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而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他还引用了西方美学思想中有优美和壮美的区别,概括说明这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点:“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至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人间词话》对以意境为中心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思想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又体现出西方美学思想渗透影响的明显痕迹,因而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进入现代转换的开端。
5、贯穿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王国维受康德、叔本华思想影响,认为文学是超越功利的纯粹艺术,文学的审美功能是其价值的根本体现,而“境界”正是从审美层面对诗词艺术提出的理想标准。《人间词话》开宗明义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所论的文学艺术的“境界”与“意境”的含义基本一致。他在自撰而托名樊志厚的《人间词乙稿序》里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以“境界”、“意境”评论诗词,并不始于王国维,唐代皎然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都曾从不同角度论及意境问题,但惟有到了王国维,有关意境的理论才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王国维“境界”说的美学特征,《人间词话》有具体的说明。1.他总结了中国古代文艺思想中有关意境的美学特征的论述,指出“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特征,这和宋代严羽的“兴趣”、清代王土禛的“神韵”一样,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特色。2.王国维指出,“境界”、“意境”具有真实自然之美,他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能写真景舞、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不仅要求内容方面的情景之真,而且要求艺术表现方面自然传神,造语平淡,尽弃人为造作之痕。惟有如此,作品才能具有“不隔”特点的自然真切之美。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