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答应给您焦、瑕二城,可是当他渡过河以后,晚间他就构筑防御工事与您对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段落,完成13--14题(4分) 重耳之亡(节选) 《左传》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日:“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日:“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日:“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飧,寘璧焉。公子受飧反璧。
及楚,楚子飨之,日:“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日:“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日:‘‘虽然,何以报我?”对日:“若.以君之灵,得返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犍,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 A.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 保:依仗,依靠 . B.卫文公不礼焉 礼:以礼相待 . C.子盍蚤自贰焉?” 盍:为什么 . D.其辟君三舍 辟:同“避” .【解析】盍:何不的兼词用法
14.下列各组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C ) ... A.吾其奔也 吾其还也 B.晋人伐诸蒲城 乃送诸秦 ....
C.虽然,何以报我? 焉用亡郑以陪邻 D.吾闻姬姓,唐叔之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11
【解析】A其都为婉商语气,还是;B诸都为兼词之于;C第一个以是介词用、拿;第二个以是目的关系连词来;D之都为结构助词的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
A.公子重耳,在遭受迫害的时候,逃到蒲城,晋国人攻打蒲城,重耳积极应战,失败后逃到狄。 B.重耳出奔,不违君命;答应与楚成王交战,退避三舍。这些行为表现了重耳具有忠孝、仁义
的品性,这也是狐偃、赵衰等人追随他的原因之一。
C.齐国姜氏杀了偷听到谋划的女奴,并与子犯合谋使公子离开齐国;曹国僖负羁之妻有识人之
明,劝丈夫私下里结交晋公子,这两个女子都是奇女子。 D.楚国的大臣子玉具慧眼且有远略,主张杀重耳以绝后患。 【解析】重耳并未积极应战
晋国的公子重耳遭受危难的时候,晋国军队到蒲城去讨伐他。 蒲城人打算抵抗,重耳不同意,说:“我依靠君父的命令享有养生的俸禄,得到所 属百性的拥护。有了百姓拥护就同君父较量起来, 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我还是逃走吧!”于是重耳逃到了狄国。 同他一块儿出逃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和司空季子。
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子不依礼待他。重耳走到五鹿,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了他一块泥土 。重耳大怒,想用鞭子抽他。狐偃说:“这是上天的恩赐。 重耳叩头表示感谢,把泥块接过来放到了车上。
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给他娶了个妻子,还给了他八十匹马。重耳对这种生活很满足,但随行的人认为不应这样呆下去,想去别的地方,便在桑树下商量这件事。有个养蚕的女奴正在桑树上,回去把听到的话报告了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把女奴杀了,对重耳说 :“你有远行四方的打算吧,偷听到这件事的人,我已经把她杀了。”重耳说:“没有这回事。”姜氏说:“你走吧,怀恋妻子和安于现状,会毁坏你的功名。”重耳不肯走。姜氏与狐偃商量,用酒把重耳灌醉,然后把他送出了齐国,重耳酒醒之后,拿起戈就去追击狐偃。
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长得连在一起,想看看他的裸体。重耳洗澡时,曹共公走近了去看他的肋骨。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她丈夫说:“我看晋国公子的随从人员,都足以担 当治国的大任。如果让他们辅佐公子,公子一定能回到晋国当国君。 回到晋国当国君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在诸侯中称霸而讨伐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就是头一个。你为什么不趁早向他表示自己对他与曹君不同呢?”于是僖负羁就给重耳送去了一盘饭, 在饭中藏了一块宝玉。重耳接受了饭食,将宝玉退还了。
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款待重耳,并问道:“如果公子返回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
12
回答说:“美女、宝玉和丝绸您都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那些流散到晋国的,都是您剩下的。我拿什么来报答您呢?”楚成王说:“尽管 如此,总得拿什么来报答我吧?”重耳回答说:“如果托您的福, 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如果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我就只好左手拿着马鞭和弓梢,右边挂着箭袋和弓套奉陪您较量一番。”楚国 大夫子玉请求成王杀掉公子重耳。楚成王说:“晋公子志向远大而生活俭朴,言辞文雅而合乎礼仪。他的随从态度恭敬而待人宽厚, 忠诚而尽力。现在晋惠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的人都憎恨他。我听说姓姬的一族中,唐叔的一支是衰落得最迟的,恐怕要靠晋公子来振兴吧?上天要让他兴盛,谁又能废除他呢?违背天意,必定会遭大祸。”于是楚成王就派人把重耳送去了秦国。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四、古诗文阅读(22分)
16、请把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3分)
译文:重耳来到齐国,齐桓公将一个女子嫁与他为妻,还给他二十辆马车。重耳对这种生活感到很满足。
(2)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3分) 译文:公子如果回到晋国,那么拿什么来报答我呢? 1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解析】这首诗描写了“乱烟”(凌乱的烟雾)、“碧砌”(玉石台阶)、“飞月”(悬在高空的月亮)、“离亭”、“江山”等景物。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寂寞伤感、孤独惆怅。 (2)你认为这首诗最后一句“江山此夜寒”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作简要分析。 (3分) 【解析】“寒”字用得好。“寒”为寒冷寒凉之意。诗人月夜送友,夜深天寒;友人离去,诗人独立离亭,内心倍感凄寒。“寒”字一语双关,情景交融,凸显了诗歌的境界。
13
18、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1)鹰击长空, , 。怅寥廓,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我希望逢着 。(戴望舒《雨巷》) (3) ?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徐志摩《再别康桥》)
(4)但我不能放歌,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徐志摩《再别康桥》)
五、阅读鉴赏(8分)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19、“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一句中,“蜜甜”和“忧愁”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解析】不矛盾。(1分)女郎处在将要分别、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的复杂的情绪交织之中,甜蜜是指朋友之间意趣相投,敬仰爱慕的友情,忧愁是不忍分离的伤感。(2)分甜蜜加重了忧愁的情味,而忧愁增浓了甜蜜的味道(1分)
20、最后,诗人用“沙扬娜拉”(日语,意为“再见”)作结,有何作用?(4分)
【解析】用“沙扬娜拉”作结,照应题目、点题。(1分)而且传达出和女郎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殷殷叮咛之意和期待再见之愿,这是深情的呼唤,也是美好的祝愿。(2分)同时,“沙扬娜拉”音译词的使用更能烘托出日本女郎的独特人物形象。(1分) 六、写作(4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写一篇记叙文,记你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人,写作应达到以下要求: 1、要凸显人物个性,彰显人性光辉。
2、通过多种手法表现人物个性,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等正面描写的手
14
法;再如反衬、对比等侧面描写手法。
3、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4、记叙文体清晰明确。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一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一)(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