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国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发展现状毕业论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为“全国作业车间安全周”,以通过活动达到减少工作场所事故的目的;每年7月1日至7日是全国安全周;日本每年的10月1日至7日是全国劳动卫生周,这两项活动均由日本劳动省和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主办。目的是推进企业事故预防和劳动卫生管理活动,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加拿大安全工程协会(CSSE)每年6月都发起“加拿大职业安全卫生周”活动。开展的方式有:展示安全宣传品和个体防护用品;放录像;公布和奖励在在安全卫生工作中达标的工人、所在部门领导;举办公司职员及其家属参加的安全宣传画比赛;组织职工和家属参加以安全为主题的野外郊游活动;组织企业职工制定个人安全卫生计划等。2004年以来,国际劳工组织正在讨论制定关于《促进职业安全与卫生框架》的政策性文件,其中将促进安全文化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他们认为:“雇主和工人的安全与卫生认识水平或意识水平,是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卫生的一个关键因素。因而,创立并促进作为一种企业文化、家庭文化或社区文化的安全文化是重要的。

国外知名的企业如杜邦、国际壳牌石油公司、国际海洋石油公司等都根据企业和行业的特点,形成了先进的、具有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在实践方面最成功的案例是美国的杜邦公司,200多年来的安全文化建设备受世人推崇。杜邦公司的安全原则是“所有的事故都是可预防的”。并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然本能反应;第二阶段,依赖严格的监督;第三阶段,独立自主管理;第四阶段,互助团队管理。只有当一个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达到第四个阶段时,才有可能实现安全零伤害、零疾病、零事故的目标。这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值得我国的企业学习借鉴。 1.2.2 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1992年,我国核工业专家也开始探索和研究安全文化。1994年3月,国务院核应急办公室与中国核能学会联合召开安全文化研讨会,时任劳动部长李伯勇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1995年,全国第五次“安全生产周”活动的主要内容为“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隐患治理,积极贯彻《劳动法》、《矿山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意识”,首次正式提出了“安全文化”的理念。1995年和1997年,由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等单位发起,召开了全国安全文化高级研讨会和中国安全文化推进计划专家座谈会,随后一批安全文化的专家学者崭露头角,一批安全文化的论著应运而生,安全文化建设的热潮在祖国大地涌动,不少产业部门开始倡导建立企业安全文化机制。建筑行业主要从事建筑施工、设备安装和建筑维修等活动,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产业地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建筑业也是一个仅次于煤矿、道路交通行业的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在巨大贡献的背后,其安全问题也成

4

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搞好建筑业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除了在组织上建立起必须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之外,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文化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安全文化对于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作用,并在企业中积极推动安全文化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2000家以上的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行业覆盖了矿山、石化、建筑、冶金、道路交通运输、铁路、航空、机械、电子、电力、建材等。企业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文化的认知程度超过了50%。

2008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通过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新的标准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号分别为AQ/T 9004-2008、AQ/T 9005-2008。该标准对安全文化的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确立了企业组织在建设良好安全文化方面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旨在帮助企业组织发展优秀的强势安全文化,实现卓越安全绩效的目标。该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从此有章可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将安全文化作为要素来抓,并列为各要素之首,更显示出了对我国安全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

国内学者对安全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安全文化的评价和行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方法上。国内学者郝育国分析了海运安全文化的实施层次,探讨了海运企业安全文化实施的方向,提出了海运企业安全文化的10个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来对此做定量分析。关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核工业、煤炭、电力、化工企业。祁光发提出“12345”安全文化系统工程,从一个行业出发,阐述了安全文化系统工程,概括、总结并创建了以“1个严为特征、2个抓为重点、3项工作为途径、4个规范为核心、5个开展为动力”的“12345”安全文化系统工程,以系统思维、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思想,阐述了“12345”安全文化系统工程的形成过程,为安全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和丰富安全文化的内容,追求长久的安全效应,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安全文化研究方面:从主要由政府部门推动转向以学界研究为主,从煤矿为主转向其他领域研究,从单一或几类学科为主转向多学科既分又合的研究,有关著述和调研以及研讨会多头并举;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政府—企业—个体之间互动构建,宏观上的安全法律法规与微观上的安全管理制度在逐步完善,社会与企业组织的安全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1.3论文的主要内容

5

本论文将以安全文化为理论基础,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并针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1)企业安全文化理论;

文章从企业安全文化基本理论的阐述,认识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对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2)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通过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简单的了解,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文化正确、深入的理解。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安全行为文化建设、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安全精神文化建设四方面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安全文化进行建设,并提出建设方法和途径。

(4)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充分了解并掌握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法途径进行分析,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1.4研究方法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广泛的参考了建筑安全管理、建筑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学、安全原理学、建筑安全工程等著作,所采用的方法:

比较研究和归纳总结

本文将中外安全文化、其他企业与建筑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进行比较并总结,以使作者阐述的有关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和建设途径更加明朗、科学。

6

2企业安全文化理论

2.1安全文化概述

2.1.1安全文化概念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先是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INSAG)于1988年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提出。1991年出版的INSAG-4报告即《安全文化》,给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

英国保健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CSNI)认为,上述的安全文化定义是一个理想化概念,且没有强调能力和精通等必要成分。于是提出了一个修正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想法、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他决定与保键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具有良好安全文化的单位有如下特征:互相信任基础上那个的交流,共享安全的重要思路,对预防措施效能的信任。

综上所述,安全文化广义的定义可表述为: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的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自然地人为的)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简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1.2安全文化内涵

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文化价值观和规范人的行为。它既包括执行者,也包括决策层和管理层。因为,人在保证“安全第一”中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领导者组织者安全素质和修养的提高,是单位安全文化水准提高的保证,全员安全素质和相关的提高是单位安全文化的基础。安全文化侧重于对人的观念、意识和态度方面。因为,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是人的活动,生产中的安全保障活动,人的活动是最重要的。规范人的行为,文化的作用是最积极、最有效、最根本的。安全文化就是由现行的以安全系统工程为标志而科学管理方法,注入更多的文化内,在强化对物和事管理额的同时,更突出的、更多的是关注人的需要,不断的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观念的建立是安全文化的重要内涵,旨在形成有利

7

于确保安全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思维方式、执业行为规范、舆论、风俗、习惯和传统等等。安全文化体现为一定的规章制度,加以正确的人的行为规范,以形成安全高于一切的氛围。其作用是约束个人行为和人际关系,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调动职工重视和改进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安全置于绝对优先地位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使全体职工在“安全第一”这个共同的价值观念指导下,凝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保证人与物安全的目标。 2.1.3安全文化的结构层次

安全文化结构层次的划分与安全文化的定义有关。由于国内外学者对安全文化的定义不能达成共识,因此,对安全文化的结构层次的划分也有所不同。国内学者袁旭、曹琦将安全文化分为表层和理层两层。表层指的是安全文化的表象层,它是各种意义明确内容具体的行为规范和标准构成的文化表象,也可以称为表现层。表层结构由立约类和非立约类两类内容组成:立约是指那些用一定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的内容,比如安全法律、条例、规范、标准等;非立约是指那些没有用具体的形式律定但却是约定俗成地在人们心理上普通认可的内容,例如安全生活及生产习惯等。由于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活动种类是千变万化的,而立约的内容总是有限的,大量的非立约的行为规范,是对立约的补充又是立约的延伸。

表层结构规范着人们在生活及生产中自觉有序地支配自己的安全行为。安全文化理层结构指的是安全文化的思维模式和思维程序,是对表层结构的理解层或解释层。也称为思想层。安全文化的理层包括“安全第一”的科学思想、“安全第一”的道德观念,“安全第一”的经营及生产原则等,它集中体现为“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安全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生命的价值观。表层与理层的关系:表层结构是理层结构的外化形式,它具有传递理层思想的功能,也是传递安全文化的媒介。

Guldenmund将安全文化定义为:组织文化中对与增大或减小风险有关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方面。基于这个定义,Guldenmund根据Cheni提出的文化的结构层次对安全文化的结构层次进行了分析。对于Guldenmund提出的安全文化结构层次,安全文化的里层即核心,是基本会意,基本会意是无意识的、相对模糊的,并渗入到整个组织之中。下个层次是信念与价值观,在实际表现为态度,由于态度是较明确的,因此这一层的研究对象也是比较明确的,其研究对象分为硬件、软件、人和行为四类。最后,最外层是尤其明确的,指的是那些可观察的行为与人工产物,包括规章制度、故事、仪式、习语等。

国内主流观点是采用四层次论。四层次论中将安全文化分为安全物质文化(或安全物态文化、或安全器物文化)、安全制度文化(或安全管理与法制文化)、安全价值规范文化(或安全规范文化、或安全习俗文化、或安全教育文化)及安全精神文化(或

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国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发展现状毕业论文(2)在线全文阅读。

国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发展现状毕业论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5929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