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及实验指导练习及习题参考答案(8—10章)
8
练习参考答案 1、练习
8-1. 如果有定义:int m, n = 5, *p = &m; 与m = n 等价的语句是 B 。 A.m = *p; B. *p = *&n; C. m = &n; D. m = **p;
8-2. 设计一个程序计算输入的两个数的和与差,要求自定义一个函数sum_diff(float op1, float op2, float *psum, float *pdiff),其中op1 和op2 是输入的两个数,*psum 和*pdiff 是计算得出的和与差。 解答:
#include
float op1, op2, sum, diff;
void sum_diff(float op1, float op2, float *psum, float *pdiff); printf(“input op1 and op2: “); scanf(“%f%f”, &op1, &op2); sum_diff(op1, op2, &sum, &diff);
printf(“%f+%f=%f; %f-%f=%f \\n”,op1,op2,sum,op1,op2,diff); return 0; }
void sum_diff(float op1, float op2, float *psum, float *pdiff) {
*psum = op1 + op2; *pdiff = op1 – op2; }
8-3. 两个相同类型的指针变量能不能相加?为什么? 解答:
不能。因为指针变量是一种特殊的变量,指针变量的值存放的是所指向变量的地址,两个地 址相加并不能保证结果为一个有效的地址值,因而在C 语言中指针变量相加是非法的。 8-4. 根据表8.2 所示,这组数据的冒泡排序其实循环到第6 遍(即n-2)时就已经排好序了, 说明有时候并不一定需要n-1 次循环。请思考如何改进冒泡排序算法并编程实现(提示:当 发现一遍循环后没有数据发生交换,说明已经排好序了)。
解答:设置一个标志变量flag,进入一轮循环前设置为0,在循环中有发生数据交换就改写 flag 值为1。当该轮循环结束后检查flag 值,如果变为1 说明发生了数据交换,还没有排好 序,如果为0 说明没有发生交换,已经排好序。 #include
void bubble (int a[ ], int n); int main(void) {
int n, a[8]; int i;
printf(\scanf(\
printf(\for (i=0; i printf(\for (i=0; i printf(\return 0; } void bubble (int a[ ], int n) /* n 是数组a 中待排序元素的数量 */ { int i, j, t, flag; for( i = 1; i < n; i++ ) { /* 外部循环 */ flag=0; for (j = 0; j < n-i; j++ ) /* 内部循环 */ if (a[j] > a[j+1]) { /* 比较两个元素的大小 */ t=a[j]; a[j]=a[j+1]; a[j+1]=t; /* 如果前一个元素大,则交换 */ flag=1; /* 发生交换,flag 置为1 */ } if (flag==0) /* 如果一轮循环没有发生数据交换,排序结束*/ break; } } 8-5. 重做例8-9,要求使用选择排序算法。 解答: #include void bubble (int a[ ], int n); int main(void) { int n, a[8]; int i; printf(\scanf(\ printf(\for (i=0; i scanf(\bubble(a,n); printf(\ for (i=0; i printf(\return 0; } void bubble (int a[ ], int n) /* n 是数组a 中待排序元素的数量 */ { int i, j, t, index; for( i = 0; i < n-1; i++ ) { /* 外部循环 */ index=i; for (j = i+1; j < n; j++ ) /* 内部循环 */ if (a[j] < a[index]) index = j; t=a[i]; a[i]=a[index]; a[index]=t; } } 8-6. 在使用scanf()函数时,输入参数列表需要使用取地址操作符&,但当参数为字符数组 名时并没有使用,为什么?如果在字符数组名前加上取地址操作符&,会发生什么? 解答: 因为字符数组名的值是一个特殊的固定地址,可以看作是常量指针,因此不需要再使用 取地址符来获取该数组的地址。 如果在字符数组名str 前加上取地址操作符&,那么对其取地址&str 可以看做是这个数 组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由于数组地址和数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相同,所以&str 表示地址值和str 表示的地址值是相等的。对scanf()的变长参数列表的话,编译器只负责参数传递,怎么解释后边的几个地址的含义, 是由前边的字符串确定的。所以使用scanf(“%s”,str)和 scanf(“%s”,&str)都能通过编译且正常执行。 8-7. C 语言不允许用赋值表达式直接对数组赋值,为什么? 解答: 数组名可以看作是常量指针,因为不可以对一个常量进行赋值,所以不允许用赋值表达式直接对数组进行赋值。 8-8. 输入一个字符串,把该字符串的前3 个字母移到最后,输出变换后的字符串。比如输入“abcdef”,输出为“defabc”。 解答: # include char line [MAXLINE], str[4]; int i; printf (\gets(line); if (strlen(line)<3) { printf(\字符串长度小于3,不符合要求!\\n\exit(1); } for (i=0;i<3;i++) str[i]=line[i]; str[i]='\\0'; for(i=3; line[i]!='\\0';i++) line[i-3]=line[i]; line[i-3]= '\\0'; strcat(line,str); printf (\return 0; } **8-9. 使用动态内存分配的方法实现例8-9 的冒泡排序。 解答: #include void bubble (int a[ ], int n); int main(void) { int n, *p; int i; printf(\scanf(\ /*为数组p 动态分配n 个整数类型大小的空间 */ if ((p=(int *)calloc(n, sizeof(int))) == NULL) { printf(\exit(1); } printf(\for (i=0; i scanf(\bubble(p,n); printf(\for (i=0; i printf(\free(p); return 0; } void bubble (int a[ ], int n) /* n 是数组a 中待排序元素的数量 */ { int i, j, t; for( i = 1; i < n; i++ ) /* 外部循环 */ for (j = 0; j < n-i; j++ ) /* 内部循环 */ if (a[j] > a[j+1]) /* 比较两个元素的大小 */ { t=a[j]; a[j]=a[j+1]; a[j+1]=t; /* 如果前一个元素大,则交换 */ } } 2 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定义x 为指向int 类型变量a 的指针,其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B 。 A.int a, *x = a; B.int a, *x = &a; C.int *x = &a,a; D.int a, x = a; 2.以下选项中,对基本类型相同的指针变量不能进行运算的运算符是 A 。 A.+ B.- C.= D.== 3.若有以下说明,且0<=i<10,则对数组元素的错误引用是 C 。 int a[] = {0,1,2,3,4,5,6,7,8,9}, *p = a,i; A.*(a+i) B.a[p-a+i] C.p+i D.*(&a[i]) 4.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B 。 int main(void) { int a[10] = {0,1,2,3,4,5,6,7,8,9}, *p = a+3; printf(“%d”, *++p); return 0; } A.3 B.4 C.a[4]的地址 D.非法 5.对于下列程序,正确的是 A 。 void f(int *p) { *p = 5; } int main(void) { int a, *p; a = 10; p = &a; f(p); printf(“%d”, (*p)++); return 0; } A.5 B.6 C.10 D.11 二、填空题 1. 下列函数在一维数组a 中将x 插入到下标为i(i>=0)的元素前。如果i>=元素的个数,则x 插入到末尾。原有的元素个数存放在指针n 所指向的变量中,插入后元素个数加1。请填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C语言程序设计及实验指导练习及习题参考答案(8--10)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