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1自然地理(上) 高清地图重绘 (一) 宇宙中的地球 (10年上海卷文综)
19.右图是一张天文爱好者经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星的轨迹”照片。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说明了 ( )。
A.太阳在运动 B.月球在公转 C.地球在公转 D.地球在自转 (10年上海卷地理)
(十八)读日、月、地运行关系示意圈,回答问题。(10分)
图中实线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圆形虚线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地球以每天约的速度在轨道上自西向东运行。当地球从A运行至B时,月球正好自至绕地球公转了一周。
52.根据天文观察,月球每24小时在其公转轨道上运行约。这样,月球完成绕地球一周的周期大约是 天。同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向东移动了 度。 53.月球运行过程中朝向地球的月面几乎是不变的,这是因为 。
54.地球运行到图中B位置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如果在清晨观察天空。从时间先后比较,该月相的出现比太阳升起的时刻要 。
55.当地球先后运行到A与C两个位置时,地球上人们看到的月相都是 ,这段时间间隔被称为 月。
56.月球从 位置运行到位置约需2天多,据图说明原因。
答案:52.约27.3天(1分);约 约27.3天(1分)53.月球公转与自转的周期一致(1分)54.蛾眉月(1分);早(1分)55.新月(1分);朔望(1分)56.月球公转一周在M位置
时,地球也在公转轨道上移动了27°多。月球在公转轨道上需再转动27°多才能到达M位置,重现在M处人们看到的月相(2分,只有答出地球公转了27°多,或月球还需再转动27°多,均可得分) (二) 地球概论 (10年上海卷文综)
18.2010年6月11日第l9届世界杯足球赛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拉开帷幕。若开幕式定于当地时间(东二区)20:00进行,此时上海地区可能是( ) A.旭日初升 B.烈日当空 C.夕阳西下 D.繁星闪烁 (10年上海卷地理)
(十六)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8分)
44.按东、西半球部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半球,
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_点。
45.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46.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 小时。
47.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上海地区人们还需要等待约 ????__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的一轮圆月。
48.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 ,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 )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 。
答案:(十六)(本题8分)44.西(1分);6(1分)45.北(1分);东京60°(1分)46.11(1分)
47.2(1分)48.69°(2分) (10年海南卷地理)
北京时间6时40分,在南半球轮船上的船员看见太阳从东南方的海面升起。据此完成19~20题。
19.该轮船所在位置的经度可能是
A.95°E B.110°E C.135°E D.170°W, 20.这段时间内,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B.东北信风带纬度位置最高 C.东北平原雪花飞舞 D.北极地区冰面缩小 (10年江苏卷地理第3-4题)
图2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3—4题。
3.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
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4.四地自北向南捧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年际变化与纬度之间的关系。
第3题,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太阳高度角变化较小,而且普遍比较大,甲地不仅变化幅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丙地太阳高度角最大可以达到90度,丁地则变化幅度偏大,因此答案为B。
第4题,根据第3题,再依据6月22日和12月22日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推断半球,入甲地肯定位于北半球,而且在北半球的中纬度,依据就是两点,第一,甲地的太阳高度在冬至和夏至这两天都大于0度而且小于60度;第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其余类推。 (10年山东卷文综第4题)
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
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3-4题。 4、当地该日
A、日落时间为17时 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 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知识,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当日该地是5时日出,以中午12时为当地白天的中间分界线,则该地日落时间应该是19时,选项A错误。因该地的昼长时间为14小时,说明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即北半球纬度位置越高,昼越长,因此说明此时当地的昼长与北纬20°左右的海口市的白昼要长一些,选项B正确。 (10年北京卷文综第3题)
图2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第3-6题。
3.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 B.5° C.8° D.10°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知识、中国陆地行政区划的范围及轮廓、省级行政中心的大致位置,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我国陆地部分的最南位置大致在北纬20°,最北端在北纬53°,两地垂直距离的纬度差约33°;由于题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选项B正确。 (10年北京卷文综第4题)
图2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
答第3-6题。
4.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温度带分布、地球自转运动角速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据题图和上题分析,图示地区中①地是我国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该市属于中温带,而②地应该是甘肃兰州市,为暖温带地区,选项A错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为零外,其他地区都相同,所以,③④两地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选项B错误。从春分到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纬度位置越高,其昼长变化幅度越大,很显然,①地纬度位置较高,其昼长变化幅度比④地要大,选项C正确。从夏至到秋分日时段内,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赤道地区移动,②地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较小,而⑤地纬度位置较低,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要大于②地,选项D错误。
(10年浙江文综第6题)
11.读图7,某经线上有一点M,虚线为过M点地面垂直线,L1、L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
阳光线。当角α、β之差小于6°时,M点的纬度范围是3°S B.6°N~17.5°N k*s5u
C.3°N~17.5°N或3°S~17.5°S D.17.5°S~23.5°S或17.5°N~23.5°N
A.3°N~
解析: 本题是近几年来地球运动中命的最容易的题目。先读懂冬夏至日正午太阳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说明该地在0°—23.5°纬度间。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口算:赤道上冬夏至日正午太阳差是0°,纬度1°的地方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2°,依次类推就行。 (10年天津卷文综第1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1自然地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