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无线网络
对于现在的信息学院来说,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习、教学及
行政管理是一种迫切的需要。学生将进入对信息技术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的经济生活中。网络也成了学生、教师及社会间更好进行交流的一种媒介。最为重要的是,网络对学习过程本身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能够消除学生与学习资源间的界限,使学生可以自由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获取信息。它们扩大了课程的选择范围。面对有限的财力资源而又要大提高学习经历的挑战。并且能消除进行交流的距离上的障碍,网络注定会在教育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些教学楼和图书馆等逐渐成为师生们进行学术交流的“公共场所”。这些“公共场所”的人员相对密集,加之近年来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接入需求的增长,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迫切需要在这些“公共场所”能够上网或进行网上教学互动活动,但是传统的有线网络无法满足师生们对移动性的需求。
无线校园网,就是通过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校园中建立的无缝无线通讯网络,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处于网络中,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园网。
目前信息学院已拥有的有线网络,只能提供固定的信息点,无法满足学校师生随时随地共享教育网络资源的需要。无线校园网正是顺应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前进步伐,蓬勃发展起来的。无线校园网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空间自由性和灵活性;可以避免大规模铺设网线和固定设备投入,有效减少网建费用,缩短建设周期;无线网带宽
第 6 页 共 26 页
校园无线网络
很宽,适合进行大量双向和多向的多媒体信息传输。
目前教育网用户非常期待实现的许多需求,如信息点流动,
难以布线,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成本和保护投资等,通过无线校园网的建设,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基础和途径。
设计的前提
1、
准确了解校园的在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主要功能。
2、 3、 4、 5、
准确了解校园的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准确了解校园的管理模式。
准确了解校园用户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期望。 在规划制定过程中能得到校园的背景资料提供、调研、草案等方面的积极配合。
设计的目的
1、 明确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目的---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校园高
效快捷的工作平台与通畅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更快、更好地实现校园业务发展战略及目的。
2、 明确数字校园建设愿景---实现校园的数字化管理、数字
化服务。
3、 明确数字校园建设过程和目标。
4、 明确数字校园建设蓝图(建设范围、总体框架、技术规
范、运维管理模式)。
第 7 页 共 26 页
校园无线网络
设计的范围与内容
1、 在明确数字化校园发展战略与中长期建设规划的基础上,
首先建立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战略,明确数字化校园建设总体目标与建设过程;然后,根据数字化校园的功能定位、业务实现、管理与服务需要,完成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运用系统、技术规范、服务管理体系等相关内容的设计。 2、 为了保证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实施与落实,在规划过程
中还将结合校园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的客观过程,从改进业务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管理水平等对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并给出项目建设与改进建议。
二、无线设备及工作原理
无线网卡又称无线适配器,无线网卡主要由网络接口卡单元,扩频通信机和天线三个功能模块组成。每个网卡只有一个MAC地址,计算机接收信息时,扩频通信机通过天线接收并处理判断是否给网络接口卡。
无线AP是无线网络中负责数据接收和转发的设备,功能相当于网络集线器和交换机,是一个桥接的无线基站,固定位置并可接有线网络,最好一个AP节30台客户端。
无线网桥是工作于数据链路层的网络互连设备,用于连接两个
第 8 页 共 26 页
校园无线网络
或多个独立的网络段。以接收、存储、地址过滤、转发通信,分隔广播通信量,数据链路层相同协议。点对点、点对多点、中继连接等桥接。
无线路由器是一种集无线AP与有线宽带路由器于一体的产品。具有简单、高效、使用方便、部署简单特点,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网络地址转换,防火墙功能,即插即用等。
无线天线的功能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可以扩展无线局域网的覆盖范围,性能参数是传播方向,工作频段,天线接口,天线增益。信号方向分为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
交换器即是交换式的集线器。交换器的每个埠(port)都享有一个专属的频宽并具备资料交换功能,使得网路传输效能得於同一时间内所能传输的资料量较大;网络交换器,是一个扩大网络的器材,能为子网络中提供更多的连接端口,以便连接更多的计算机。, 交换机工作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内部的CPU会在每个端口成功连接时,通过ARP协议学习他的MAC地址, 保存成一张交换表。网络交换机具有性能价格比高、高度灵活、相对简单、易于实现。
扩频传输技术,是一种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信号所占用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必需的最小宽带,频带的扩展通过一个独立的码序列来完成,用编码及调制的方法来实现,与所传信息数据无关,在接收端
第 9 页 共 26 页
校园无线网络
用同样的码序列进行接收、解扩及恢复所传信息数据。
窄带微波传输技术,数据基带信号的频谱不做任何扩展即被直接搬移到射频发射出去。窄带调制方式占用频带少,频带利用率高。一般选用专用频段,
红外传输技术,采用波长小于1um的红外线作为传输媒体,有较强的方向性,由于采用低于可见光的部分频谱传输,因此不受无线电限制,红外信号要求视距传输,很难窃听。有较高的安全性,设备简单、便宜,红外线具有很高的背景噪声,受日光,环境照明的影响较大,要求信号源设备的发射功率要大。
三、用户需求分析
校园内部铺设网络的工程涉及面很广,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对校园环境产生不少影响,从投资、施工周期、网络维护、升级等方面着手,学校需要一套更好的网络方案。随着学校的发展,无线网络不能满足要求。
1现代化教学需求。学校大量开展网络化教学活动,很多课程或课件都通过访问页面获取,学生希望在任意时间学校的任何地方访问课程主页和课件,并进行提交作业。师生们希望能有更便利的条件访问校园网上提供的其他资源。
2端口数量的限制。有线局域网如教室、图书馆等地方信息点有限。随着学生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和现代教学的普及,这些地方往往需要大量的电脑,采用无线方式,在端口上连接无线接入点,不需要
第 10 页 共 26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校园无线网设计规划方案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