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作者及工作单位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 河北省魏县第五中学 王希英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是全章节的重点,因为生态系统、生态平衡是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学习本节有助于对后面两节课的学习,更是学生构成生态学知识结构和树立环保意识的基础。通过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内容可以分成三部分: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二、食物网和食物链;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三部分的编排由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到生态系统的宏观调控,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 对于刚上初一的学生来说,生物是首次接触的课程,之前对生物学知识的了解并不多,对生物学知识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大,在学习上爱问、勤思考、善于联想和想象。因此,在课程的开始部分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程的感情,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习《生态系统》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圈、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相互影响,这是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学习生物圈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环境部分,学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为引导,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生态系统,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营造学习生物的良好氛围。 ☆教学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能辨别是否为完整的生态系统。 2.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会写食物链,会数食物链的条数。 4.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和有毒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会不断积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二)教学难点 生产者的概念;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1、新课导入 1′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当你置身一片森林之中,1、学生回答:高大的树创设问题情你会看到什么呢? 木、各种花草、各种鸟兽、景,激发学生2、这些生物之间、生物与还有很多蚂蚁、老鼠、以的想象,吸引环境之间是如何形成统一的整及阳光、泥土等 学生对新课的体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 《第四节 生态系统》。 2、打开书本P22 兴趣,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 1、避免学习的 2、自主探究 1、揭示教学目标。(课件展示) 1、学生认识教学目标。 8′ 2、出示自学思考题,组织学生2、学生根据思考题自学,盲目性。 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教师提出自学指导后,让学生自主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开展自主探究。在学生自主探究或小组讨论,自己找出答2、教师不但要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巡视、个别案。 指导、或参与小组讨论中。自学 思考题如下: 1.什么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哪些成员?2.什么叫食物链、食物网?3.如何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4.分析书本两个资料和一个观察与思考,并讨论。 3、生态系统的概念 3′ 的重要举措。 1、什么叫做生态系统呢? 1、学生回答:在一定的1、由于学生自 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学过了,因此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这个概念学生统。 一下子能念出 2、怎么样才能称得上是一2、学生观看图片,并回来。这也可以个生态系统呢?请看下面一组答图片展示的是不是生检验学生的自图片。(用多媒体分别展示各种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图片,并问学生是否属于属于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片农田、一条河流、一口池塘、学校生物园、一个水族箱、一棵树、一只老虎) 3、教师点拨:生态系统包学效果。 2、通过图片展示,依据概念去判断是否属于生态系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体现。 含了生物与环境两部分。 4、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包含了生物和1、学生回答:环境部分1、检验学生自的组成 4′ 环境两部分。那么,环境部分主主要有阳光、空气、土壤、学效果。 要有哪些?生物部分有哪些成水等,生物部分包含了生 员呢? 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并说出什么叫生产者、消 费者、分解者。 2、分析P23资料,请代表2、学生开展小组讨论,2培养学生小回答讨论结果。
最后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组合作能力。
3、教师点拨:生产者是主要指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与社会上所说的生产者不同,社会上的生产者是指劳动者;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将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归还于环境。三者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依存。有些动物还会以 2、教师点拨是对知识点的小结,强调比较难理解的地方或者容易搞错的地方。学生易懂的地方尽量少讲、精讲,节省时间。 其他植物或动物为食。 5、食物链和1、如兔子吃草,狼捕食兔1学生回答:生产者和消1、检验学生自食物网 6′ 子,它们形成了一条链。那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学效果。 什么叫食物链、食物网? 系,这样形成食物链。在 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 物链相互交错,便形成了 复杂的食物网。 2、P25观察与思考,请学2、学生动手画出食物链2、让学生掌握生在书本上画出食物链。补充问并回答讨论题。 题: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 3、教师点拨: (1)食物链的书写要求: ①从左往右写,箭头向右;②链中是生产者与消费吃与被吃的关系;③链头必是生产者;不能出现非生物与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知识。 3、让学生掌握食物链的书写要求。这是难点,应该多举例去解释。 4、把人类融进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 能力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 动的。如草利用水和二氧化碳通 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兔子 吃草,则草里面的物质和能量就 流动到了兔子里,兔子被狼吃, 则兔子里面的物质和能量流动 到了狼的体内,如此。 4、进一步探究:人在生态学生思考,并探究、讨论 系统中的位置。 6、生态系统1、在草原生态系统,雨量1、学生积极思考,并回1、通过学生思具有自动调充沛,草生长得很好,兔子的数答。 考,让学生体节能力 8′ 量会增加,但会不会无限制的增 加呢?为什么? 2、在牧场上,草生长得好 可以多养些羊,但如果羊的数量 过多了,会造成什么结果呢?沙 会生态系统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体会生物与环境的关
漠化了的草原还能复原吗? 系,理解生态 3、提出生态平衡的概念。2、学生思考、讨论、回系统具有一定并提问:怎么样的生态系统最不答。 的自动调节能容易受破坏?怎么样的最容易 受破坏? 4、观看人类破坏生态系统3、学生观看视频,并沉的视频短片,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思,接受环境保护教育。 护教育。 力,认识什么是生态平衡。 4、分析P26资料,并讨论。 4、学生开展小组讨论,2、通过资料分5、教师点拨:有毒物质一并回答问题。 析并讨论,培旦进入生态系统就不能分解,会不能积累,并且食物链越长,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就积累得越多。因此我要保护生态系统,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7、课堂小结 2′ 请学生说出小结。 引导:1、本课学习了哪些概念?2、生态系统包含哪些内容?3、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怎么样? 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的意识。 学生自己用语言组织本教师不作小结,但指导学生进行小结,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 通过课堂小测来反馈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策略,并作出及时的9、拓展 2′ 观察学校生物园,调查当中学生课外完成。 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补救措施。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技能力。 8、课堂小测 分发检测试卷,教师巡视,学生完成课堂小测卷。 6′ 个别指导。最后评讲。 ☆板书设计
第四节 生态系统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分组汇报查阅的有关资料,并摘录到黑板上,锻炼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定位是一节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活动课,但图片资料较多、内容较细,怎样高效而有序地开展活动是要解决的问题。 这节课的设计,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观念:全体同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活动中感悟和交流,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参与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0003初中生物工作案例2生态系统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