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饮食文化习题(附答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A.匕和箸共同成为了唐时期饮食的重要食具 B.匕和箸的共同使用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 C.画中饮食情况说明唐代已经广泛流行“会餐”

D.匕和箸只是偶尔使用,唐朝仍然保留了孔子时期“抓饭”的传统 7、我国古代由分食到合食转变的时间大致是(C )。 A.秦汉时期B.三国时期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8、我国由分餐到合食转变的最终形成是在( D )。 A.两汉时期B.南北朝时期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9、关于我国现代宴饮的餐座和座次排放,叙述正确的是( B )。 A.靠近主人为尊,里为尊 B.左为尊,面门为尊 C.右为尊,面门为尊D.中为尊,右为尊

10、关于下图中的饮食礼仪,叙述正确的是( A )

A.右边女士不应将脚到过长的位置 B.左边女士的做法完全正确 C.右边女士的做法完全正确 D.两位女士不应相互对望

11、司马迁《史记·宗微子世家》有记载:“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此段记载中关于箸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商纣时期象箸已经被普遍使用 B.商朝已有大量象箸、玉箸和金银箸 C.商朝时期的象箸只作为玩赏之用 D.我国商纣时期已经出现了象箸

12、下述不属于筷子使用的禁忌的是( A ) A.用前对齐、各指配合、拿法各异 B.品箸留声、交叉十字、当众上香 C.三长两短、仙人指路、品箸留声 D.乾坤颠倒、定海神针、泪箸移珠

13、关于筷子的使用,叙述最为正确的是( A ) A.合食中推荐使用双筷B.应该更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C.筷子使用可以随心所欲D.筷子在饮食中可有可无 14、关于我国饮食发展阶段,叙述最为正确的是( D ) A.产生之处就是生熟食共同出现B.生食-熟食-生食 C.熟食-生食-熟食D.生食-熟食-多样化的烹饪

15、关于我国饮食发展阶段的叙述,最为正确的是( B )

A.陶烹期-火烹期-铜烹期-铁烹期B.火烹期-陶烹期-铜烹期-铁烹期 C.火烹期-陶烹期-铁烹期-铜烹期D.火烹期-铜烹期-陶烹期-铁烹期 16、一日三餐的定制大致在( A )时期为民间普遍采用。 A.汉B.唐C.明 D.清

17、重要节日喜吃年糕的我国少数民族是( C )。 A.蒙古族B.赫哲族C.朝鲜族 D.鄂伦春族 18、泡菜在我国( B )民族最为普遍与知名 A.蒙古族B.朝鲜族C.维吾尔族 D.满族

19、囊是我国( A )区域少数民族的特色食物。 A.西北B.东北C.东南 D.西南

20、奶酪食品在我国( C)区域的少数民族饮食中最为常见。 A.东南B.东北C.西北 D.西南

21、烤羊肉或烤全羊在我国( A )区域少数民族中极为常见。 A.西北B.东北C.东南 D.西南

22、一般来讲,最不可能成为节日起源的因素是( D ) A.天文历法B.原始崇拜C.特殊纪念 D.个人爱好 23、“破五”这个说法指的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 A ) A.春节B.元宵节C.端午节 D.国庆节 24、以王安石巧对对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的故事有关的中国传统节日是( B )。 A.春节B.元宵节C.端午节 D.中秋节

25、介子推“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传说,指的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 C )。 A.春节B.元宵节C.清明节 D.端午节 26、“把酒赏菊”“便插茱萸”最有可能说的是我国( D )的传统节日。 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 D.重阳节 27、我国南方地区流行吃青团的节日是(B) A.春节B.清明节C.中秋节 D.腊八节

28、主张素食是以下四大宗教中(D)的饮食习俗。 A.伊斯兰教B.道教C.基督教 D.佛教 29、斋戒通常是(A)的饮食习俗。

A.伊斯兰教B.道教C.基督教 D.佛教

30、火鸡是(C)在其重要节日的必要且重要的食物。 A.伊斯兰教B.道教C.基督教 D.佛教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

单项选择题:

1.西方饮食文化中,女主人的位置一般在(C)。 A.男主人的右侧 B.第一主宾夫人的左侧

C.面对门的离门最远的 D.背靠门离门最近的

2.西方哲学理念与处事方式对西方饮食文化影响深远,下列哪项不属于西方哲学观念的(C)。 A.以人为本 B.个人主义 C.理性主义C.天人合一

3.西餐往往包括①餐酒、②蔬菜和汤、③甜点和咖啡或茶、④主食,一般遵循(B)上菜顺序。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4.西餐就餐过程中,如果要略作休息,人们一般会(A)。 A.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 B.刀叉交叉置于盘子中央 C.刀叉整齐置于盘子左侧 D.刀叉整齐置于盘子右侧 5.正式就餐场合,男士着装可以选择(B)。

A.高档名牌便服 B.西装并佩戴领带或领结 C.职业服饰 D.无所谓 6.西方就餐时,餐巾一般会(D)。

A.塞入领口 B.垫在盘子底下 C.放在盘子一侧,以便擦拭D.盖在膝盖以上双腿部分 7.西餐中的主菜往往是(C)。

A.汤类 B.面包等面食C.牛排或羊排等肉类 D.蛋糕等甜品 8.在西方,下列哪种情况,就餐人必须支付消费(C)。

A.麦当劳等快餐厅就餐 B.就餐人由主人邀请赴餐厅就餐 C.就餐人邀请朋友在餐厅就餐 D.飞往欧美国家的航班上就餐 9.黑森林火腿是哪个国家的名菜(A)。 A.德国 B.英国 C.挪威 D.美国 10.伏特加是哪个国家的名酒(B)。 A.美国B.俄罗斯 C.德国 D.英国

简答题

1.简答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之处。(10分)

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2分)。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特点(3分)。

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这一特点又与西方饮食文化密切相关(2分)。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3分)。

2.结合现实,回答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10分)

饮食结构上,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中国人吃的菜蔬种类繁多。在

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3分)

材料使用上,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2分)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中国人就此持有异议。(3分)

(与现实结合程度2分)

3.结合现实,简要回答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10分)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

在中国,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2分)。

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2分)。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2分)。

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2分)

(与现实结合程度2分) 论述题

1.论述中西饮食观念差异(20分)

“泛食主义”与“食用主义”的差异。(2分)

在中国,“吃”不仅仅是“吃”,它被赋予了丰富的意义。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一事在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而“民以食为天”的这种思想,也被很多学者称为“泛食主义”。饮食,在国人心中不止是一种对“胃”与“味”的满足,它亦溶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与精神世界挂钩。(3分)

而在西方人眼中,“吃”仅仅是一种生存手段和交际方式。他们更多看中的食物可以提供的营养及那能量。可见比起中国的“吃”,西方的吃只是停留在生存交际方面,没有赋予更多样而深远的含义。(2分) “集体主义”对“个人主义”(2分)

中国人受儒道两教长期的影响,追求“仁”“爱”,想要创造的是个和谐的社会。这样的社会群体的主导价值观,必须是“集体主义”。在宴饮时,中国人也喜欢围坐在一个大圆桌旁,觥筹交错,把酒言欢,敬酒聊天,欢声不绝于耳,而且共同享受桌上的菜肴。一片其乐融融之景象。(3分)

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个性的发展,他们的主导价值观,相对中国的而言,是“个体主义”。他们吃饭的时候,多数是每人各有一小份食物,不是像中国人一样从桌上的大盘里夹菜喝汤,而且一般是和坐在隔壁的人说话,声音较小,不似中国式的满桌交谈。结伴出去吃饭是也是AA制。(2分)

“讲排场”对”随意简单”(2分)

“持家要俭,待客要丰”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加之中国人好面子,就会觉得请客关乎面子问题,讲究排场是必要的。一般正式的宴请时要上七八道大菜,不包括之前的零嘴及收尾时的甜点汤饮在内。菜色越多,品质越好,就越是显示出主人的好客及身份。当然这种情况下,很多食物是吃不完的(2分)

而西方人没有这样的面子观念。他们盛大的西餐宴席通常不过是六道菜,而且其中只有两道菜算上是菜,其余不过是陪衬。平时宴请,饭菜更为简单。(2分)

2.结合现实,谈谈中西方饮食内容上的差异(20分)

中国饮食“求精美”,而西方更侧重于“营养重均衡”。(3分)

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可见中国人极重视食物的口味。中华料理内容丰富,有诸多菜系及流派,其中以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为代表(2分)。可见,国人对料理有“精”的追求。孔子也曾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也是人们对食材精品意识的体现。同时,还要色香味俱全,这是“美”的要求。国人在追求味蕾的满足的同时也重视对才的外观及颜色的搭配效果(2分)。

比起重精美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更讲究营养均衡。西方人对食物的味的要求没有很高,在他们看来,饮食是为了生存及健康。他们注重的是食物中维生素,蛋白质,卡路里等的含量(2分)。所以在西方国家的食品上都有明确表明歌成分及其比重,在菜单上也会标注菜肴的成分及重量。我们吃的自助餐中,就会表明牛排的分量。他们在下厨时常用有刻度的量杯,秤等厨房用具来对食材的量进行度量。西方人基本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不会花太多的功夫在吃上面(2分)。

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得模糊(3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尤其是在经历了非典以后。还有,人们因为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觉得中餐做起来太麻烦,不如来个汉堡方便等。这样一来在饮食上差异也就不太分明了(2分)。

(与现实结合程度4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饮食文化习题(附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中国饮食文化习题(附答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644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