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世界上古史期末考试重点复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世界上古史期末考试重点复习

1. 填空题

(1) 最早的古猿产生于什么洲?非洲东部南部 (2) 基督教出现的时间?公元1世纪

(3) 爱琴文明是什么的总称?希腊及爱琴地区史前文明。曾被称为“迈锡尼文明”, (4) 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2. 选择题

(1) 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法典?《乌尔纳木法典》(现存一些残篇) (2) 雅典国家形成的标志是哪个改革?克里斯提尼的改革

(3) 希腊悲剧之父是谁? 爱斯奇里斯 又译作埃斯库罗斯 (4) 罗马于迦太基的那门战争是什么?布匿战争

(5)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埃及文明(过去),20世纪之后是苏美尔文明

4.判断题(先判断,后说理由) (1.)金字塔都是由奴隶制造的吗?不正确,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扎希?哈瓦斯博士4日宣布,最新的考古发现显示,埃及金字塔 是由劳工建造的。这一发现推翻了由奴隶建造金字塔的论断.。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扎希﹒哈瓦斯据此认为,金字塔是由雇佣工人而不是奴隶建造的。他指出,“这些最新发现表明,工人是受雇有偿建造金字塔的,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奴隶。奴隶不可能有这样的坟墓”。“金字塔就是这些劳工最著名的劳动成果。”这些劳工很可能来自埃及北部和南部的穷苦家庭,他们的工作得到尊敬,所以在金字塔建造过程中死去的工人被埋在法老坟墓旁边。 目前,关于金字塔的真正建造者,考古学界和史学界尚无最终一致的定论。 (2.)私绸之路(影响类)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它也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古代东西方最长的国际交通

路线,它是丝路沿线多民族的共同创造,所以又称之为友谊之路。在丝路上起居间和转运作用的大宛国、康居国、印度人、安息国、阿拉伯国、西突厥国、身毒国等对中国丝绸的西运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为争夺丝路贸易权发生多次争斗,尤以波斯与东罗马之间的斗争最激烈。

丝绸之中的开通,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了中国西北边疆和内地各族人民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牢固联系。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胡桃、石榴、苜蓿、香料、药材、胡椒、宝石、玻璃、骏马、狮子等特产以及音乐舞蹈、天文历法和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文化,从新疆或经新疆传入中原内地;同时,内地的丝绸、漆器、铁器、火药、金银器皿、瓷器、桃、梨等物产以及造纸、冶炼、水利、火药制造等技术,也传入新疆并经新疆传往西方,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名词解释

楔形文字:楔形文字(cuneiform),来源于拉丁语,是楔子和形状两词构成的复合词。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古代西亚所用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

荷马史诗:古希腊史诗。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包括《伊利昂记》(一译《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一译《奥德赛》)两部史诗。一般认为荷马生于公元前9至前8世纪之间,出生地是希腊东部的某地。《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都是洋洋万言的史诗,前者长达15693行,后者亦有12110行。两部史诗最初只是一些零散篇章,其依据是古代的传说;由于乐师们在民间说唱得以流传,荷马应该是初步将这两部史诗定型的人。艺术上,荷马史诗内容丰富,风格古朴自然,节奏感很强。2000多年来,西方人始终认为它是古代最伟大的史诗。

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马其顿王国国王(前336~前323),军事统帅。生于马其顿首都培拉。他相貌英俊,擅长狩猎。13岁师事亚里士多德,但醉心于兵法,跟随其父腓力二世学习战略战术。在随其父征服希腊时,年轻的亚历山大指挥马其顿军的左翼,全歼著名的底比斯神圣军团。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马其顿的)被刺后继王位。他迅速控制了国内政局,平定了骚乱的北方,镇压了希腊城邦的起义。公元前334年率3万步兵、5000水兵,发动侵略亚洲和非洲的远征,历时10年。公元前323年6月染疾死于巴比伦。人们把他的遗体装在金棺中运往埃及亚历山大城的一座宏伟的陵墓安葬。

十二铜表法: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罗马最初无成文法,贵族依其所具有的解释习惯法的权力加害平民,为此平民要求建立成文法,因法律条文刻在十二铜表上,故名。该法典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其实质是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在司法上的专横。

C14测定法: 考古年代测定的一种方法,自然界中的14C是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氮通过核反应产生的.碳—14不仅存在于大气中,而且会随着生物体的吸收代谢,经过食物链进入活的动物或人体等一切生物体中.由于碳—14一面在生成,一面又以一定的速率在衰变,致使碳—14在自然界中(包括一切生物体内)的含量与稳定同位素碳—12的含量的相对比值基本保持不变.

当生物体死亡后,新陈代谢停止,由于碳—14不断衰变减少,因此体内碳—14和碳—12含量的相对比值相应不断减少.通过对生物体出土化石中碳—14和碳—12含量的测定,就可以准确算出生物体死亡(即生存)的年代。

汉谟拉比法典:《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和婚姻家庭等。

对偶婚:对偶婚亦称对偶家庭。指原始社会时期,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双方,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实行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以女子为中心,婚姻关系不稳固的一种婚姻形式。由普那路亚家庭发展而来,产生于蒙昧、野蛮时代之交,存在于野蛮时代。对偶婚的产生\是氏族组织的结果\。氏族的产生和发展导致普那路亚集团范围的缩小,氏族内部禁止通婚的惯例,随着氏族人口的不断发展,分支增多而日益复杂,使普那路亚婚越来越不可能、而终于被对偶婚所排斥。对偶婚可划分为望门居、妻方居、夫方居三个阶段。从妻居的母权制是对偶婚的典型形式,建立在对偶婚基础上的两性组织形式是对偶家庭。其特点是男女对偶结合短暂,不稳定,男女双方仍分属各自的氏族,对偶家庭本身很脆弱、没有独立的家庭经济,没有形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包括几个对偶家庭的母系大家族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实行原始共产制经济。对偶家庭己具有一夫一妻制家庭的若干特征。当从妻居发展为从夫居,可以同时确知生母和生父,就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再向前发展则为夫一妻制婚。当今世界的某些民族中仍存在对偶婚残余,解放前,我国云南永宁地区部分纳西族及傣、佤、独龙等族的部分人亦尚存此残余。

军事民主制:军事民主制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首用此术语,指古希腊荷马时代(英雄时代)部落及其联合(联盟)的组织机构。包括:议事会,由氏族长老组成;人民大会,由氏族成年男子组成;其军事首长,即“巴塞勒斯”,尚不享有阶级社会中国王的权力。古罗马人、日耳曼人、西徐亚人(斯基泰人)等,一般均经历过军事民主制。历史学上有时也用以指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一个阶段。是与公、私两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它是由氏族制度向阶级社会和国家过渡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具有军事性和民主性。一般有军事首长、长老会、人民大会三种机构。在世界各地各族史前时代末期曾经普遍存在,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国家制度,其组织形式则长期留存于早期国家之中。

血缘家族:血缘家族是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社会组织。马克思曾经指出:“血缘家族是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在这种社会组织里,婚姻是按照班辈来划分的,“所有祖父和祖母,都互为夫妻;他们的子女,即父亲和母亲,也是如此;同样,后者的子女,构成第三个共同夫妻圈子。而他们的子女,即第一个集团的曾孙子女们,又构成第四个圈子”。这种家族形式排除了祖先和子孙之间,双亲和子女之间互为夫妻的权利和义务,而所有的兄弟姊妹,包括从兄弟姊妹之间都可以互为夫妻。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个公社、一个集团。在集团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们集体生产,共同消费。在那时,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的社会组织,是人类社会第一种组织形式;实行族内群婚;一个家族就是一个生产、生活单位;族内平等,实行原始共产主义制度。

哈拉巴文化:自20世纪20年代起,在印度河谷先后发现几个古代城市遗址,著名的有哈拉巴和摩享佐?达罗,因此统称为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存在年限约为公元前三千年代中叶至前二千年代中叶。历史学家一般都认为,哈拉巴文化的创造者,就是印度的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哈拉巴文化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已发现了镰刀等农具。当时栽培作物类型多样,有大麦小麦等。人们已经能够驯养牛、山羊等动物及各种家禽。手工技术发达,发现了大量的铜器,制陶和纺织是哈拉巴文化的两个重要部门。城市繁荣、商业兴盛、国内贸易活跃,国际贸易频繁。社会已有财产的不平等和阶级的对立,已经存在依靠剥削养尊处优的统治者。已经有了文字。

印度种姓制度

是古代印度按家庭出身和职业区分社会地位的等级制度。形成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图人等印度土著居民的征服以及雅利安人自身内部的分化过程中。它包括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其等级制度森严,职业世袭,实行内婚制。种姓制度掩盖了鲜明的阶级关系,造成不同种性之间的隔阂和对抗,限制了人们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发挥,阻碍了印度社会的进步。

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选执政官,并被授予制定宪法的全权,开始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实施“解负令”,取消债务。(2)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3)改革政治机构。恢复和提高几乎已经丧失作用的公民大会的权力,同时在贵族会议以外设立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准许每个公民就自身利益攸关的问题向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提出申诉。(4)制定新法典,取代旧的严酷法典、同时,奖励公民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禁止输出谷物,改革度量衡,铸造雅典新币,制定了一些有关财产继承、禁止厚葬、怃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身从事劳动的中、小所有者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保证。

希波战争:

希波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这次战争对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影响远大过于战争本身

伯罗奔尼撒同盟: 古代希腊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大部分城邦组成的军事同盟。当时称为“拉凯达伊蒙人及其同盟者”。公元前6世纪中叶起,斯巴达陆续与埃利斯、西居昂、科林斯、迈加拉等城邦订立双边军事同盟条约,约公元前 530年伯罗奔尼撒的大多数城邦参加了同盟。在同盟内部,斯巴达享有召集全体成员国会议的特权,并在战时任盟军统帅。结盟各邦内政独立。全同盟的和战大计在盟国代表会议上由多数票决定,每国一票。只有得到盟国代表会议的同意,斯巴达才有权要求盟国出兵。在没有全同盟一致军事行动时,各邦在和战问题上自主,甚至有与盟邦作战的情况。

在公元前 5世纪上半叶的希波战争中,同盟各邦曾与雅典联合抗击波斯入侵(公元前480、前479)。公元前 5世纪70年代以后,伯罗奔尼撒同盟和提洛同盟对抗,对整个希腊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元前431~前404年,伯罗奔尼撒同盟与雅典及其同盟者之间爆发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的雅典一度被迫入盟。公元前 4世纪上半叶,随着斯巴达国力的增强,它与盟邦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同盟内部纠纷迭起,退盟甚至战争屡有发生。公元前394年,忒拜联合雅典、科林斯等城邦共同反对斯巴达。公元前371年,斯巴达在留克特拉战役中大败于忒拜,同盟于公元前 366年解散。斯巴达霸权亦告终止。 。

科林斯会议

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开的全希腊会议(仅斯巴达缺席)。会议约定成立以马其顿为首的“希腊联盟”,宣布由马其顿领导希腊各邦对波斯进行复仇战争。科林斯会议结束了希腊的城邦时代,希腊各邦已名存实亡。此后,希腊历史进入了马其顿帝国军事独裁统治的时期。

大流士改革

:大流士改革是公元前522—前485年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为巩固波斯人统治

和自己的专制政权而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内容有确立君主专制,将全帝国分为20个行

省和五大军区,整顿军队,联合各被征服地的统治阶级,统一币制,修建驿道。 大流士将琐罗亚斯德教定为国教。其中着力整顿了赋税,规定每省应纳税额,由包税人征收,每年可得税银1.456万塔兰特(每塔兰特为30.3公斤)。波斯帝国能存在两个世纪,与大流士改革有重要关系

简述题

比较汉代帝国与罗马帝国异同(从政治,经济,文化说明) 第一, 罗马帝国和汉代中国都是在战争过程中形成的,但是罗马帝国表现为武力征服的结果,而汉代中国则表现为武力统一的结果。罗马帝国的广大版图是在共和国后期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而来的,汉王朝是秦王朝的继承者。

第二, 罗马和汉代中国作为幅员辽阔的跨地区的大国,不可避免地都要划分行政区域加以统治。罗马广泛实行行省制,汉朝则广泛实行郡县制。二者都由中央派官统治地方,具有相似之处。可是具体地说,二者又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在罗马帝国中,各个行省的情况差别很大,它们所受的待遇也不全相同,不同程度的地方自治相当广泛地存在着。汉朝的郡县制则是中央直接统治地方的一整套行政系统,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程度来看,罗马帝国与汉代中国是难以比拟的 第三,罗马帝国和汉代中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自也都有一个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要的地位。这是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但是就具体情况来看,两个大国在民族构成上的区别是很大的,罗马帝国中,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要地位,汉代中国汉族主要地位。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即口头或文字上一切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它在希腊原始初民长期口头相传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规模,后来在《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普》及古希腊的诗歌、戏剧、历史、哲学等著作中记录下来,后人将它们整理成现在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起源古希腊神话或传说大多来源于古希腊文学,包括如《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赫西奥德的《工作与时日》和《神谱》,奥维德的《变形记》等经典作品,以及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戏剧。神话谈到诸神与世界的起源、诸神争夺最高地位及最后由宙斯胜利的斗争、诸神的爱情与争吵、神的冒险与力量对凡世的影响,包括与暴风或季节等自然现象和崇拜地点与仪式的关系。希腊神话和传说中最有名的故事有特洛伊战争、奥德修斯的游历、伊阿宋寻找金羊毛、海格力斯(即赫拉克勒斯)的功绩、忒修斯的冒险和俄狄浦斯的悲剧。 希腊神话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和中国商周文明略有相像之处。他们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想像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所生活的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寻拓生活空间。这时候他们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链,就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西元前十一二世纪到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神话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直至西元前七世纪才由大诗人荷马统整记录于《史诗》中 考古学上的证明十九世纪德国传奇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发现的迈锡尼文明以及二十世纪英国考古学家阿瑟·埃文斯爵士发现的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都为大量对荷马史诗提出的疑问提供了解释,也为很多关于众神和英雄的神话方面的细节提供了考古学上的证据。遗憾的是,迈锡尼和米诺斯的关于神话和仪式的不朽证据线形文字B的手卷主要用于记录库存,虽然其中出现了不少神和英雄的名字。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世界上古史期末考试重点复习在线全文阅读。

世界上古史期末考试重点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653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