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 和 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 6、路基边坡的坡度,习惯上用边坡的 与 的比值来表示。 7、计价土石方数量V计= + 。
8、本公里土石方调配完毕,应进行公里合计,总闭合核算式为:(跨公里调入方)+挖方+ =(跨公里调出方)+ +废方。
9、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 、 、 。
10、公路定线一般有 定线、 定线和 定线三种方法。
11、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建立 ,采用 ,创建 。
12、“3S”系统是指: 系统、 系统、 系统。 三、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缓和坡段的作用。 2.简述公路直接用地范围。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已知两相邻平曲线:JD50桩号为K9+977.54,T=65.42 m,缓和曲线长 =35米,切曲差J=1.25m;JD51桩号为K10+182.69,T=45 .83 m。
试计算(1)JD50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2)JD50—JD51交点间的距离; (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为多少。
2.某路段中有一变坡点桩号为K15+450,高程为66.770米,其相邻坡段的纵坡分别为—3.68%和+2.06%。为保证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变坡点处的路基设计标高不得低于68.560米。试进行: (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应为多少米(取百米的整数倍数)? (2)用确定的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起止点桩号。
测试D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C. 预测的设计年限末交通量 2、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3、A. 路基未加宽时 4、C .会车视距 5、A.内边轴旋转 6、A. 1:1:1
7、B.行车轨迹线 8、A.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9、C. 曲线长 10、B.排水要求 11、A. 二次抛物线 12、C. 0.5%
13、C. 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 14、A. 减缓路堤边坡保证路基稳定
15、B. 2.5cm 16、B.切线长
17、A. 二个以上 18、C. 互通式立体交叉上、下路线 19、B 左转弯 20、A.分流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计划。
2、车流密度 , 延误率 , 平均运行速度。
3、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4、大地坐标系统、 高斯3o 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 5、高差、水平距离。 6、 高度 、 宽度 。 7、V挖 、V借 。 8、 借方 、 填方 。 9、全面布局 、 逐段安排 、 具体定线。
10、纸上、实地、航测。 11、交通管制,渠化交通,立体交叉。 12、地理信息、全球卫星定位、遥感技术 。
11
三、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答:缓和坡段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改善汽车在连续陡坡上行驶的紧张状况,避免汽车长时间低速行驶或汽车下坡产生不安全因素。
2.答:公路直接用地的范围:
(1)对于路堤,为两恻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道坡脚)外不小于1米的范围; (2)对于路堑,为边坡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时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米的范围;
(3)有条件时,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1米”改为“3米”、二级公路“1米”改为“2米”。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解:(1)JD50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计算如下: 由J=2T-L有:L=2T-J=2×65.42-1.25=129.59 ZY50=JD-T=K9+977.54-65.42=K9+912.12 YH50=ZY+LS= K9+912.12+35=K9+947.12 QZ50=ZY+L/2= K9+912.12+159.59/2= K9+976.92 HZ50=ZY+L= K9+912.12+132.09= K10+041.71 YH50=HZ- LS= K10+041.71-35=K10+006.71
(2)JD50—JD51的间距计算如下:
交点间距=JD51-JD50+J=(K10+182.69)-(K9+977.54)+1.25=206.40(米) 或=JD51-HZ50+T50=(K10+182.69)-(K10+041.71)+65.42=206.40(米) (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计算如下:
直线长度=交点间距-T50-T51=206.40-65.42-45.83=95.15(米)
2.解:(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值如下: 外距 (米) 68.560-66.770=1.79
E?Rω821.79?R?0.057482由 ω=2.06%-(-3.68%)=0.0574 和 有
得 R=4346.3(米)
依题意(取百米的整数倍数)可得R=4400(米) (2)计算该竖曲线起止点桩号
L= Rω= 4400×0.0574=252.56(米) T=L/2=126.28(米)
竖曲线起点桩号=(K15+450)-126.28= K15+323.72 竖曲线止点桩号=(K15+450)+126.28= K15+576.28
1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和答案l(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