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白炽灯、高压汞灯等作为光源,并且由于受当时电子元件的限制,致使仪器较重,操作和计算都较复杂,且多在夜间观测,因而在工程测量中很少应用[1]。
六十年代初期,出现了激光技术,这对光电测距仪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激光具有方向性强、亮度高、单色性好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作为光电测距仪的光源。由于激光的亮度高、方向性强,因而可加大仪器测程,并克服了仪器只能在夜间作业的局限性,同时也有利于缩小光学系统的口径,从而减小仪器的体积和重量;由于激光的单色性好,受大气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小,使得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同样可以得到较高的测距精度[2]。
现在国内市场上的测距仪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测距仪,如江苏常州大地测量厂生产的D3000系列测距仪,其测程最大可达4.5Km;一种是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的测距仪,如瑞士Leica公司的Lite5、Classic5等,测程在200m内,测量精度可达±3mm[3]。但市场上还没有一种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作光源的测距仪,不但测程长,还可对动态目标进行实时测量,本文正是基于这个目的,以激光雷达原理为基础对此进行了研究。 2.4 激光信号检测
目前常用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为二元相关检测技术,它是从信号的相关性和噪声的随机性出发,通过相关处理器件,检测出微弱有用激光信号。考虑到激光主动探侧系统一般采用跟踪测量方式,其精确的目标位置数据是由四象限探测器完成的。有人研究利用四象限探测器对微弱激光回波信号进行相关处理的可行性,以期望能大幅改善激光主动探测系统的信噪比,从而提高激光主动探测系统对非合作目标的探侧能力。在回波信号消噪方面,国内外学者也做了各种信号消噪和提高信噪比的研究,其中有一种处理方法叫小波消噪法值得我们学习[21]。在分析激光主动探测中回波信号的噪声特性和小波变换去噪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信噪比准则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首先用最大信噪比准则对小波变换系数进行阈值选取,然后采用软阈值方法对小波系数进行量化处理后再重构。仿真结果表明最大信
噪比准则小波去噪方法改善信噪比效果十分显著,检测下限达到-16.2 dB。证明了该方法在激光主动探测系统回波信号检测中的有效性。
参 考 文 献
[1] 周立伟,刘玉岩等.目标探测与识别[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忠生,王兴媛,孙继凤. 激光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光机电信息,
2007,36:27-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激光目标成像侦查课程论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