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残疾 、 残障 、 残损
33.正常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是( 0)度至(150 )度。(分值:2分) 答:
34.腰2水平的感觉关键点是(? ),运动关键肌为( ?).(分值:2分) 答: 小指 中指屈指肌
35.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部位( ?)、(? )。(分值:2分) 答: 腰4~5、腰5~骶1 名词解释
36.关节松动术(分值:3分)
答: 是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可动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属被动运动范畴,其操作速度比推拿速度慢,在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主要治疗因力学因素(非神经性)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 37.有氧运动(分值:3分)
答: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5%)。 38.心理治疗(分值:3分)
答:对患者所处环境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周围人(包括医生)语言、行为的影响(如安慰、鼓励、暗示、示范等),特殊的环境布置等一切有助于疾患治愈的方法 39.康复医学(分值:3分)
答: 是主要利用医学的措施,治疗因外伤或疾病而遗留功能障碍,并导致生活、工作能力暂时或永久性减弱或消失,以致独立生活有困难的躯体性残疾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的医学分支。 40.脑卒中(分值:3分)
答: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问答题
41.简述康复评定与临床诊断的区别(分值:8分)
答: 评定不同于诊断,远比诊断细致而详尽。由于康复医学的对象是患者及其功能障碍,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重建或代偿其功能,康复评定不是寻找疾病的病因和诊断,而是客观地、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为康复治疗计划打下牢固的科学基础。 42.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分值:8分)
答:康复医学的三项基本原则:功能锻炼、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43.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的主要类型及其机制。(分值:5分)
答: 为了主动适应和反应外界环境各种变化,神经系统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维持一定时间,这种变化就是神经的可塑性。这包括后天的差异损伤及环境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决定了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发生行为改变的反应能力和功能的代偿。分为大脑可塑性。(成年期损伤后系统内的功能重组,内外界的其他影响因素。)脊髓可塑性。(在CNS可塑性方面大脑比脊髓大,原因主要是脑体积较大,不容易造成完成性损伤,因此残留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功能重组来代偿。而脊髓则不然其横断面比脑小得多,容易造成完全性损伤,一旦出现完全性损伤,代偿的机会就小得多主要依靠轴突长芽和神经移植的方法来解
决)。
44.试述脑血管意外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治疗的目标及训练原则。(分值:8分)
答:脑血管意外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1肌张力评定2肌力评定 3关节活动度评定4原始反射与自动反应:1)原始反射:包括紧张性迷路反射、不对称性颈紧张反射、拥抱反射、呕吐反射、觅食反射、自动站立和行走反射、躯干侧弯反射、握持反射、咬合反射和交叉伸展反射。2)自动反应:包括调正反射(头部侧面调正、附卧位头部调正、仰卧位头部调正、抬躯反应、驱干旋转调节反应)、平衡反应(附卧位、坐位、垂直悬空位的平衡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头部朝下、向侧方、向后的保护性伸展反应、放置反应)。5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1)平衡功能评定:常用方法有①传统观察法,如Romberg检查法;②量表评定法,如Berg平衡量表、Tinnetti量表及“站立-走”计时测试等;③定量姿势图即平衡测试仪评定。2)共济运动检查: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轮替动作、对指试验、闭目难立征等可检查患儿共济情况,有震颤、舞蹈、手足徐动时均完成不好。3)姿势控制能力的评定:0-5级 康复治疗目标:脑血管意外康复治疗的目标是通过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措施,达到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调整心理状态,促进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以达到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训练原则:抑制异常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加强较弱力量的训练,包括患侧的恢复和健侧的代偿。
45.试述紫外线不同照射剂量的分级方法。(分值:8分)
答: 生物剂量( MED )是紫外线疗法的剂量单位。紫外线照射后引起的皮肤红斑反应的程度是剂量分级的依据,即根据亚红斑、阀红斑、弱红斑、中红斑、强红斑、超强红斑 6 种不同的红斑程序将剂量分为 0~V六级。各级的剂量分级见表 红斑等级 MED 红斑颜色 自觉症状 皮肤脱屑 色素沉着 0 (亚红斑)
< 1 无 无 无 无
Ⅰ(阀红斑) 1 微红,12 小时内消退 有轻微灼热感 无 无
Ⅱ(弱红斑) 2 ~ 4
淡红,24 小时左右消失 有轻微灼热感 轻微 轻微
Ⅲ(中红斑) 5 ~6
鲜红,界限很明显 2-3 日内消退 痒感、轻微灼热感 轻度 轻度
Ⅳ(强红斑)
7 ~ 10 暗红,皮肤肿4-5日后消退 较重刺痛灼热,可有全身反应
明显 明显
Ⅴ(超强红斑) > 10 暗红,起水疱5-7日后逐渐消退 重度刺激灼热,有全身反应 表皮大片脱落 明显
46.康复医学的主要内容。(分值:8分)
答: 基础康复学、康复残疾学(学科体系的核心、支柱)、临床康复评定学和临床康复治疗学。对象:伤病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和能力受限的病伤残者以及老年人当中的活动功能受限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康复护理学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