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通过测试用例 D.失败测试用例 [答案讨论]
● (33)不属于功能测试用例构成元素。
(33)A.测试数据 B.测试步骤 C.预期结果 D.实测结果 [答案讨论]
● 针对电子政务类应用系统的功能测试,为设计有效的测试用例,应(34) 。 (34)A.使业务需求的覆盖率达到100%
B.利用等价类法模拟核心业务流程的正确执行 C.对一个业务流程的测试用例设计一条验证数据 D.经常使用边界值法验证界面输入值 [答案讨论]
● (35)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既可以用于黑盒测试,也可以用于白盒测试。 (35)A.边界值法 B.基本路径法 C.正交试验设计法 D.逻辑覆盖法 对“功能测试的回归测试经常要多次重复”的正确理解是(36)。 (36)A.回归测试应该执行初测时所用的全部测试用例 B.回归测试只要执行发现缺陷的那些测试用例即可 C.通过多次的回归测试可以发现所有缺陷 D.回归测试就是验收测试 [答案讨论]
● 功能测试执行过后一般可以确认系统的功能缺陷,缺陷的类型包括(37)。 ① 功能不满足隐性需求②功能实现不正确
④ 功能易用性不好③功能不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37)A.①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 [答案讨论]
● 以下关于软件测试的概念,正确的是(38)。
(38)A.软件测试的目的是想证实在一个给定的外部环境中软件的逻辑正确性,即保证软件以正确的方式来做这个事件
B.软件质量保证的基本措施就是对软件进行确认测试
C.软件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文档、数据和规程都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D.单元测试可检验程序单元或部件的接口关系,应能发现并排除在模块连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答案讨论]
● 以下不正确的软件测试原则是(39)。 (39)A.软件测试可以发现软件潜在的缺陷 B.所有的软件测试都可追溯到用户需求
C.测试应尽早不断地执行
D.程序员应避免测试自己的程序 [答案讨论]
● 在编码阶段对系统执行的测试类型主要包括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40)属于单元测试的内容。
(40)A.接口数据测试 B.局部数据测试 C.模块间时序测试 D.全局数据测试
以下关于软件测试概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41)。
(41)A.软件失效指软件运行时产生了一种不希望或不可接受的内部行为 B.软件功能实现超出了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说明软件存在缺陷
C.测试目的是为了发现软件缺陷与错误,也是对软件质量进行度量和评估 D.在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都可能产生错误 [答案讨论]
● 以下关于软件测试分类定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42)。
(42)A.软件测试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B.确认测试是在模块测试完成的基础上,将所有的程序模块进行组合并验证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
C.软件测试可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D.系统测试是将被测软件作为整个基于计算机系统的一个元素,与计算机硬件、外设、某些支持软件、数据和人员等其他系统元素结合在一起进行测试的过程
[答案讨论]
● 正确的集成测试描述包括(43) 。
①集成测试也叫做组装测试,通常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模块按照设计说明书要求进行组装和测试的过程。
②自顶向下的增殖方式是集成测试的一种组装方式,它能较早地验证主要的控制和判断点,对于输入输出模块、复杂算法模块中存在的错误能够较早地发现。 ③集成测试的目的在于检查被测模块能否正确实现详细设计说明中的模块功能、性能、接口和设计约束等要求
④集成测试需要重点关注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影响,发现并排除全局数据结构问题
(43)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讨论]
● 以下关于软件质量特性测试的叙述,正确的是(44)。
①成熟性测试是检验软件系统故障,或违反指定接口的情况下维持规定的性能水平有关的测试工作
②功能性测试是检验适合性、准确性、互操作性、安全保密性、功能依从性的测试工作
③易学性测试是检查系统中用户为操作和运行控制所花努力有关的测试工作 ④效率测试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产品执行其功能时,对时间消耗及资源利用的测试工作
(44)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④ [答案讨论]
● 对软件可靠性的理解,正确的是(45)。
①软件可靠性是指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 ②软件可靠性的种种局限是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软件需求和使用方式发生了变化
③软件可靠性包括成熟性、有效性、容错性、易恢复性等质量子特性 ④针对软件可靠性中的容错性子特性应测试软件失效防护能力 (45)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答案讨论]
● 软件可移植性应从如下(46)方面进行测试。 (46)A.适应性、易安装性、共存性、易替换性 B.适应性、易安装性、可伸缩性、易替换性 C.适应性、易安装性、兼容性、易替换性 D.适应性、成熟性、兼容性、易替换性 [答案讨论]
● 以下关于基于V&V 原理的W模型的叙述中,(47)是错误的。
(47)A.W模型指出当需求被提交后,就需要确定高级别的测试用例来测试这些需求,当详细设计编写完成后,即可执行单元测试
B.根据 W 模型要求,一旦有文档提供,就要及时确定测试条件、编写测试用例
C.软件测试贯串于软件定义和开发的整个期间
D.程序、需求规格说明、设计规格说明都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包括(48)。
①软件测试不仅仅指测试的执行,还包括很多其他的活动
②软件测试是一个独立的流程,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 ③应用H模型有利于资源调配,有助于跟踪测试投入的流向
④H 模型指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不存在严格的次序关系,各层次之
间的测试存在反复触发、迭代和增量关系等 (48)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无 [答案讨论]
● 以下软件质量保证的目标中,(49)是错误的。 (49)A.通过监控软件开发过程来保证产品质量
B.保证开发出来的软件和软件开发过程符合相应标准与规程,不存在软件缺陷
C.保证软件产品、软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处理,必要时将问题反映给高级管理者
D.确保项目组制定的计划、标准和规程适合项目组需要,同时满足评审和审计需要
[答案讨论]
● (50)不会影响测试质量。
(50)A.用户需求频繁变化 B.测试流程不规范 C.采用背靠背测试方式 D.测试周期被压缩 [答案讨论]
● (51)不属于测试人员编写的文档。
(51)A.缺陷报告 B.测试环境配置文档 C.缺陷修复报告 D.测试用例说明文档 [答案讨论]
● GB/T 16260-2006《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规定的软件产品使用质量特性包括:(52)。
(52)A.适应性、生产率、可靠性、满意度 B.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满意度 C.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满意度 D.适应性、适用性、效率、满意度 [答案讨论]
● 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中将计算机安全保护划分为(53)个级别。
(53)A.3 B.4 C.5 D.6 [答案讨论]
● 假设在程序控制流图中,有 12 条边,8 个节点,则确保程序中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所必需的测试用例数目的上限是(54)。 (54)A.12 B.8 C.6 D.4
关于白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叙述,正确的是(55)。
(55)A.完成SC(语句判定)所需的测试用例数目一定多于完成DC(逻辑判定)所需的测试用例数目
B.达到100%CC(条件判定)要求就一定能够满足100%SC的要求
C.达到 100%CDC(条件判定组合覆盖)要求就一定能够满足 100%CC的
要求
D.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达到100%路径覆盖的要求 [答案讨论]
● 以下控制流图的圈复杂度V(g)为(56)。 (56)A.4 B.6 C.8 D.10 [答案讨论]
● 针对程序段:IF( A||B||C )THEN W=W/X,对于(A,B,C)的取值,(57)测试用例能够满足MCDC(修正条件逻辑判定)的要求。 (57)A.(F,T,T) (T,F,T) (T,F,F) (T,T,F) B.(T,F,F) (T,T,F) (F,T,T) (F,F,F) C.(T,F,F) (T,T,F) (F,T,T) (F,F,T) D.(T,F,F) (F,T,F) (F,F,T) (F,F,F) [答案讨论]
● 针对下列程序段,需要(58)个测试用例可以满足分支覆盖的要求。 int IsLeap(int year) {
if ( year % 4 == 0 ) {
if ( ( year % 100 == 0 ) {
if ( year % 400 == 0 ) leap = 1; else leap = 0; } else leap = 1; } else leap = 0; return leap; }
(58)A.3 B.4 C.6 D.7 [答案讨论]
● 黑盒测试中,(59)是根据输出对输入的依赖关系设计测试用例。 (59)A.基本路径法 B.等价类 C.因果图 D.功能图法 [答案讨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09软件评测师试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