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和扩大我会与各国航空组织的双边交流。继续巩固与俄罗斯、韩国、日本航空学术组织的良好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促进双方合作。尽快建立同欧洲、美国航空组织机构的联系,并争取与其他具有一定航空航天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等)的航空组织机构建立往来关系,进行交流。
(4)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人的科技交流。巩固与美国、台湾等海外华人航空社团的联系,继续联合办好?全球华人航空科技研讨会?、?海峡两岸飞行安全暨飞行技术研讨会?等,邀请更多的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科技人员参加我会的学术交流和有关活动,为推动两岸以及全球华人在航空领域的交流发挥纽带作用。
(5)打开专业分会对外交流工作的新局面。鼓励各专业分会与对口的国外组织或国际会议建立稳定联系。有能力的专业分会举办或者承办相应领域的国际会议,充分参与国际交流,为我国的航空科技工作者提供信息交换的平台。基础较薄弱的专业分会应积极参与各种国际会议,积累经验,与国外专家建立联系,为举办国际交流活动打好基础。2015年半数以上分会要与国外学术机构建立固定联系或固定参与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活动。
(6)?十二五?期间,将学会英文网站建成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4. 广泛开展航空科普活动,打造科普活动品牌,建设民族航空文化,使我国社会公众的航空科学素养明显提升,对航空事业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
到2015年,建设全国航空特色学校50所、航空科普教育基地10个、全国航空科普定点单位5个;与20家媒体单位建立密切联系;组织策划实施10项以上有较大影响力的专题品牌航空科普活动;举办各类航空科技(科普)展览3次;分别为小学、初中、高中的全国特色学校编写一套航空科普教学课件;推出一批优秀的航空科普图书、网络游戏、动画片等。
要完成以上任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科普活动的新形式、新机制,打造品牌,扩大影响,提升效益。要把科普活动的规模和社会带动性作为工作基本出发点和重要目标,重点开展三类活动:将建设全国航空特色学校作为重要抓手,盘活青少年航空科普工作全局;将航空科普活动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把航空文化融入社会企业文化中;广泛开展航空科普进军营、航空科普进社区活动。具体措施是:
(1)围绕社会热点,集中开展全国性、大型、有影响力的重大科普活动;以竞赛、讲座等为主要形式,培育、扩展专题品牌航空科普活动;开展航空科普讲座、航空夏令营、航空科
普进军营等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形成重大活动、专题活动和经常性活动相结合的繁荣局面。
(2)扩大学会航空科普教育基地数量,帮助基地提升能力,促进基地成为特色学校课外实践基地;新建全国航空科普活动定点单位,面向学校和社会公众开展大规模航空科普活动;加快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建设步伐,形成完善的教学、培训和交流体制。
(3)加强科普活动宣传。加大对《航空知识》、《航空模型》、《航空网》的指导力度,与一批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建立更密切联系并加强航空报道,进一步提升航空科技知识和科普活动的宣传频度,提高传播质量和水平。
(4)推动科普创作,坚持科学性、文学性、时尚性的有效统一,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特色学校课件、航空科普教材、航空科普教学参考资料、航空科普丛书、航空网络游戏,探索航空影片、动画片制作。
(5)通过各种方式调动行业内外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到航空科普工作中来。与从事航空科普活动的单位和部门建立密切的工作联系,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筛选一批运作规范、能力强的企业作为航空科普活动的承办和协作单位。
(6)主动与西方航空先进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组织开展科普交流与合作,与国际航空青年交流协会等建立密切联系,充分借鉴国(境)外航空科普工作的先进理论和经验,更新科普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手段。
5. 继续推进学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不断发展壮大学会组织,竭诚为会员服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学会综合实力
(1)完善会员结构,提高会员质量,加大团体和个人会员发展力度,加强会员管理信息化建设。继续完善会员分类制度,实行对各类会员分类管理和服务的组织体制。通过学会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确保每年直接参加学会活动的个人会员超过40%;高级会员的会费缴纳率超过70%,团体会员的会费收缴率超过80%。要关注国内航空产业发展形势,注重吸收新成立航空院系的高校、航空基地(园区)、国有或民营航空单位入会,力争到2015年单位会员数量超过170家。要继续加强个人会员发展,力争2015年个人会员实际数量达到4万名以上、级会员超过1000人。继续加强会员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基于会员库的会员会籍管理和学会网站的会员服务专区建设,研究开通学会工作手机报业务,为广大会员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2)继续推进以民主办会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丰富完善学会文化内涵,全面施行现代社团管理模式,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持续深化组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民主办会。要继续强化会员代表大会以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决策地位,严格执行《章程》规定和两会议事规则,确保学会重大事项由代表大会和两会民主决策。充分发挥学会各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在相关工作领域不仅起到指导作用,必要时直接参与或组织实施有关活动。
(3)加强对各级组织的管理和指导,推进学会工作全面发展。严格对直属专业分会监管,督促其积极开展活动,坚持定期考评,建立?分会能进能出、挂靠单位和负责人能上能下?的竞争和淘汰机制。积极指导地方航空学会工作,更加紧密合作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扩大地区会员工作站试点范围。要利用会员日等各种学会活动机会,深入单位会员、专业分会、地方航空学会等基层组织,了解会员需求,建立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机制与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机制相结合的决策支撑机制。
(4)关注科技民生,加大人才举荐和培养。继续搞好?会员活动日?,每年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主题开展活动,不断扩大其影响。要加强与单位会员的沟通,努力提供服务。利用学会各种活动,办事机构每年走访30家以上的会员单位,充分了解一线会员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积极提名院士候选人,推荐全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光华工程奖、创新群体和进入全国人才库的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全力打造?‘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和?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奖?两大品牌,使之成为航空界最具权威的科技人物社会奖项。要充分发挥学会各专业分会的优势,有针对性地面向广大会员及一线科技工作人员做好培训工作,促进会员成长,培育出更多的培训品牌。力争每年参加各类型、各层次培训与讲座的会员人数不断增加,五年期间年平均参与人数超过2000人。
(5)进一步加强学会自身能力建设。以深化学会办事机构各项管理改革为中心,继续解放思想,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积极推进学会活动方式与运作机制改革。要树立学会活动的商品意识,着力打造、包装活动品牌,下大力提高市场运作能力,挖掘经济效益,广开收入渠道。到2015年,确保学会资产比2010年增加50%以上,进入中国科协所属近200个全国学会前20名之内。分支机构也要加强经营意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6. 打造学会精品期刊,加强出版和宣传工作
?十二五?是期刊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会必须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刊物精品化、
信息化、国际化步伐。通过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资源建设,优化期刊的组织结构、出版结构,突出期刊的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巩固国内领先地位,向国际知名期刊发展。
(1)将《航空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CJA》)打造成为国内及华语地区航空航天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核心期刊及国际航空航天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为期刊进入本领域国际一流学术期刊队伍奠定坚实基础。提高《航空学报》引证指标,扩大期刊影响力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持续稳定地增长并保持本学科第一。继续被EI,IAA等知名检索机构收录,并努力争取SCI收录。提升学术质量,增加特约综述稿件。为优秀稿件开启快速发表绿色通道,缩短发表周期,加快期刊数字化建设;提高《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CJA》)国际化程度,与合作出版方Elsevier出版集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借助其在国际期刊界的影响力,真正实现稿源、审稿、编委、投审稿系统国际化。进一步补充、完善国际审稿人库。引进国际主流网上审稿系统,更新升级网站及相应设备。加大期刊宣传力度,向国外相关机构赠刊,扩大期刊国际影响力。积极参加国际航空航天领域学术会议组稿,多种途径努力扩大国际投稿数量。
(2)改扩建《航空动力学报》网络平台,创办网络化的电子期刊,实现论文全文上网,缩短出版周期。利用纸质期刊和网络电子期刊的平台,努力加大国际学术交流。申请创办英文期刊。从传统的期刊和现代的网络技术两方面扩展学术交流的国际化,提高《航空动力学报》的影响力,在十二五期间成为业内知名的一流精品期刊。
(3)建立《航空材料学报》网站,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增加网上审稿系统方便读者和作者。策划刊发英文稿件,通过刊发英文稿件,扩大期刊国际影响,并希望能与国外传媒机构合作,扩大期刊国际影响。
(4)扩大《航空工程进展》影响,进入国际检索。
(5)扩大科普期刊的发行量,成为行业内向社会大众和国际宣传航空和舆论导向的平台,吸引大批人才进入航空事业。《航空知识》争取进入海军航空兵基层部队,继续保持和增加空军和陆航的杂志订阅量。在通用航空方面加大力量,获得突破;《航空模型》争取稳定杂志发行量,发展非模型广告,积极参加国内外活动,提升品牌价值,抵御国外同行的挤压。 (6)继续加强与有关媒体的合作,拓展宣传渠道,争取每年学会活动受众(包括媒体受众)达到百万人次以上。加大学会活动信息的搜集,利用网站和期刊扩大宣传。加快学会信息化建
设,更新网络设备,增加网站功能和信息量,实现办公自动化。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学术交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航空学会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 10(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