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呼风唤雨的世纪
一、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呼风唤雨”这个成语吗?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到底是谁在“呼风唤雨”?又是怎样实现“呼风唤雨”的呢?现在就让我们在《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作者简介
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42年出生,浙江慈溪人。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2004年2月,他获得“意大利科学与文化金质奖章”和“学校、文化和艺术功勋证书”,表彰他为促进意中两国科学交流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三、初步感知 1、题目解析。
“呼风唤雨”的意思是能够使天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这里比喻能够支配自然。“世纪”,计算历史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世纪。本课以“呼风
唤雨的世纪”为题,非常新颖、大气,能够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同时也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的特点。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语句读正确、流利。在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次。
3、学习生字,积累词句。
(1)自学生字,教师点拨读准“赖、耕、潜、舶、哲”的字音。 (2)写字时,请注意“赖、幻、耕、核”的笔画。
(3)词语解释: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归根到底 (4)近、反义词
近义词:依赖——依靠洞察——洞悉 反义词:紧密——松散
4、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 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二段(第2自然段):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使“呼风唤雨”变为现实。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列举事例揭示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第四段(第5自然段):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他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5、归纳文章内容,总结中心思想。
这篇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激发同学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6、学生交流。
明确: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明和发现,和古代人类生活对比,说明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四、整体感知
1、学习第1、2自然段。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教师板书: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是谁在“呼风唤雨”呢?是怎样“呼风唤雨”的呢?请自读第2自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8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29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优质教学设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