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云南省设计院市政设计研究分院
(29)《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1-93 (3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3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3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33)《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74-2001 (3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3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36)《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3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3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3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4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4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 (4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
(4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4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4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4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4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4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6-2006
(49)《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6
XX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云南省设计院市政设计研究分院
1.5 可研批复结论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云发改投资【2007】583号《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XX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主要内容如下:
一、建设必要性
XX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接麻栗坡,南与越南接壤,西接红河州的屏边县和河口县。境内有响水河流经,并汇入斋河,斋河是中国和越南间的国际河流。县城原建有一露天垃圾堆放场,处于响水河流域,露天堆放垃圾,污染环境,对响水河、斋河等河流的水质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XX县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二、建设内容和规模
(一)建设内容:垃圾处理场主体工程及附属设施、设备和环保措施,配套收运系统的设施、设备。
(二)建设规模:平均日处理垃圾80吨,总库容75.5万立方米,服务年限14.3年。
三、工艺方案
垃圾处理采用卫生填埋处理工艺;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垃圾袋装化、定点收运办法,因运距不远,规模不大、不设中转站,垃圾收集后由收运车直接运往垃圾处理场填埋。
四、场址
场址位于县城东北面,离县城3公里的方山。
7
XX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云南省设计院市政设计研究分院
五、服务范围和人口
服务范围主要是XX县城规划建成区及都龙、仁合、夹寒箐等三个乡镇。服务人口近期约4.426万人,远期约8.76万人。
六、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920.72万元,资金来源以国债为主,并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同时自筹和拓宽社会融资渠道。 1.6 初设对可研的修改说明
在本初步设计进行中,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最新资料,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修改: 1. 对道路部分修改、补充
由于编制深度要求的不同,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道路部分仅有一个较粗略的道路改造长度统计及土石方量统计。在本初步设计中,按编制深度要求对道路部分进行了较详细的设计、计算,特别是场内道路,因为采用了20米高的垃圾坝,而场地本身又比较狭窄,故场内道路的设计是难点和重点,因此本初步设计结合XX方山垃圾处理场的特点,采取了较多特殊措施和手段,确保场内道路的设计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具体设计计算及说明详道路专业部分。 2. 对填埋库区的修改
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使用的是2003年测绘的两千分之一地形图,地形、标高等误差较大,此次甲方提供了伍佰分之一的地形图,我们据此重新进行了工艺布置,将坝体南移了50米,坝顶高由1470.00米降为1455.00米,最终填埋高度由1510.00米降为1505.00
8
XX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云南省设计院市政设计研究分院
米。本次初设,经过设计,确保填埋场在最终填埋高度调整为1505.0米后,实际库容应为75.5万m3。垃圾坝仍用可研中的扶壁式钢筋混凝土坝,坝高不变,仍为20米。
3. 对渗沥液处置方法和渗沥液调节池的调整
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渗沥液的处理采用的是将垃圾填埋场的污水下送的处理方式。但由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于2007年12月,而根据2008年7月1日起实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要求,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均应设置污水处理装置,且目前XX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因此,本初设将原可研中污水下送污水厂的方案调整为在填埋场内设置就地处理系统处理渗沥液。渗沥液处理流程为:絮凝初沉池+氨吹脱+厌氧UASB+好氧MBBR+分体式超滤系统+消毒。
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要求,调节池容积建议为12000m3。经对渗沥液调节池容积再次仔细计算,调节池容积仍为12000m3。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要求,为防止恶臭物质的排放,调节池采取了一定的密闭措施。 1.7 设计范围
本次初步设计范围包括垃圾处理场主体工程及附属设施、设备,配套收运系统的设施、设备。设计内容如下:
1. 垃圾处理场主体工程;
2. 场区附属设施,包括办公楼、停车及机修间、地磅房、6m3的
9
XX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云南省设计院市政设计研究分院
埋地式油罐等;
3. 垃圾填埋场进场道路设计; 4. 垃圾渗沥液的就地处理系统;
5. 垃圾收运系统设计,包括收集方式和城区的环卫中心; 6. 对垃圾场老垃圾的倒运处理; 7. 初步设计概算。 1.8 设计原则
1. 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垃圾收集的范围、标准,并遵守国家的有关标准、规范。积极稳妥地采用先进技术,节约工程投资。完善城市垃圾收运及处理系统,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综合处置,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形,合理进行库区布置,节约建设费用。 3. 在可行性研究中经过多个方案比较后的推荐最佳方案为本次初步设计的实施方案。
4. 应服从XX县总体规划布局,并与原有垃圾收集及处理系统相协调。 1.9 建设规模
根据省发改委云发改投资【2007】385号《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XX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及云发改投资【2008】2174号文“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XX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调整报告的批复”的意见,本次初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XX垃圾填埋场初步设计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