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 国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全面而快速的发展时期 原因:国民出境旅游需求增长
29.新中国改革开放后,旅游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①背景环境:国家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急需外汇;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②基本任务:拓宽外汇创收渠道;90年代后期转为发展创汇,拉动内需,提升国民素质
③发展类型:从“大力发展入境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调整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模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 ④企业经营:强调经济效益;建设现代企业制度;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⑤产业规模:迅速发展,持续扩大,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⑥政府干预方式:通过制定和颁布政策、法规、标准等方式实行“政府主导”
名词解释和小知识点 绪论
1.早在20世纪60年代,旅游业便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被誉为20世纪的“经济巨人”。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进入新千年后,旅游业的发展虽然时有挫折,但势头依旧,“已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力量”
2.看待旅游活动时,适当的立场便是旅游目的地社区的立场;适当的角度便是同时兼顾和满足旅游者、旅游业和旅游接待地区居民三方利益的角度
3.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学科 第一章
4.在西方的史学研究中,“古代”通常用于指奴隶制社会之前;在中国的史学研究中,“古代”的时间范畴则延伸至封建社会时期
5.截止新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并不存在有意识地资源外出旅行的需要 6.手工业生产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7.在最初的年代,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8.在奴隶制社会时期的中国,消遣性旅行活动的存在集中表现为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游
9.西方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消遣性旅游活动主要表现在,在西方奴隶制社会中,除了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外,消遣性旅行活动的参加者也包括一些自由民:求医者或节日庆典活动的赴会者
10.士人漫游是指唐宋时期以一些名士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于逃避和排忧目的而四处游历的旅行活动
11.十三、十四世纪,欧洲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由于封建主间的频繁混战,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远不如罗马帝国时的水平
12.封建社会时期,商贸旅行在旅行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重要原因是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乡村人口占绝对统治地位。传统农业忙闲有致的季节性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得乡村居民普遍缺乏对外出旅行或度假的要求 13.19世纪初,旅行活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开始具有了今天意义上的旅游活动的特征。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变化是人们因消遣性目的而离家外出的观光或度假活动在规模上开始超过传统的商贸旅行
14.对18世纪末旅游活动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技术因素当属铁路运输的出现。旅行方式的进步不仅使工商人士的业务旅行大为增多,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消遣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15.托马斯.库克在组织团体旅游方面的成功反映出旅游需求市场已经形成,以托马斯.库克为代表的旅行社行业的出现标志了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16.在朝向现代旅游过渡期间,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的科技因素当属内燃机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旅行方式的变革
17.人们一般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作为现代旅游发展的起点。即在旅游研究中,所谓现代旅游通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18.就全世界的总体情况而言,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人们的旅游活动不仅开始恢复,而且需要规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作为这一发展的结果,到了20世纪60年代,大众化旅游现象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开始率先出现,即在大众化旅游形成的初期阶段,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二战后全球旅游活动共的迅速发展,实际上是由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旅游业在中国的出现可追溯到1923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的设立(陈光甫,经当时的北洋政府批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海南专升本 旅游学概论自己整理笔记 第一章(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