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复习指导(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E.YIQ彩色空间

7.下列哪些是图像和视频编码的国际标准( )。

A、JPEG B、MPEG C、ADPCM D、H.261

8.视频会议系统设立了哪些访问权限?( )。

A、超级、优先 B、一般、作废 C、排队、优先 D、超级、中断

9.基于内容检索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 )。

A、多媒体特征提取和匹配 B、相似检索技术

C、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 D、多媒体数据查询技术

三、填空

1、 多媒体计算机可分为两大类 , 。

2、 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是

。 3、 在多媒体系统中,音频信号可分为两类 , 。 4、 音频卡的核心,是声音的合成与处理。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 。

5、 采用YUV彩色空间的好处是 ,

。 6、 彩色全电视信号是由以下几部组成: , ,

7、JPEG算法具有以下四种操作方式:顺序编码, , , 。

8、JPEG 解码原理简化框图如图所示, ① , ② , ③ 。 解码器 ① ② ③ 压缩的图像数据

熵编码表 量化表 恢复的图像数据 9、在Ⅱ型DVI系统中,视频子系统的关键技术是视频处理和显示引擎,它们是由 、 和 组成。

11

10、根据通信节点的数量,视频会议系统可分为: , 。 四、简答题

1、 要把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需要解决哪些关键技术? 2、 音频卡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3、 多媒体计算机获取常用的图形、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视频)有哪些方法? 4、 多媒体数据压缩方法根据不同的依据有不同的分类,书上分为哪三种? 5、 预测编码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6、 在MPEG视频压缩中,为了提高压缩比,主要使用了哪两种技术? 7、Campbell和Goodman提出,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结构哪三层模型理论? 8、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创作的主要过程有哪些步骤? 9、简述多媒体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五、论述题

1、 论述视频信号获取器的工作原理。

2、 论述JPEG静态图像压缩编码的主要原理和实现技术。 3、 论述Ⅱ型DVI系统在技术上作了哪些改进。

4、 DVI系统如何解决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问题?

六、综合题 1.已知信源: X1 X2 X3 X4 X5 X6 X = 0.25 0.25 0.20 0.15 0.10 0.05 对其进行Huffman编码,并计算其平均码长。

2.信源X中有16个随机事件,即n=16。每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都相等,即P(x1)=P(x2)=P(x3) =?

1=P(x8)=,计算信源X的熵。

16

附:练习参考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C 5、B

6、A 7、A 8、C 9、D 10、A 11、D 12、C 13、A 14、C 15、C 16、C 17、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D 4、ACE 5、ABD 6、BDE 7、ABD 8、AB 9、AB 三、填空

1、 家电制造厂商研制的电视计算机(Teleputer)

计算机制造厂商研制的计算机电视(Compuvision)

2、计算机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使多种媒体信息具有集成性和

交互性。

12

3、语言信号、非语言信号(音乐和杂音)

4、数字声音处理器、FM音乐合成器、MIDI接口控制器 5、亮度信号Y解决了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的兼容问题

实验表明,人眼对彩色图像细节的分辨本领比对黑白的低得多,因此,对色度信号U、V,可

采用“大面积着色原理”

6、图像信号(色度信号、亮度信号)

复合消隐信号(包括行消隐和场消隐信号) 复合同步信号(包括行同步和场同步信号) 7、累进编码、无失真编码、分层编码

8、熵解码器、反量化器、逆变换(IDCT)

9、82750 PB像素处理器、82750 DB显示处理器、VRAM 10、点对点视频会议系统、多点视频会议系统 四、问答题

1、答:① 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技术; ②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 ③ 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

④ 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 2、答:① 音频的录制与播放; ② 编辑与合成; ③ MIDI接口;

④ CD-ROM接口及游戏接口等。

3、答:① 计算机产生彩色图形,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

② 用彩色扫描仪,扫描输入彩色图形和静态图像;

③ 用视频信号数字化仪,将彩色全电视信号数字化后,输入到多媒体计算机中。 4、答:① 根据质量有无损失可分为有损失编码和无损失编码;

② 按照其作用域在空间域或频率域上分为:空间方法、变换方法和混合方法; ③ 根据是否自适应分为自适应性编码和非适应性编码。

5、答:① 首先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以往的样本值对新的样本值进行预测;

② 将样本的实际值与其预测值相减得到一个误差值; ③ 对误差值进行编码。 6、答:① 帧内图像数据压缩技术;

② 帧间图像数据压缩技术。 7、答:① 用户接口层——表示信息;

② 超文本抽象机层——节点和链;

③ 数据库层——存储、共享数据和网络访问。 8、答:① 应用目标分析;

② 脚本编写; ③ 设计框架;

④ 各种媒体数据准备; ⑤ 制作合成; ⑥ 测试。

9、答:①组合型多媒体数据库结构

②集中型多媒体数据库结构

③客户/服务器型多媒体数据库结构

13

④层次型多媒体数据库结构

五、论述题

1、答:视频信号获取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概述为以下几点:

① 从视频信号源得到的彩色全电视信号首先送到视频模拟输入端口,需要解决行同步信号和场同步信号的分离问题。即采用限幅的方法,将场同步和行同步信号与图像信号分开,然后用积分和微分的方法获得场同步信号和行同步信号;

② 然后送到具有钳位电路和自动增益的运算放大器,最后经过A/D变换器将彩色全电视信号转换成8位数字信号,送给彩色多制式数字解码器;

③ 经过多制式数字解码器解码后得到Y、U、V数据,然后由视频窗口控制器对其进行剪裁,改变比例后存入帧存储器,帧存储器的内容在窗口控制器的控制下与VGA信号或视频编码器的同步信号同步; ④ 再送到D/A变换器,模拟彩色空间变换矩阵,同时送到数字式视频编辑器进行视频编码; ⑤ 最后输出到VGA监视器及电视机或录像机。

2、答:JPEG静态图像压缩编码主要原理及实现技术概述为以下几点: ① 离散余弦变换(DCT)

首先把一幅图像(单色图像的灰度值或彩色图像的亮度分量或色差分量信号)分成8×8的块进行离散余弦正变换(FDCT)和离散余弦逆变换(IDCT)。 ② 量化

为了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对DCT系数F(u,v)需作量化处理。量化处理是一个多到一的映射,它是造成DCT编解码信息损失的根源。在JPEG标准中采用线性均匀量化器。量化定义为,对64个DCT变换系数F(u,v)除以量化步长Q(u,v)后四舍五入取整。 ③ 熵编码

为进一步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需对量化后的DC系数和行程编码后的AC系数进行基于统计特性的熵编码。63个AC系数行程编码和码字,可用两个字节表示。JPEG建议使用两种熵编码方法:Huffman编码和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熵编码可分成两步进行,首先把DC和AC系数转换成一个中间格式的符号序列;第二步是给这些符号赋以变长码字。 3.答:Ⅱ型DVI系统在技术上主要作了以下几点改进:

① 性能指标高:Ⅱ型DVI系统在硬件设计时采用了82750 PB像素处理器和82750 DB显示处理器专用芯片,82750 PB和82750 DB比起82750 PA和82750 DA在运算速度上快一倍,而且在微码引擎和指令系统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进;

② 使用了专用的门阵电路:Intel公司在Ⅰ型DVI系统的基础上,将其周边逻辑设计成三个门阵电路:82750 LH主机接口门阵;82750 LV VRAM/SCSI/Capture 接口门阵;82750 LA音频子系统接口门阵;

③ 将多块处理板变成一块处理板:最早的DVI系统由5块板组成,后来Ⅰ型DVI系统由三块板组成,Ⅱ型DVI系统将它们集成在一块板上,视频和音频获取板也装在上面,只占一个IBM PC 标准插槽。 4.答:

(1) 选用PLV(Product Level Video)视频压缩算法。 (2) 设计了两个芯片和三个专用的门阵电路。

两个芯片是:

82750像素处理器芯片(82750PA和82750PB) 82750显示处理器芯片(82750DA和82750DB) 三个专用的门阵电路是:

14

82750 LH 主机接口门阵

82750 LV VRAM/SCSI/Capture接口门阵 82750 LA 音频子系统接口门阵接口门阵

(3) 提出新的概念AVE视频音频引擎。 (4) 设计实现了

DOS环境下的AVSS(Audio Video Subsystem)软件 Windows环境下的AVK(Audio VideoKernel )软件。

六、综合题

1、答:哈夫曼编码

X1 01 X2 10 X3 11 X4 000 X5 0010

X6 0011

平均码长:

2.答:H(X)???pjlj= 2.45

j?16?j?11611log2=4bits 1616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复习指导(3)在线全文阅读。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复习指导(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2130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