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国际金融讲义1(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国际收入 < 国际支出 也叫国际收支赤字 (源于记帐方法) (二)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判定标准—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从从事国际经济交易的主体的交易行为的性质分析,国际经济交易分为: 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

1、自主性交易 事前交易——经济主体出自某种经济动机和目的、独立自主地进行的。

2、调节性交易 事后交易弥补性交易——在自主性交易出现不平衡之后进行的交易。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产生的原因

1、经济周期 周期性不平衡; 2、经济结构 结构性不平衡; 3、国民收入 收入性不平衡; 4、货币价值 货币性不平衡; 5、偶然因素 偶然性不平衡。

注: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率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具有长期持久性影响,称之为持久性不平衡;其他原因所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因其临时性,称之为暂时性不平衡。 三、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

1、外汇缓冲政策—央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来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所形成的外汇供求缺口,从而使收支不平衡所产生的影响仅限于外汇储备的增减,不致于因汇率的急剧变动和进一步影响本国经济。(长江与洞庭湖的关系) 2、财政货币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详见下页) 3、汇率政策—通过本币的贬值或升值,改善贸易收支与国际收支。 4、直接管制—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对国际经济交易进行干预,以求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措施。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 5、利用国际借贷。

2、财政货币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财政政策:主要是税收政策和政府开支政策; 逆差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税负,节约开支; 顺差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税负,增加开支。 (2)货币政策:包括贴现政策、改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逆差时:采取紧缩政策,提高贴现率和准备金率,增加国债发行,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顺差时:采取扩张政策,降低贴现率和准备金率,回收国债,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第四节 西方国家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介评 一、国际收支自动平衡理论(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理论) Price Specie—Flow Mechanism 适用于金本位制度

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 大卫?休谟 主要观点:(物价现金流动机制) 逆差 黄金外流 货币供应量减少 物价下跌 出口扩大、进口缩小 国际收支平衡

顺差 黄金内流 货币供应量增加 物价上涨 进口扩大、出口缩小 国际收支平衡

二、弹性分析理论

1、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 马歇尔、罗宾逊夫人,美国经济学家 勒纳 2、该理论主要围绕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来论述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3、货币贬值国家实现改善贸易收支目标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出口需求弹性 + 进口需求弹性 > 1

D x + D i > 1 货币贬值,有利于贸易收支的改善; (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D x + D i < 1 货币贬值,不利于贸易收支的改善; D x + D i = 1 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改善无影响

4、主要贡献:纠正了货币贬值一定有改善国际贸易收支作用与效果的片面看法,指出了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条件。

三、吸收分析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 亚历山大

该理论以凯恩斯的均衡方程式为基础,实际上是凯恩斯主义在国际收支上的具体运用。 国际收支 = 贸易收支 = 出口— 进口 = 总收入 — 总吸收 故此,要调节国际收支逆差,可以减少总吸收或扩大总收入,或者二者兼用。

主要贡献:把国际收支同国内经济联系起来,为实施通过国内经济的调整来调节国际收支的对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四、货币分析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 蒙代尔、约翰逊 主要观点: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强调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状况在形成国际收支不平衡及其调节过程中的作用: 货币需求 > 货币供给 国际收支顺差; 货币需求 < 货币供给 国际收支逆差; 货币需求 = 货币供给 国际收支平衡。

进步之处:与弹性分析理论、吸收分析理论相比,该理论考虑到资本在国际间流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新的国际收支自动平衡理论。 缺陷:忽视了短期国际收支不平衡带来的影响。 五、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冲突与协调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米德、丁伯根、史旺、约翰逊、蒙代尔 等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经济的稳定增长;2、物价稳定;3、充分就业; (其中1~3为内部平衡) 4、国际收支平衡。 此为外部平衡 (二)纠正外部失衡的对策: 1、开支变更政策(开支调整政策)

——指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支出),以求得国际收支平衡;

2、开支转换政策——政府采用汇率变动措施,使国内相对价格和国外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引起对国货的需求增大,对外国货的需求减少(购买方向发生变化) 3、直接管制——政府对某一或某些经济部门予以限制或优待。 直接管制包括:财政性管制、商业性管制、货币性管制

(三)丁伯根法(原)则Tinbergen Rule & 米德冲突 Meade Conflict 1、丁伯根原则—政府为达到一个经济目标,至少要运用一种有效的政策;为达到几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几种独立、有效的政策。

2、米德冲突—如果政府只运用开支变更政策而不同时运用开支转换政策和直接管制,不仅不能同时实现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而且会导致两种平衡之间发生冲突,这种情况被称之为“米德冲突”。

例:(1)既有严重通货膨胀又有国际收支顺差时,紧缩性开支变更政策与扩张性开支变更政策采取的冲突;(2)既有严重失业问题又有国际收支逆差时,扩张性开支变更政策与紧缩性开支变更政策采取所导致的冲突。 (四)蒙代尔分配法(原)则 蒙代尔认为:

财政政策对国内经济的作用大于对国际收支的作用,二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作用较大,它倾向于扩大本国与外国之间的利差,促使大量资本在国际间移动,进而影响国际收支。故此,分配财政政策以稳定国内经济的任务,分配给货币政策以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

评价:1、两种政策实际上对两种平衡都会产生影响;

2、忽略了汇率、通货膨胀程度和政治经济情况变化对资本移动的影响,仅强调了利率变化的作用;

3、忽视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第五节 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1980年4月14日我国恢复在IMF中的合法席位之前,一直编制外汇收支平衡表,主要记录已经发生了的外汇收支状况。从1985年开始陆续公布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二、我国国际收支的特点: 1、国际收支规模迅速扩大;

2、贸易收支在国际收支中处于重要地位; 3、非贸易收支规模迅速扩大;

4、资本输出入的在国际收支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复习思考题

1、外汇的概念(包括动态和静态、狭义与广义)狭义外汇的主体 2、我国外汇管理条例的外汇内容。

3、国际收支的概念(包括广义与狭义)建立的基础 4、经济交易的概念 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与特性 5、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6、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和记帐方法 7、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8、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核算 (计算题) 9、 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标准是什么? 10、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一般成因有哪些?

11、国际收支不平衡(包括顺差和逆差)产生哪些影响? 12、*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13、“物价现金流动机制”(国际收支自动平衡理论)的含义、代表人物 14、弹性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歇尔——勒那条件的含义 15、吸收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贡献

16、 *什么是内部平衡?什么是外部平衡?纠正外部失衡的对策有哪些? 17、 *丁伯根原则 米德冲突 蒙代尔分配原则的含义 18、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时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国际金融讲义1(3)在线全文阅读。

国际金融讲义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4863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