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 习 一
一、填空
1、远动技术就是对物体或各种过程进行远距离( 测 量)和(控 制)的综合技术。
3、( 遥 测 )就是对被测对象的某些参数进行远距离测量。 4、( 遥 信 )就是将被控站的设备状态信号远距离传送给调度端。 5、(遥 调 )就是调度端直接对被控站某些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参数的调整。 6、以( 微 机)为主构成、以完成常规(”四 遥” ) 功能为目标的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简称为微机远动系统。
7、按远动功能的实现方式远动系统分为:(布 线 逻 辑 式 远 动 系 统)、 ( 计 算 机 远 动 系 统)。
8、根据远动装置采用的元件是否有接点远动系统分为:(有 接 点 远 动 系 统)、 (无 接 点 远 动 系 统)。
9、根据远动技术的信息传输方式远动系统分为:(循 环 式 远 动 系 统)、(问 答 式 远 动 系 统)。
10、根据远动装置的工作方式远动系统分为分 :( 1:1工作方式远动系统 )、 ( 1:N工作方式远动系统 )、( M:N工作方式远动系统 )。 11、按被控对象是分散还是集中远动系统分为:( 分散型远动系统 )、( 集中型远动系统 )。
2、( 遥 控)就是对被控对象进行远距离控制。
12、现场信息转换包括需要测量对象信息的(转 换 与 放 大)和被控对象的( 执
行 机 构 )两部分。
13、计算机远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现场信息转换与控制机构 )、
(远动终端RTU )、( 通信信道 )、(调度端 )。
14、计算机远动系统实时性常用(“传输时延” )来衡量,它指从( 发送端)
事件发生到( 接 收 端)正确地收到该事件信息这一段( 时 间 间 隔)。 15、计算机系统有两种运行方式即:( 手动运行)方式和( 自动运行 )方式。
1
二、判断题
1、在远动系统中,1:N工作方式远动系统是指调度端N台装置对应被控端的一台装置。 ( × )
2、远动终端是位于远离调度端对现场实现监测和控制的装置。 ( √ ) 3、遥控就是对被控对象进行远距离控制。 ( √ ) 4、按远动功能的实现方式分:(1)循环式远动系统(2)问答式远动系统。( × ) 5、远动系统中每个设备的可靠性一般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来表示。 ( √ )
6、按远动功能的实现方式分布线逻辑式远动系统、计算机远动系统。( √ ) 7、按被控对象是分散还是集中分分散型远动系统、集中型远动系统。( √ ) 8、将被控站的设备状态信号远距离传送给调度端称为遥调。 ( × ) 9、计算机系统有两种运行方式:手动运行和自动运行。 ( √ ) 10、调度端直接对被控站某些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参数的调整称为遥调。如开关位
置信号、报警信号等。 ( × )
三、选择题
1、( A )就是对被控对象进行远距离控制。 A、遥控 B、遥测C、遥信
2、(B )就是对被测对象的某些参数进行远距离测量。 A、遥控 B、遥测C、遥信
3、( C )就是将被控站的设备状态信号远距离传送给调度端。 A、遥控 B、遥测C、遥信
4、( c )就是调度端直接对被控站某些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参数的调整。 A、遥控 B、遥测C、遥调
5、远动系统的( A )是指设备在技术要求所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能够保证所规定的技术指标的能力。
A、可靠性; B、实时性 C、数据准确性。
四、简答题
1、微机远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1)现场信息转换与控制机构 :现场信息转换包括需要测量对象信息的转换
2
与放大和被控对象的执行机构两部分。(2)远动终端RTU:远动终端是位于远距离调度端对现场实现监测和控制的装置。(3)通信信道:在计算机远动系统中用于传送远动数据的通信信道称之远动信道。(4)调度端:计算机远动系统最主要的人-机界面部分的主要调度操作都在调度端实现。
2、对微机远动系统有何要求?
答:(1)可靠性:远动系统的可靠性是指设备在技术要求所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能够保证所规定的技术指标的能力。
系统的可用率?
运行时间?100%运行时间?停用时间差错率?信息出现差错的数量?100%传输数据的总数量(2)实时性强:实时性常用“传输时延”来衡量,它指从发送端事件发生到接收端正确地收到该事件信息这一段时间间隔。
(3)数据准确:远动系统提供的数据通常作为调度人员和管理人员分析事故、排除事故和指挥生产调度的依据,因此数据必须准确无误,可信度高。
(4)设计合理:在完成系统指挥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硬件设计,充分发挥计算机软件的功能,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5)可维护性好:系统力求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硬件维护,还应建立较为完整的调度操作和系统维护。
(6)信道混用:系统应适于多信道共存的环境。(7)设备多样化:调度端和远动终端设备配备应灵活可变,便于各种不同层次用户任意选用。
(8)兼容性强:计算机远动系统更新换代周期短,力求远动设备规范化、系列化,且新旧设备应互相兼容。(9)使用方便:调度操作与系统维护操作应简洁明了,以便适应不同层次用户和操作人员使用。
(10)抗干扰能力强:任何信道中必然存在着人为的或自然的干扰,必须采取抗干扰措施,才能保证动作的可靠性和信息传送的准确性。
3
3、微机远动系统运行方式有几种?
答:计算机系统有两种运行方式:手动运行和自动运行
手动运行方式主要包括如下操作:(1)采集数据。 (2)遥控操作。(3)输出曲线和报表。 (4)模拟盘操作。 (5)系统维护。
4、远动系统分为几类?
答:(1)按远动功能的实现方式分:A、布线逻辑式远动系统、 B、计算机远动系统。(2)根据远动装置采用的元件是否有接点分:A、有接点远动系统B、无接点远动系统。(3)根据远动技术的信息传输方式分:A、循环式远动系统、B、问答式远动系统(4)根据远动装置的工作方式分:A、1:1工作方式远动系统B、1:N工作方式远动系统。C、M:N工作方式远动系统。(5)根据遥控遥测系统传输指令和信息是利用无线信道还是有线信道分: A、无线信道远动系统B、有线信道远动系统。(6)按被控对象是分散还是集中分:A、分散型远动系统B、集中型远动系统。
练 习 二
一、填空
1、信息传输速率又称信息速率或( 传 信 率 ),它被定义为每秒传送的(信息 量 )。
2、码元传输速率又称码元速率或(传 码 率),它被定义为每秒传送的(码 元数 目)。
3、差错可以分为两类即( 随 机 差 错 ) 、( 突 发 差 错 )。 4、差错控制的四种基本类型即( 自 动 回 询 重 传)、( 前 向 纠 错 )、(混合差错控制方式)、(信 息 反 馈 )。
5、( 码 距)是指两个不同的码组,它们对应码位的不同码元的数目。 6、( 汉 明 距 离 )是指在某种编码中,任何两个码组间距离的最小值。 7、( 随 机 差 错)它是指那些独立地、稀疏地和互不相关地发生的差错。 8、( 突 发 差 错 )是指一串串,甚至是成片出现的差错,差错之间有相关性,差错出现是密集的。
9、( 误 码 率)指错误接收消息的码元数在传输消息的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 10、(误 比 特 率)指错误接收消息的比特数在传输消息的总比特数中所占的比
4
例。
11、偶监督码为信息码与监督码,合在一起“1”的个数是( 偶 数 )。 12、奇监督码为信息码与监督码,合在一起“1”的个数是( 奇 数 )。 13、按码组中监督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的关系分有( 线性码 )和( 非线性码 )两类。
14、具有这种循环移位不变性的( 线 性 分 组 码)称为循环码。
15、水平垂直一致校验码又称为( 方 阵 码)。它在水平一致校验的基础上再对( 列( 垂 直 ))方向的码元进行一次奇偶校验。
16、在循环码中,一个(n,k)码有( 2 )个不同码组。
17、电力系统运行结构和参数的信息是通过电力系统远动的遥信和遥测功能送到(调度中心)。
18、调度决策包括对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的控制和调节。 19、( 信源编码器 )是把信源送出的消息变换为数字的编码信号。 20、(调制器)是把信道编码器输出的数字信号变为适合于信道传输的信号。
K
二、判断题
1、对分组码,为检测e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为dmin〉e+1 。 ( × ) 2、前向纠错方式FEC是在发送端将数据信息按一定的规则附加余码元,组成纠错码。 ( √ )
3、信息传输速率它被定义为每秒传送的信息量。单位:Bd。 ( × ) 4、设二进制码元速率为R2,N进制码元速率为RN,则有下列关系:
R2?RNlog2N(Bd) ( √ )
5、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小,它的信息量就越小。 ( × ) 6、信息码与监督码,合在一起“1”的个数是奇数 ( √ ) 7、循环码中任一许用码组经过循环移位后(将最右端的码元移至左端,或反之)所得到的码组不一定是它的一许用码组。 ( × )
8、水平一致校验码能检测出所有长度大于方阵中行数的突发错误。 ( × ) 9、(n,k)汉明码码组长为n,信息位数为k,则监督位数r=n-k ( √ ) 10、定比码是使所编码字中“1”的数目保持一定,而在接收端检查码字中“1”的数目是否为给定常数,借此来检出错码。 (√ ) 11、信息反馈(IRQ):也就是信息重传请求IRQ,将接收到的数据原封不动地通过反馈信道送回到发送端。 (√ ) 12、一个码字中信息元所占的比重称为编码效率,简称码率。 (√ )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微机远动技术》练习册(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