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4-1 4-2 5 6 7 7-1 7-2 8 9 10
建筑物用地 业务用房用地 附属工程用地 绿化硬化用地 道路停车场用地 总建筑面积 业务楼建筑面积 建筑密度 绿地率 项目总投资 其中:建设投资 流动资金 建设期利息 承办单位自筹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568.4 568.4 1136.6 800 2005 2005 33% 35% 232 232 0 0 232 第二章 场址选择
一、场址现状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萧县教育路东段南侧’北靠教育路’西邻自留9米宽道路、东侧为待开发的空地’南靠萧县公安局一中队·周围没有污染严重的厂矿’空气
较清新’适宜项目建设·
(一)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场址土地权属政府新征建设用地’政府无賞提供· (二)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场址已达五通’土地平整后既可实施建设· 二、自然条件 (一)气候条件
萧县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冬季显著’夏雨集中’无霜期长’日照充足·主导风向全年以偏东风为主’其次为偏北风和偏南风·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2.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0℃’年均气温14.4℃;历年平均降水量为811.2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08.3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年平均蒸发量为15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20-2480小时·
(二)水文条件
萧县位于淮河流域中游’二、三级支流范围里’隶属于华北平原南部的淮北平原中部·
萧县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全县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6亿立方米/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丰枯基本依赖降水补给的多寡’地下水资源赋存于地层的多孔介质之中’水的运动较为缓慢·近年来’城区及近郊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给水能力逐年减少’呈现超采现象’应该予以防范·全县水资源的水质较好’均为重碳酸钙型’矿化度小于1.0克/升’但其钙镁离子
偏高’导致水的硬度较大·
(三)地质地貌
萧县主属黄淮海冲击平原’地面高呈由西北向东南缓倾’海拨高度介于32-50米之间·地形大致可分为两个单元’即东南部分布着一些低山丘陵’其余为黄泛平原·山丘、谷地占总面积22.2%,平原占77.8%·
土壤为潮土类、褐土类、石灰土类、棕壤土类、砂疆黑土类’以淤土、两合土、沙土、盐碱土、土淤土为主’其中淤土平均有机质1.35%、碱解氮含量为70mg/kg、速效磷含量15mg/kg、速效钾含量120mg/kg、PH值为7.0’两合土平均有机含量1.25%、碱解氮含量60mg/kg、速效磷含量12.5mg/kg、速效钾含量100mg/kg、PH值为7.2’沙土平均有机质含量1.1%、碱解氮含量为50mg/kg、速效磷含量8mg/kg、速效钾含量75 mg/kg、PH值为7.5·
萧县域境内水系发达’沟渠纵横’河流多系人工河道’河道平直’水量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夏季水流量大、水流急’冬季河水变浅’水流缓慢·
(四)工程地质条件
萧县东、西有寒武、奥陶系地质构成·山丘平行延伸两侧’其余均为平原’海拨一般为2.5-32.5米’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北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地基承载力山前地带可达18吨/平方米·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20厘米’地震烈度6度·建设用地的综合自然条件较好·
萧县区域大地构造属中淮地台鲁西隆起区南极’区境范围内除寒武系、奥陶系有部分裸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掩盖’低山残匠占全部总面积的4.7%·
本区第四系分布广泛’孔隙水储存于第四系砂层之中’主要大气降水为主补
给水源·浅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及河流方向一致’ 由西北向东南·地下水位升降随季节(降水量)变化’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根据项目区地质普查钻孔揭露地层属第四级河流冲击相地层’分述如下: ①粉质粘土’浅褐黄色’可塑状’中偏高压缩性’在埋深约1米以上及2.2-3.5米’粉粒含量较多’部分段为粉土’松散状’结构性差·
②粘土’棕褐色’青灰色’可塑性偏硬’中等压缩性’见少量淡水螺壳’完整·
③粉质粘土’黄绿色’硬塑状’中等压缩性’含有钙质结核’在埋深约6米处较富集·
④粉细砂’浅黄色’级配性差’中密’本层埋深7.1米钻至15.0米未揭穿·层厚不详·
除第一层外’其他各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均在140KPa以上· (五)交通运输条件
萧县东邻江苏徐州市25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门”之称·南接淮北29公里’西距河南商丘市150公里’北连山东济宁130公里’县城距合肥、南京、济南、郑州4省会均为3小时路程’距徐州观音机场40公里’连云港出海口260公里·陇海、符夹铁路纵横穿境’连霍、合徐高速公路于县境内交汇’310、311国道’301、101、202省道与县乡道路交织成网’境内公路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0公里’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相结合的’内外相联的立体交通网络’承东启西’南引北联’昰重要的交通枢纽·
三、公用设施条件 (一)给、排水
项目用水由城市供水管网统一供给’水质、水量均可满足项目用水需求· 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雨雪水直接汇入院内雨水管道’再排入城市雨
水管网;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再汇入院内排水管网’最终排入城市污水系统·室内排水采用PVC-U管’室外排水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二)施工条件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萧县龙凤大道东段北侧’该地地势平坦’50米宽的道路已建成’为材料的运输、施工设备的进场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四周的空地为施工合理的平面布置、文明施工提供了方便’水电均可利用城市管网直接进入现场’施工条件十分优越·
二、项目所在镇基本情况
萧县龙城镇’古称萧国’位于安徽北部’与苏、鲁、豫三省为邻’交通便利’历史悠久’特产丰富’昰萧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国著名的国画之乡·全镇面积95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2个社区居委会’耕地面积2522公顷’总人口12.5万人·
龙城镇交通便捷’京沪铁路符夹线’陇海铁路穿越境内’南与青阜铁路连接’公路总里程800多公里·310、311公路、连霍高速横穿境内’距徐州观音机场40公里·
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储有煤、铁、铜、磷矿石’石灰石、大理、天然焦、耐火土、瓷石等’其中瓷石和煤炭储量为最大’为龙城镇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龙城镇农业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镇有6800多亩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山区绿色水果、山杂果生产基地、养殖基地·特别昰帽山萝卜全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报审完整版萧县龙城城郊派出所新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