术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冰泉,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焊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l [3] 李亚江,特殊及难焊材料的焊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 孙维善,船舶焊接[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2. [5] 王承权,船体结构的焊接变形[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8. [6] 王鸿斌,船舶焊接工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7] 邓洪军,船舶焊接工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8] 田锡唐,焊接结构,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船舶建造过程中变形的形成 控制与矫正(唐改)[3][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