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速跑40~60米。跑过终点后逐渐减速。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跑过终点,不改变跑的动作。
(4)加速跑40~60米做撞线动作。要求在最后10米开始加大摆臂的幅度和力量,在最后一步做撞线动作。
(5)预防过早前倾上体撞线的练习。把终点带延后50厘米,做各种距离跑的终点撞线练习。
(6)100米全程跑终点撞线练习。 (7)150米全速跑终点撞线练习。
易产生错误及纠正方法
(一)途中跑易产生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1 (1)产生原因:
①对后蹬对作概念不明确,在后蹬动作尚未结束时,急于完成摆腿动作。 ②上体过于前倾,使髋关节产生补偿性后移。
③腰、腹肌松驰,髋关节柔韧性差,后蹬时髋部的前送不充分。 ④支撑腿力量差,前摆不积极。 ⑤移髋的速度不够。 (2)纠正方法:
①讲清在后蹬时髋、膝、踝三关节的用力顺序和充分伸展动作。 ②后蹬时,强调摆动腿前摆带动同侧髋前送。 ③加强腰、腹肌和伸支撑腿的力量练习。 ④身体保持正直,加快髋关节前移速度。 ⑤多做高抬腿和后蹬跑练习。 2 (1)产生原因:
①后蹬动作结束后,大小腿没有充分折叠,致使前摆半径加大,造成抬腿速度慢。 ②后蹬动作结束时,小腿后摆幅度太大。
③髋关节屈大腿肌群力量不足和伸肌群不放松。 ④上体过分前倾,限制了抬腿动作。 (2)纠正方法:
①讲清后蹬结束后,大小腿折叠动作的重要性。并反复做大小腿折叠前摆的辅助性练习。
②加强抬大腿的屈肌群力量和伸肌肌群的柔韧性练习。 ③反复做高抬腿练习。 3 (1)产生原因:
①支撑腿蹬伸时膝、踝关节用力时间过早或过晚。 ②支撑腿蹬伸和摆动腿前摆消极无力。 (2)纠正方法:
①讲清支撑腿与摆动腿配合动作的要领。
②做快速跨步跳练习。要求快蹬快摆动作幅度大。 ③弓箭步走练习,体会蹬摆时机和幅度。
④加阻力的拖胶轮跑。要求在有阻力情况下,加大蹬伸和摆腿的力量及二者配合。 ⑤用中等速度跑,体会蹬地与摆腿协调用力。
(二)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
(1)产生原因:
①有侥幸取胜的心理,猜测枪声起动。 ②“预备”姿势身体重心过分前移。
③竞赛时心理过于紧张,不能控制,手指和臂的力量差。 (2)纠正方法:
①适当调整起跑的“预备”姿势。 ②手指和臂的力量练习。
③以不同的时间间隔呜枪,使学生养成听枪起跑的好习惯。 ④教育学生克服侥幸取胜的想法。 2 (1)产生原因:
①起跑“预备”姿势时臀部抬得过高或过低。 ②两脚没有压紧起跑器。 ③两腿的力量差。
④起跑时两臂的摆动无力。 (2)纠正方法:
①调整“预备”姿势。使身体处于最佳起动状态。 ②提示学生双脚掌蹬紧起跑器。 ③抗阻力起跑。
④加强学生腿部力量训练。 3 (1)产生原因:
①起跑第一步过大,向后摆臂不积极。 ②腰部、腿部力量不强。
③下肢快频率的蹬摆和积极摆臂配合不协调。 (2)纠正方法:
①讲清起跑后加速跑动作要领。 ②加强腿部腰部力量训练。
③用胶皮带牵引做起跑后加速练习。
④用斜杆控制起跑后加速跑时身体的前倾角度。
介绍几种专门性练习方法
(一)小步跑
(1)作用:体会用前脚掌积极着地技术培养协调能力和增强踝关节支撑力量。
(2)动作要求:躯干正直,肩和双臂放松,提起脚跟保持高重心。一腿伸膝蹬地一腿屈膝前摆,大
腿前摆不高约与水平面呈45度角就开始髋部发力,大腿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稍向前下方伸出,接着前脚掌迅速向前下方着地。着地要积和富有弹性。着地点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此时着地腿膝关节伸直配合另一腿屈膝前摆使重心迅速前移。双臂屈肘前后摆动,步幅小频率快,整个动作配合要协调连贯(图7)
(二)高抬腿跑
(1)作用:增强快速摆腿和蹬地的力量,提高两腿交换的动作频率以及蹬摆配合的协调能力。
(2)动作要求:躯干正直,保持高重心大小腿折叠高摆大腿,与地面平行,另一腿充分伸展髋、膝、踝三关节。然后摆动腿大腿下压用前脚掌着地。两臂屈肘前后摆动步幅小频率快,整个动作快速有力(图8)。
(三)车轮跑
(1)作用:体会摆腿和大腿下压,小腿放松前伸以及小腿和脚掌鞭打扒地技术,提高协调能力,增强蹬摆肌肉力量。
(2)动作要求:和高抬腿摆腿动作相同,但在大腿下压时,强调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向前下方伸
出。当脚掌接近地面时,膝关节呈伸直姿势,小腿的延长线约与地面成 70度角。随着大腿继续向下后方压,用前脚掌在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处积极完成“扒地”动作,着地支撑时要充分伸展髋、膝、踝三关节,并使重心迅速前移。双臂屈肘前后摆,整个动作配合要协调、连贯(图9)。
(四)后蹬跑
(1)作用:体会蹬地和摆腿配合技术,增加蹬摆力量和幅度,提高协调能力。
(2)动作要求;两脚前后站立,躯干稍有前倾。
后面的腿以膝领先,大小腿折叠前摆,同时支撑腿蹬地充分伸展髋、漆、踝三关节并把同侧髋前送,尽力加大两在腿夹角,蹬摆结束瞬间,摆动腿小腿和后蹬腿大腿约呈平行姿势,接着摆动腿大腿积极向后下压,用前脚掌着地转入后蹬,另一腿大小腿折叠前摆。两臂屈肘前后摆动,整个动作节奏快,重心上下波动小,动作幅度大而有力(图10)。
(五)发展快速跑中放松能力的练习
(1)肌肉的伸展性、关节的灵活性、全身的协调性以及柔韧性构成了放松能力的基本因素。因此,我们首先应有针对性地通过体操、艺术体操、游戏和球类运动等方式进行练习,发展基本放松能力和快速跑动中的放松能力。
(2)心理练习方法:讲清放松在短跑中的作用以及放松不只是肌肉的放松,而且还应重视神经系统的放松。通过反复对比测验,使学生相信用90%能力的放松快跑会提高成绩的事实。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教育学方法。采用放松大步、加速后的惯性跑以及跑的专门性练习等手段,特别是加速跑后的不减速惯性跑练习,能够有效地发展快速跑中的放松能力。
(4)放松的自我检查。紧张往往始于面部、颈、肩和手各环节,在教学中应时刻注意学生这些部位的放松情况,并培养学生自我调整的能力。
(六)发展短跑能力的练习 1
(1)对抗肌柔韧性练习:各种压腿、摆腿、踢腿练习。 (2)主动肌的力量、速度练习。
①快速高抬腿练习和原地双腿的跨栏跑摆动腿练习。
②加阻力的摆腿练习和各种腹肌练习。 2
(1)髋关节柔韧性、灵活性练习。 ①各种压腿、踢腿练习。
②强调转髋、送髋的竞走练习。
③原地转髋练习和侧向前后交叉步练习。 (2)伸髋肌群的力量、速度练习。
①仰卧伸髋摆腿练习、俯卧髋屈伸练习。 ②负重体前屈、抓举或抓提杠铃、俯卧负重上、下打腿以及加阻力的下压大腿练习等,能够有效地发展伸髋肌群的力量。 3
通过大量的跳深练习和下坡跑练习能够有效地提高主动肌退让性工作能力,减少前蹬支撑所用时间,提高运动成绩。 4 (1)手扶肋木地模仿练习。 (2)弓箭步走(强调蹬摆配合)。 (3)拉胶皮带跑(阻力)。 5
(1)各种负重和不负重的跳跃练习。例如;跨步跳、台阶上交换腿向上跳、直膝跳等。 (2)负重力量练习、负重双腿交换跳、负重半蹲展体跳、负重深蹲、负重提踵以及负重收拉小腿等练习都能很好地发展下肢力量。
(3)各种加大难度的跑的练习。 ①上坡跑。 ②逆风跑。 ③在沙滩、草地、雪地上做各种跑的练习。 6
(1)触臂摆臂练习。双人分组练习,是控制摆臂幅度的一种手段。
(2)防偏摆臂练习。双人分组练习,是预防和纠正左右摆臂的一种手段。 (3)用细胶皮带作阻力的摆臂练习。 7
(1)悬垂在单杆上或支撑在双杆上做快频率摆腿练习。 (2)快速跑下台阶练习。
(3)高速情况下,缩短步长的练习。要求加速跑速度达到最大后,不减速,而做减小步幅的惯性跑。
(4)超速情况下,限制步长的练习。主要有牵引跑或下坡跑格练习。 (5)利用节拍器,使运动员按节奏跑,努力保持步频。 8 (1)在上坡或下坡跑道上起跑。
(2)利用助力或阻力做起跑或起跑后加速跑练习。
(3)改进起跑和加速跑步幅的练习。在起跑器前按照正常的脚落地位置,画出标志,要求学生起跑后脚严格落在标志上。 9 利用不同距离的重复法、不同时间间隔的间歇法等方法,对短跑的速度、速度耐力和短跑能力进行综合性训练。
接力跑技术的新发展
接力跑是由短跑和传、接棒技术组成集体配合的径赛项目。它既能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又能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田径场正式比赛的接力跑项目有男、女 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少年女子有4×200米接力。 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还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接力跑,如:迎面接力、越野跑接力、异程接力,圆圈接力、跨栏接力和不同距离的团体接力赛等。
在田径场上正式比赛的接力跑由四人配合,各跑一段距离完成全程跑。所以在传接棒时,要充分发挥手和眼的作用。从形式来看,传接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上挑式的方法,一种是下压式的方法。采用下压式传接棒方法,练习时应培养运动员双手都能掌握传接棒的技术,双手不但会传,而且也会接。另外,在选择各棒队员时,必须根据各个队员的特长,即各队员起跑技术,弯道跑技术,冲刺跑技术和传接棒技术等,发挥每一队员的特长,把最有特长的队员安排在最合适的棒次上。
各棒队员的安排,一般是第一棒持棒跑106~108米,安排起跑技术好并善于跑弯道的队员;第二棒持棒跑100米(实际跑126~128米),安排专项耐力好,并善于传接棒的队员;第三棒持棒跑100米(实际上跑126~128米),安排除要具备第二棒的条件外,还要善于跑弯道的队员;第四棒持棒跑92~94米(实际跑120米),安排短跑成绩最好,冲刺跑能力强的队员。
接力跑被正式列式比赛项目是在19世纪末。当时的比赛规则规定接棒人在20米接力区内跑进中从传棒人手中接棒。20世纪后期,规则规定从接力区后沿向后延长10米,作为预跑线,接棒队员可以在10米的预跑段区域内任选一处开始起跑,但传棒接棒,仍然必须在20米接力区内完成。
男子4×100米接力是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第五届奥运会被首次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的,英国队以42.2秒的成绩获得冠军。1920年8月22日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第七届奥运会上美国队创造的42.2秒的成绩被承认为第一个正式世界纪录。目前到1986年止男子4×100米世界纪录为37.83秒。 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首次进行了女子4×100米接力赛,加拿大队以48.4秒的成绩获得冠军;1936年柏林奥运会德国队在预赛中跑出46.4秒的成绩被承认为第一个世界纪录。目前,到1986年止,女子4×100米世界纪录为41.37秒。
女子4×400米接力开始较晚,1969年才由原苏联莫斯科队创造第一个世界纪录,成绩是3分47.4秒,1972年首次列入奥运会比赛。获得冠军的是当时初露头的东德队。目前,到1986年止,女子4×400米世界纪录为3分15.92秒。 接力跑在旧中国历届全运会上都被列为比赛项目。开始是880码、半英里、1英里接力。1924年第三届全运会改为4×200米接力和4×400米接力跑,1933年的第五届全运会有了4×100米接力跑,当时男子成绩为44.4秒,女子成绩为54.6秒。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短跑成绩的提高,接力跑的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到1994年止各项接力成绩如下表:
接力跑的传、接棒方法,有上挑式和下压式两种。在实践中又产生了两种方法兼用的混合式。从接力跑的竞赛规则和场地(接力区)的设计中,可以看出;在快速奔跑中完成传、接棒和提高跑的速度是接力跑技术的发展方向。
接力跑技术的教学目标
确定接力跑技术教学目标时,应以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完成接力跑技术教学的具体任务。 教学目标:使学生具有中等学校体育教师必备的接力跑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把接力跑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系统地掌握、运用接力跑锻炼身体的练习手段和方法。基本功扎实,会讲、会做、会教,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基本胜任中学体育课中接力跑教材的教学工作,课余接力跑训练的指导工作和课外体育锻炼中接力跑练习的指导工作。结合术科课教学特点,在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心肺功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短距离跑技术的教学目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