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梁顶标高1”是指梁的顶面左端相对于( )处的距离,“梁顶标高2”是指梁的顶面右端相对于( )处的距离。
5、挑檐是按照( )进行定位的,其标高是指挑檐板上皮相对于( )处的距离。
6、散水可按照台阶进行定义,当采用厚度150mm,宽度1000mm的散水时(非斜坡散水)则其定义参数分别为:长度B=( ),台阶部分宽度L=( ),总高度H=( ),踏步数N=( ),上平板宽度U=( ),栏杆高度R=( )。若室内外高差为900mm,则沿外墙四周布置散水时,应采用的快捷命令是( ),输入的标高应为( )mm。
三 楼梯间平面图设计
一、目的
掌握双跑平行楼梯的定义及其布置方法,并能正确表达楼梯间的各层平面图。
二、内容
1、已知条件
住宅双跑平行楼梯的开间A=2700mm,进深V=5100mm,层高H=2800mm,墙体厚度T=200mm。楼梯间尺寸如下:
2、要求
将上图布置双跑平行楼梯,双跑平行楼梯的第一个上行梯段定义如下:
梯段宽度B 单跑总投影长度L 单跑总高度H 单跑踏步数N 下平板长度D 上平板长度U 平板厚度T 栏杆高度R 栏杆的高度R范围为( )时,仅梯段左侧有栏杆;当R为( )时,仅梯段右侧有栏杆;当R为( )时,梯段两侧均有栏杆;当R为( )时,梯段两侧均无栏杆。
对于第二个梯段定义,只需将上表中的( )和( )对换即可。
三、要求
写出主要操作步骤,绘制该楼梯间的底层、中间层和顶层平面图。
四 框架内力计算
一、目的
掌握框架荷载(均布荷载、三角形荷载、梯形荷载、集中力)的输入方法及框架内力的计算方法。
二、已知条件
1、截面尺寸:梁(300mm×600mm),柱(600mm×600mm,布置时无偏心); 2、混凝土强度等级:梁(C25),柱(C30); 3、框架计算简图如下:
三、要求
用PKPM软件中的PK模块建立荷载模型,写出主要的操作过程,并绘制框架的计算简图和弯矩图。
附录:楼梯的计算
开间=AD上UT/2T/2梯段1梯段2C楼梯间平面图
例题:
已知:双跑平行楼梯的开间
T=300mm。
A=3600mm,进深V=6000mm,层高H=3000mm,墙体厚度
绘制:底层、中间层和顶层平面图。
一、确定梯段1的相关尺寸
1、确定踏步尺寸b*h=300*150mm(有关踏步尺度见下表)
踏步常用高度尺寸表
名称 踏步高h(mm) 踏步宽b(mm) 住宅 150~175 260~300 幼儿园 120~150 260~280 学校、办公楼 140~160 280~340 医院 120~150 300~350 剧院、会堂 120~150 300~350 说明:踏步的高度,成人以150mm左右较适宜,不应高于175mm。踏步宽度(水平投影宽度)以300mm左右为宜,不应窄于260mm。
2、去顶单跑踏步数N=层高/踏步高度/2 =3000/150/2=10
3、确定单跑总投影长L=踏步宽度b*(N-1)=300*(10-1)=2700mm
2100T/2BBT/2D上U进深=VLL4、确定梯井宽度C=100mm(要求:C=60~200mm) 5、梯段宽度B=(A-C-T)/2 =(3600-100-300)/2=1600mm
说明:住宅要求B≥1100mm,公共建筑B≥1300mm 。
6、确定上平板长度U(要求:U≥B+T/2,且取值为100mm的倍数)
U=1600+300/2=1750mm,取U=1800mm 7、下平板长度D=V-U-L =6000-1800-2700=1500mm 二、梯段2的尺寸
确定梯段2的尺寸时,只需将梯段1的U和D值对调即可。
上底层平面图
上下中间层平面图下顶层平面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PKPM练习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