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根据发病与否分组选取研究对象的研究是: 4)要求相互比较的两组人数必须基本相等 50. 随机对照实验不具备以下哪个特征?
A. 设立了对照组 B. 人为地给予实验组以干预措施 C. 实验中运用盲法 D. 运用OR进行分析 E. 是前瞻性研究
51. 对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研究对象的选择,下面哪一项不正确的? A.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应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
B. 在新药临床试验时,应将老年人、儿童及孕妇等除外 C. 在做药物临床试验时,不应选择流动性强的人群
D. 要评价甲肝疫苗的效果,可以选择新近有甲肝流行的地区
E. 要评价食用盐中加碘是否能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可以选择缺碘的内
陆地区
52. 与前瞻性队列研究相比,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有以下不同:
A. 研究方向由因到果 B. 设立了对照组 C. 给实验组实施了干预措施 D. 可以用予病因推断 E. 以上均对
53. 流行病学实验中研究对象的随机分组是为了:
A. 增加参与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B. 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 C.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受益
D. 在试验期间对干预病人和对照病人的处理与评价相似 E. 试验的病人能代表该试验的目标人群 54. 流行病学实验中盲法的应用是为了: A. 增加参与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B. 减少选择偏倚 C. 减少信息偏倚 D. 减少混杂偏倚
E. 使研究对象更有代表性
55. 流行病学实验的双盲法是指:
A. 研究对象和负责分组及照顾病人的医师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 B. 研究对象和资料收集及分析人员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 C. 研究对象和试验设计者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
D. 试验设计者和负责分组及照顾病人的医师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 E. 以上都不对
56. 下列哪条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目的?: A. 检验和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B. 评价治疗药物或方法的效果 C. 可用来验证病因假说
D. 评价新疫苗对预防某种传染病发生的效果
67
E. 评价自动戒烟对降低某些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效果 57. 下列哪一项不是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点:
A. 实验设计中用了随机化原则进行分组,减少了偏倚 B. 时间顺序合理,可进行因果判断 C. 实验过程标准化强
D. 设计实施较容易,可操作性强 E. 盲法的应用更有利于减少偏倚
58. 随机选择5岁组儿童100名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试验,观察了8年,结果表明有70%的免疫接种者未患所研究的疾病。对此研究,下列哪个观点正确: A. 该疫苗有效,因为有70%的儿童未患此疾病 B.该疫苗无效,因为有30%的儿童患了此疾病 C. 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 D. 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 E. 不能下结论,因为观察时间不够长
59. 假设研制出一种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要评价此疫苗的效果,你会选择哪个
人群作为你的研究对象: A. 已感染有丙型肝炎的人群 B.丙型肝炎发病率低的人群
C. 曾感染过丙型肝炎,且体内有抗体的人群 D. 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 E. 以上都不行
60.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是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是57/10万,因此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 A. 3.6 B.72% C. 0.28 D. 61% E. 2.0
61. 为判定含有流行性感冒病毒A2/Hong kong以及B型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效果,将377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疫苗组和对照组,以血清抗体效价的升高作为判断发病的标准进行分析,接种人数及感染流行性感冒情况如下表: 组别 接种人数 感染流行性感冒
A B A+B 疫苗组 199 8 30 3 对照组 178 35 38 14 总数 377 43 68 17 1. 疫苗对A型流行性感冒的保护率是
A.20% B.35% C.22% D.80% E.15.9% 2. 疫苗对B型流行性感冒的保护率是
A.12.6% B.34.2% C.56% D.40% E.22.5% 3. 疫苗对A型流行性感冒的效果指数是
A.2.9 B.0.8 C.5.0 D.4.0 E.0.6
68
4. 疫苗对B型流行性感冒的效果指数是
A.1.8 B.1.4 C.0.6 D.4.0 E.0.5 62.
A. 有效率、副反应发生率 B.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 C.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 D.保护率、效果指数 E. 爆发率、流行率
1)某医院进行了一次酰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分析时最好选用的指标
2)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评价疫苗效果时最好选用的指标 63.
A. 病人个体 B. 病人群体 C. 未患病的个体
D. 未患病的人群或亚人群
下列实验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研究人群是: 1. 临床试验 2. 现场试验 3.社区实验
64. 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偏倚:
A.由于抽样而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B.由于入选的研究对象与没有入选的研究对象特征上的差异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C.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被错误的分类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D.由于某个或某些混杂因素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E. 以上都不对
65. 下列哪一种偏倚属于选择偏倚:
A.回忆偏倚 B.测量偏倚 C.报告偏倚 D.无应答偏倚 E.以上都不是 66. 下列哪一种偏倚不可能发生在病例对照研究中: A. Berkson's偏倚 B. 混杂偏倚 C. 检出症候偏倚 D. 测量偏倚 E. 失访偏倚
67. 队列研究证明暴露因素E是疾病D的危险因素(RR=3,P<0.05)。但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时,发现病例与对照组暴露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OR=1.1,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因为患者在诊断出此病后往往会改变其行为习惯,从而使患者的暴露情况改变。这属于下列哪一种偏倚?
69
A.检出偏倚 B.易感性偏倚 C.Neyman偏倚 D.Berkson's偏倚 E.诊断怀疑偏倚
68. 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用来控制混杂偏倚:
A.限制 B.严格的质量控制 C.随机化 D.分层分析 E.多因素分析
思考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E 16E 17B 18C 19E 20C 21A 22D 23B 24 1)D 2
)A 3)A 25 1)A 2)C 3)E 26 1)A 2C 3)B 4)D 27 D 28 C 29 C 30 B 31 E 32 B 33 B 34 C 35 C 36 A 37E 38A 39 E 40 C41C 42 D 43 A 44C 45D 46 D 47 1)E 2)D 3)A 48 1)C 2)D 49 1)A 2)C 3)B 4)E 50D 51D 52C 53B 54C 55A 56E 57 A 58D 59E 60B
61 1)D 2)B 3)C 62 1)A 2)D 63 1)A 2)B 3)D 64 A 65E 66E 67C 68B
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主动监测 2. 硬数据3. 药物流行病学4. 效应/疾病标志5. 特异度6. 伯克森偏倚
7. 流行8. 传染源9.“冰山”现象10.意外
二、填空:
1、院内感染的分类 、 、 、 。 2、临床试验的特点 、 、 。 3、分子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 、 。 4、提高诊断试验效率方法有 、 、 。 5、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 、 、 。 6、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是 ,二是 。 7、流行过程与传染过程完全不同,它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它的发生必须具备 、 、 三个基本环节。 8、三种常见的伤害 、 、 。 三、简答题:
1、试叙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2、我国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判断原则有哪些? 3、伤害能不能预防控制,为什么? 4、病因判断的常用标准?
70
四、问答与计算:(答案写在所附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
1、某厂1990年职工25000人,筛检发现肺结核病人56人,其中旧病例22人。经过治疗,治愈40人,未愈9人,死亡7人。计算该人群1990年肺结核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 2、300位成年男性体格检查,经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查,结果在165例冠脉造影显示狭窄的人中,心电图阳性87例,阴性78例;135例冠脉造影显示不狭窄的人中,心电图阳性11例,阴性124例。试评价心电图运动试验用于诊断冠心病的真实性(计算课本中所列的指标)。
结果 阳性 阴性 合计
病人 87 78 165
非病人 11 124 135
合计 98 202 300
3为了研究婴儿腹泻与喂养方式的关系,有研究者利用病例对照研究得到如下资料:病例组共87例有腹泻,其中人工喂养59例,母乳喂养28例;对照组共41人,其中人工喂养8例,母乳喂养33例。请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评价喂养方式与婴儿腹泻的关系?(9分)
喂养方式 人工喂养 母乳喂养 合计
病例 59 28 87
对照 8 33 41
合计 67 61 128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主动监测:在疾病监测中,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专门调查或者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
2. 硬数据:指通过仪器设备客观测量出来的数据,如身高、体重、血压等。 3. 药物流行病学: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药物在人群中的应用和作用(有益作用、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4. 效应/疾病标志:宿主暴露后产生功能性或结构性变化的生物标志。
5. 特异度:是指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非患者的比例。 6. 伯克森偏倚:又称人院率偏倚,既人院率的不同所造成偏倚,由于选择医院的病人作为病例与对照,而这些病人可以因为种种原因造成人院率的差异,例如高血压病人、肿瘤病人与阑尾炎病人的人院率显然各不相同。
7. 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8.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
7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流行病学》综合练习题与答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