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滘中学高二地理科导学案 编号: 班级: 小组: 姓名:
年级 高二文科 学科 地理 主备人 冯小珍 审核人 叶明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二章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二课时) 学【学习目标】 1、 初步认识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 【学习重点】 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难点】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措施 【掌握基础】(阅读课本P43 – P46,借助资料,完成下面内容) 一、湿地资源问题 1、原因:人类对资源、环境的 。 2、表现:天然湿地的数量不断 ,质量逐渐 。 3、危害: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 的能力也明显降低。 案装二、保护湿地 1、护湿地的重要性: 2、 案例:洞庭湖湿地的保护措施 (1) 、生态移民 (2) 、建立自然保护区 (3)防止湿地水污染 订 【基础检验】 1. 洞庭湖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泥沙淤积②周边地区灌溉用水过量③人工围垦④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 湿地的正确发展方向,应是( ) ①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 ②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 ③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 ④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洞庭湖地区退田还湖后,移民的成产安置方式不合理的是( ) A. 由种田改为发展水产养殖业 B. 迁入大城市加速城市化 C. 发展加工工业,增加就业机会 D. 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
线1
北滘中学高二地理科导学案 编号: 班级: 小组: 姓名:
4. 北大荒是指 ( ) A.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 辽河平原、河西走廊 C. 整个东北平原 D. 仅指辽河平原 【质疑探究】 探究一 阅读课本P43“萎缩的洞庭湖”,P45“洞庭湖变大了”,回答。 1. 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产生哪些危害?采取了哪些治理对策? 2.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3.现在的洞庭湖又变大的原因是什么?变大后的洞庭湖有何重大作用? 探究二 材料一 “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
2
北滘中学高二地理科导学案 编号: 班级: 小组: 姓名:
2.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 3.说说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 4.我国为什么要停止开垦三江平原的湿地,并且加以保护? 【针对训练】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上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度达95%。据此回答1~2题。 1.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 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地消除拉萨市区北部山洪的威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3.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 A. 加剧长江洪涝灾害 B. 生物物种增加 C. 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D. 湖泊环境容量减小 4. 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 ) A. 扩大水田面积 B. 退耕还湖 C. 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D. 禁止在长江采砂 5. 2001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这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主要保护的生态系统是( ) A. 高山草甸及湿地 B.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C. 温带草原及湖泊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6. 下列不适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表现的是 ( ) A. 草场退化、沙化速度加快 B. 冰川湿地萎缩 C. 生物多样性增加 D. 水土流失明显
3
北滘中学高二地理科导学案 编号: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有所得】 【拓展提升】 我国湿地的利用和保护 1. 我国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 对湿地盲目的开垦和改造。从地域上,该问题主要存在于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湖区、东北沼泽湿地区。 (2) 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重要的经济海区和湖泊,过度捕捞的现象十分严重,导致湿地生物群落结果的改变以及多样性的降低,致使一些物种甚至区域濒危。 (3) 湿地污染加剧。环境污染对湿地的威胁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而迅速加剧,不仅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也使水质变坏,造成湿地环境质量下降。 (4) 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日益严重。由于大江、大河上游的森林砍伐影响了流域生态平衡,使来水量减少,河流泥沙含量增大,造成河床、湖底等的淤积,并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小,功能衰退,洪涝灾害加剧。 (5)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主要变现为在湿地上游建设水利工程,截留水源,以及注重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而不关注生态环境用水。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严重威胁湿地的存在。 2. 我国湿地的保护措施 保护湿地的措施有: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补充湿地生态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湿地意识等。如洞庭湖湿地经过生态移民,湿地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防洪调蓄能力。 3. 由于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因此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要注意两个原则: 第一, 利用应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节制的进行; 第二, 保护并非是不去发挥湿地的生产功能,而是使其在发挥生产功能的同时又不丧失环保功能。 【知识网络】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二课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