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课后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 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那为什么这种联系既经确定之后就不能随便改变?如何理解语

言符号的任意性?

答: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符号取决于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所谓“能指”,是指显示的事物,所谓“所指”,是指被代表的事物。例如交叉路口的红绿灯,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这个“禁止通行”和“可以通行”就是“所指”,红绿灯就是“能指”。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语音表到与意义内容的结合并不依赖于因果关系,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每种语言都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因而必须承认每次结合都是偶然的,都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自然形成的习惯。同一种事物,每种语言都以不同的声音或文字来表示,这也是各种语言之所以不同的重要原因。如果音义结合不是任意的,而是必然的,人类语言就不会有什么不同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个人使用语言的随意性是完全不同的,一个符号进入符号系统之后,它就要受到该系统中其他成员的制约,必须按照某一语言的结构体系组成话语,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改变。

2、 你是如何看待现代汉语形成中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答:(一)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

汉语作为汉民族文化的代码,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汉语同汉文化是同步形成和发展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四个文化因素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过重要的影响,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原文化时期,汉文化是华夏民族和境内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综合体。从春秋延至秦汉,四方异族有的被中原统治者征服融合,有的流散他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与周围民族语言密切交流的复杂过程。属于长江文化的“百越”分布在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直到云南,包括长江流域一带和中南半岛的一大片区域,在秦统一中国是,这些民族大部分成员,与中原人民共同组成了汉民族。中国北部边界地区为阿尔泰语系的人所管辖,因此阿尔泰与在汉语的一发力留下很多痕迹。 (二)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

秦统一了汉字,使全国“书同文”,最终把我国黄河和长江两大文化中心统一起来。 (三)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有史可考的是其大约在汉武帝征服西域之后,佛教文化自此融入汉民族文化,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一部分。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四声理论的建立2、书面语口语话倾向产生3、大量借词进入汉语词汇 (四)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

3、现代汉语有几大方言区?答:1、北方方言区2、吴方言区3、湘方言区4、赣方言区5客家方言区6闽北方言区7闽南方言区8粤方言区9晋方言区10平话方言区

3、 有人认为汉语的语序重要,不同的语序会引起意义的变化。你是怎样看待汉语语序的价值的? 4、 汉语的基本语法单位有哪些? 答:语素,词,短语,句子 5、 怎么确定汉语的语法单位?

答:语法单位不能按音节来切分,应当按照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来切分。

现代汉语语法相对于印欧语系来说有哪些特点?

(一)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这是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形态一般也称作词形变化,指的是当一个词进入句子时,为了表示某种语法关系,语法意义,这个词由原来的形式变化为另一种形式。汉语里缺少严格意义上当的形态变化,有些词看上去类似形态标志,但是不典型,如“了”“着”“过”总是跟在动词之后,表示某种时态,可是“了”“过”既可以附在动词后边,又可以附在动补结构后边,如“我看完了电影了”“昨天他来过一次”“着”虽然只能附在动词之后,但附在动词“有”之后并不表示时态。可见,把它们看形态标志是有困难的。 (二)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在印欧系语言里,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有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大致来说,名词跟主语,宾语对应,动词跟谓语对应,形容词跟定语对应,副词跟状语对应。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除了有上述情况外,还存在下列情况:1动词和形容词可以做主宾语2名词可以做定语3形容词可以作谓语和状语4名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谓语。

(三)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汉语的语序很重要,语序不同,语法关系会发生变化,词语,句子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例如“走不出去—不走出去—走出去不—出去走不”是四种不同的意思,在交际中,除了语调外,全靠语序的变化表现出来。汉语的虚词常常用来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用于不用,直接影响到语法关系的改变和意思的表达。例如韩国朋友=/=韩国的朋友;“他吃着饭”时表示一种持续态,说明“吃饭”这个动作正在进行,“他吃了饭”表示一种完成态,说明“吃饭”这个动作已经完成。说汉语的语序重要,并不是说屈折语和黏着语中语序不重要,是可以随意变更语序的,只是因为英语,日语等语言可以利用屈折语或黏着语的特点,来判定词在句子中担当的职务,没有必要过分强调语序的重要了。但对汉语来说,因为没有别的手段,语序就变得特别重要了,因此可以说,严格的语序是汉语语法的特点。

(四)助词是汉语特有的一类词,在印欧语系中,没有跟这一类词相同的词,助词的主要特征是轻声和黏着,但它不是构词成分和构形成分,有相对的独立性。

(五)单双音节对词语结构有一定影响,在汉语里,单双音节对词语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如往往将单音节的词凑成双音节:单音的地名一定要带上类名,双音的就不需要,如“顺义”“日本”。数目字也有类似的情况,一个月的头十天,必须说成“一号,二号??”,“十一”之后就可以带“号”或者不带“号”了。

(六)有丰富的词量,英语和俄语都没有词量,数次可以和名词直接组合。汉语数词后的量词十分丰富。宽而薄的东西,可以用“张”“枚”“片”“块”“页”等量词;细而长的东西,除了可以用“根”“支”“棵”等词外,还可以说“一管笛子”“一节竹子”“一条鞭子”“一把尺”等;以人做计数单位,可以说“从南边来了一伙人”“这有几个人”甚至可以用“真是一条好汉” 9、平常说的“语法”都有哪些意思 答:“语法”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本身,即人们说话的规则,或者说是组词造句的规则,它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客观存在的,成系统,也是每个使用该语法的人必须遵守的,二是指语法著作或者语法学这门学科。 10、教学语法与理论语法、参考语法有哪些联系

答: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的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理论语法是教学语法的基础,理论语法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教学语法的研究和发展水平;教学语法是对理论语法研究成果的普及,推广和应用,也是对理论语法的检验。理论语法的新成果可以丰富教学语法,教学语法提出的新问题又进一步促进理论语法的发展。参考语法跟教学语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教学语法主要是指明哪些现象合乎语法,哪些现象不合乎语法,而哪些现象合语法,哪些现象不合语法,则是参考语法的主要内容。语法规则的解释和说明,需要参考语法提供语言事实。参考语法的研究和发展可以促进教学语法的研究和发展水平;与此同时,教学语法的研究和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推动参考语法的发展。总体来说,理论语法和参考语法是教学语法的基础,教学语法是对理论语法和参考语法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同时也是对理论语法和参考语法的验证。

什么是教学语法?教学语法有哪些特点

答:教学语法有的也称为规范语法,学校语法,课堂语法等。教学语法是在语法教学中使用的语法及其语法书,教学语法针对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键就他们的学习重点,难点,以及解决的方式方法。教学方法,联系设计,考试等都属于教学语法的范围。

特点:1规范性,无论什么样的教学语法,都是规范语法,即事先要有一个标准,告诉学生哪是正确的,哪是不正确的,什么是合乎语法的,什么是不合乎语法的。规范语法有两层意思,1)教学语法不能只是一个语法流派或某一个人的语法理论,观点,方法,以及其对语言现象的描写和解释,而是跟均当前语法研究的现状,对比较成熟的,已被多数人接受的语言现象的描写和解释,以及相关理论观点,方式方法的介绍,并对一些术语进行合理的吸收。2)由于教学语法要对各种语言现象加以规范,所以,对一些语法学界存有分歧,甚至争论尖锐的问题,有时要采取折中的方法,甚至做出硬性的规定。2稳定性,教学语法相对于理论语法的突出特点是稳定性。所以稳定性,指的是按照教育学原则,教科书的内容应该是这门学科里已经有定论的东西。教学语法之所以要保持稳定,是因为:教学语法面向的是广大的学生,影响广泛;在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层出不穷的今天,如果把一些尚未达成共识的东西写进教学语法,就会使教学语法显得比较混乱,而且也会使学生无所适从。3可接受性,无论什么教学语法,都不可把语法大纲,语法课本或者语法著作的全部内容,原封不动的编进教材或搬上课堂。教学的双方是教师和学生,教学语法的可接受性应从这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教师的可接受性,教学语法体系应该是广大教师所熟悉的,容易接受的。二是学生的可接受性,要是学生对语法教材中的内容容易接受,语法教材必须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层次性,内容要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繁简适当,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避免枯燥乏味的抽象话,理论话的说教。 12、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本体语法有什么异同

答:1)重点和难点不同。汉语语法体系的基础部分,对本体教学语法、教师用对外汉语语法与学生用对外汉语语法这三者来说都非常重要,但是,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小学生遣词造句时常犯的语法错误是本体教学语法的重点;而外国人学习汉语时经常出现偏误的语法点,则是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重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通常表现在学习者母语中没有的或者是在意义和用法上存在差异的语言现象,一般来说,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师用对外汉语语法的重点和难点,二者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一是怎么教的问题,一是怎么学的问题。2)内容的安排不同。一般来说,如果不是特殊需要,本体教学语法和学生用对外汉语语法的语法点不会集中在一起,本体教学语法知识通常夹杂在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用对外汉语语法知识点夹杂在平时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而教师用对外汉语语法则一般需要专门集中时间进行学习,通过对一些语法点的比较、辨析,了解哪些语法点是外国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哪些语法点应该用这种办法教,哪些语法点应该用那种办法教,知道怎么让学生掌握巩固语法知识等等。3)内容的深度不同。相对来说,由于教和学的角度不同,按照教育规律,教师用对外汉语语法的内容要比学生用对外汉语语法知识丰富的多,同样的理论,观点和解释的语言规则要深得多,而且还有一些教学方面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措施等。 13、为什么说语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比较重要?

答:1)掌握所学语言的语法规则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符号系统,由词组成的句子可以有千变万化,但是,这些组合的规则却是有限的,正是通过这些有限的规则,词可以生成无限的句子,学习和习得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对掌握一种语言可以起到以简驭繁、举一反三的作用,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掌握了某一语言的结构和表达规律也就掌握了这种语言,否则,就不能算是掌握了这一语言。2)大多数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都比较重视语法教学。回顾第二语言教学的历史,绝大多数教学法流派都比较重视语法教学。从最初的翻译法,到后来的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以致近些年兴起的认知法,功能法,都十分注重语法的教学。其中最早的翻译法,甚至把语法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中心内容。3)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更需要语言理论知识的指导。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和儿童习得语言不通。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已经超过了最佳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可塑性已经非常弱了,这就要发挥成人的优越性,演绎推理,抽象概括能力强,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概括和归纳,综合处理语言材料。这些优越性对于学习语法来说,极其重要。正是通过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把握,通过演绎、归纳、推理等抽象的心智活动,才能通过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的,合乎语法的句子。

14、语法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语法术语表达。在语法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用语法术语。但这不是说不使用语法术语,比如不讲词类,不讲主谓语等就无法讲语法。在教学中许多术语在外语中都有对应的术语,没有必要解释;不对应的术语,简单说明即可,没有必要详细讲解,因为我们是在教外国学生汉语,不是教汉语语言学。另外,采用的术语要大众化、一般化。大众化指的是多数人能接受的,一般化则是指一般语法体系采用的,而不是比较偏僻的术语。2)由于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如果一些汉语知识比较难理解,或者教师在讲解语法时表述不够充分,很容易导致他们产生语法偏误。对待语法偏误,不要像对待汉语为母语的人产生的语法错误一样,轻易否定或直接改正。在纠正语法偏误时,也最好不要从理论或结论出发,而要从分析偏误的实例开始,通过例举一系列相关的正确和错误的例子,找出他们产生偏误的原因,一步步推进,直到能够真正理解和彻底改正。3)表述的浅化和简化。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最难办的就是把那些研究的较深,较难的问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出来,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让他们理解,且能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语法知识前,对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反复琢磨,使所教的内容尽可能的浅化和简化。

15、课堂语法教学有哪些基本方法?

答:1)演绎法。演绎法的特点是从语法规则到具体语言材料。这种方法对于语法讲解比较系统,完整,容易操作,用起来比较顺手,但是学生掌握的效果不一定好,主要是难以完全理解和正确运用。2)归纳法。归纳法的特点是从具体材料到语法规则。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学生感兴趣,容易理解和记忆,但往往系统性,完整性不强。3)类比法。类比法的特点是从具体语言材料到具体语言材料。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学生容易学会运用语法规则,缺点是不能形成一个理性的概念,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比较零散。 16、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汉语语法规则怎样表述?

答:1)文字描述法。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做法是对语法知识进行文字描述,其他表示法通常也都要结合文字表述法。2)公式法。这种方法相对较少,仅用于表述某些句型或语法规则时。3)比较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外国学生容易混淆的或者是用法比较接近的两个或更多的语法点的教学,通过比较找出两个或更多的语法点的异同。4)对比法。对比法指的是针对外国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5)图表法。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类别或者规则,有时用列表的办法来进行讲解。 17、简要说明汉语中音节,语素与汉字的关系

答:语素,音节,汉字三者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关系比较复杂。语素是语言的最小单位,音节是语音单位,汉字是记录音节的书面符号。(一)语素与音节的关系。1、一个语素一个音节,即一个音节只与一个语素发生联系,如“森”“收”。2、一个语素多个音节,如“蜘蛛”“沙发”。3、一个音节表示多个语素。(二)语素与汉字的关系。1、一个汉字一个语素,如“灯”“看”。2、一个汉字表示好几个语素,如“站(东站,站住)”“弹(弹性,子弹)”。3、几个汉字表示一个语素,如“沙发”“吉他”4、单个汉字表示语素,如“玻”“璃”“窈”。 18、使用替代法辨别语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一,首先这种替代必须是双向的,要确定一个双音节的语言片段包含两个语素,必须两端都能替换,如果只有一端能够替换,那么整个语言片段往往只是一个语素。二、必须保持替代前后意义的基本一致。 19、“名素就是构成名词的语素,动素就是构成动词的语素”,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名素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动素表示动作行为。所谓名素动素只是根据语素本身所表示的意义而对语素所作的分类,如果这个语素能够单独成词,那么它作为词的词性与它的语素类型相一致。但当它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它的语素类型往往与那个合成词的词性并不一致。如“蚕”为名素,但和成词“蚕食”却为动词;“裁”“缝”是两个动素,但他们构成的合成词“裁缝”却为名词。 23、举例说明叠音词与重叠式复合词有何异同

答:单音节形式无意义或意义与重叠形式的意义没有联系的,是叠音词。单音节形式有与双音节形式相关的意义时,是两个相同词根语素的重叠式复合词。叠音词:奶奶 猩猩 蝈蝈 重叠式复合词:偏偏 暗暗 弟弟

20、与词素和短语相比,词具有哪几方面的特点? 答:(一)词的语音形式是固定而单一的。词的语音形式是固定而单一的,这与语素不同。词的语音形式具有整体性,内部不允许有停顿,而短语则可以有内部的语音停顿。(二)、词的意义是明确而融合的。词的意义是明确而融合的,这与自由短语不同,一般的说,一个词的意义并不是其构成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其构成语素的意义相互融合后产生的新义。(三)、词的功能是定型而完整的。词的功能是定型而完整的,这与语素不同。词与语素的最大区别在于词能够独立运用,实词都可以充当句法成分,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但可以表示相关的语法意义,而语素的功能则主要是构词,语素只有在能成词以后才能够单说或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21、判定一个语言单位是否是词,可以从哪几各方面入手?

答: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这个定义实际上就给出了我们判断一个语言单位是否是词的标准。词以“能够独立运用”的特点而与语素相区别,以“最小的”独立运用单位的特点而与短语相区别。一、问答法。能单说,也即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二、把一个句子中说有可以单说,即能单独回答问题的部分提取后,可以用剩余法确定其他成分是不是词,首先,不能单说,但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词。其次,把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单位提开,剩余的部分又不是一个词的组成部分的,也是词,虚词就是用这个方法来确定的。(三)扩展法。某个语言单位中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也即不能扩展的是词,否则是短语。使用扩展法要注意的是:扩展之后不能改变原来的意义。

22、简称的构成方式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由于语言交际的经济性原则的作用,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复杂的短语特别是表示事物意义的短语,有时又可以被减缩为一个比较简短的形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简称。一、提取型。提取型即提取出原词语中有代表性的语素组成简称。1、由原词语各词的第一个语素组成。如:科学技术——科技,家用电器——家电。2、又原词语前词的前一个语素和后词的后一个语素组成。如:军人家属—军属 空中小姐—空姐3、原词语前词的后一个语素和后词的前一个语素组成。如:对外贸易—外贸 人们警察—民警 4、又原词语各词的后一个语素组成。如:电影明星—影星 等待就业—待业 5、包含外来词的名称可以只取外来词的头一个语素化音节。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 呼和浩特市—沪市。 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由两个词组成的短语的简称,再如三个词以上的:上海师范大学—上师大 中国语言文学系—中文系。 另外,有的短语的提取型简称形式会改变原有语素的顺序:第三女子中学—女三中。 二、截取型。截取型即截取原专用短语的一部分来代替整个短语。1、取原短语的后一部分,如: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 2、取原短语的前一部分。 如:清华大学:清华。 (三)共戴型。共戴型是几个并列结构公用最后的那一个相同的语素,而把重复的省略掉。 理科、工科—理工科 中医、西医—中西医 (四)数括型 数括型是根据原来共同结构的项数和他们共同的语素或语义特征来进行概括。1、项数加共同语素,如:包修,包退,包换—三包 2、项数加几个结构共有的语义特征,如:酸甜苦辣咸—五味 33、说一说二和两的用法异同

1、十,百前一般用二,千万亿前多用两,即使数目词千万亿以2为开头是,也读成两。 2、度量衡单位量词前,一般用二,但米,吨,公里等新兴的度量词前大都用两。 3、当作数字读,如小数,分数,倍数,都用二;序数中也只能用二。

4、作为单位数用于量词前,用两,但作为两位数以上中任何位上的数字时,一律用二。 5、成对的东西,用两不用二。如两袖清风。 34、说一说零和0在书写时用法的不同

答:二者是表示同一数目不同形体,读法也一样,都可以作为数的空位,只是书写有所不同。1、空在末位,书面写作0,口语除年份和号码外,一般不说出来;但是,如果数字都是大写,尤其是表示钱数时,则必须写作“零”。例如:40斤 1980年 壹仟零捌拾。 2、空位在多位数中间,书面上有几个空位写几个0,口语里不管有几个空位,只说一个零。如 10008—一万零八。3、由于表示重量,长度,时间,年岁,钱数,面积时,中间没有空位时也可以用“零”,有强调零头的意思。如:五点零一分,一尺零一寸。4、0不可以儿化,零可以儿化。零儿化后变为名词,只整数以外的零头。如:八百挂点儿零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课后题在线全文阅读。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课后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135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